分享

治虚劳:年轻人“过劳死”频发,《金匮要略》治虚劳10个方法

 华华YHBH0207 2019-08-09

虚劳,跟虚症不同:虚劳患者多为青壮年,以年轻人居多;虚症患者多为老年人。现在青壮年人群中“过劳死” 频发,这一节我们先继续前面内容看下虚劳病的脉象,然后总结治疗虚劳的10个方法。

《金匮要略》中对内伤杂病的论述,极为重视脉象,全书共398条原文,论述脉象的有145条,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其中虚劳病的脉象,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血痹虚劳第六》中共有18条原文,论述脉象者12条,这其中不乏精彩之作。比如第3条指出:“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对虚劳病的脉象进行了极为精辟的论述,也是虚劳病脉象的总纲。

虚劳

脉大为劳:是指脉浮取见大,而重按无力,是有余力外而不足于内,是虚阳外浮的现象,是烦劳伤气、烦劳伤阳所致。烦劳过度,阳气不能潜守,则浮张在外,反映在脉象上就是浮大无力,这就是《内经》所云“阳气者,烦劳则张”。

极虚亦为劳:是指脉虚无力,乃精血内亏不能充盈血脉所致,虚劳伤血多见此脉。

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反映了虚劳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因此,虚、大两脉可以作为虚劳病的总纲。

  • 第4条之“脉浮者里虚也劳”
  • 第6条之“劳之为病,其脉浮大”
  • 第10条之“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等

以上3条均属于“脉大为劳”的范围。

  • 第5条之“男子脉虚沉弦……此为劳使之然”
  • 第9条之“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等

以上2条均属于“极虚亦为劳”的范围。

当然,有的病症可能涉及到阳气虚、精血亏两个方面,其脉象就更复杂了,不能单纯以虚、大两脉来概括。如:

  • 第7条“男子脉浮弱而涩,无子,精气清冷
  • 第8条“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脉浮动微紧

《金匮要略》中第六篇,以脉论证,也颇有特点。第12条“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花,减则为寒,乳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主要说明虚劳病人见革脉,为下焦虚寒、阳虚不固,故男女都会出现相应的病症。革脉的特点为弦、大、浮相合,虽弦大却重按无力,跟实证邪实的弦脉大不相同。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指出“革脉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脉寒虚,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虚或梦遗”就是来源于本条文。

虚劳病的治疗

1、补阴生气,助阳化水法

本法用于阴阳不足、膀胱气化无力所致的虚症。

  • 《虚劳病》第15条“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 《消渴病》第3条“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以上两条原文,症状一为小便不利,一为小便反多,但其病机同为阴阳不足、膀胱气化无力所致。仲景异病同治,用肾气丸补阴生气、助阳化水,仲景还用此方治疗小便不利、妇人转胞、绍富不仁等症。

肾气丸

2、甘温缓急,建中补虚

此法适用于脾胃虚寒,阴阳两亏的虚症。在《虚劳病》第13条“

{!-- PGC_COLUMN --}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这一条症候属于阴阳两虚,因而出现偏于寒热的证型,如偏于热者,则为衄血、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偏于寒者,则为里急、腹痛。心营不足则悸,阴不内守则梦交失精,气血不能营养四肢则酸痛;这些都是气血亏损、阴阳失调的虚像,但关键在于脾胃,故用小建中汤建中理气,肝与心合则生阳;酸地肝助则生阴。《金匮要略心典》说: “欲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由此可见,在阴阳两虚的情况下,唯有用甘温之剂恢复脾胃的健运功能;脾胃恢复,营养增加,气血自生,营卫自和,则偏寒偏热的症状自然消失。

3、潜镇摄纳,调补阴阳法

本法为失精所致的阴阳两虚所设,“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该条文病机为【神经亏损、阴阳两虚】,由于素惯遗精,精液耗损太过,阴虚及阳,故小腹弦急;精衰血少,则目眩发落。心肾不交,失精梦交,用桂枝汤酸甘化阴,加龙骨牡蛎潜镇摄纳阴阳,固精安神。

桂枝龙骨牡蛎汤

4、养阴清热,理血安神

本法适用于虚烦不眠症。在《虚劳》第17条原文“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本证与《伤寒论》第303条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眠,黄连阿胶汤主之”类似,病机有分别:

酸枣仁汤病机是肝阴不足、心血亏虚。重点在阴虚生内热,扰心神,出现心烦失眠,以虚为主,要用酸枣仁养肝阴、安心神,茯苓、酸枣仁加强安神的作用。

黄连阿胶汤的病机是阴虚火旺、虚实夹杂。由于寒邪入里化热,消耗了少阴之阴,阴液不能上济于心,心火亢盛而心烦不眠,要用阿胶养血;配合黄连、黄芩清心火;达到养阴清热、理血安神之功。

黄连阿胶汤

5、滋阴养液,润燥补虚

本法为脏躁阴液素虚而设。《妇人杂病》第17条“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甘麦大枣汤主之。”本病由情志抑郁、思虑过度,心脾受损,脏阴不足而成。用小麦养心气;甘草、大枣润燥补虚。在《肺痿》第3条“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该条病机为上焦虚热,津液耗损、枯燥不能濡润。麦冬润肺养阴,清阴火;人参、甘草、粳米养胃气;促使津液提升;半夏化痰;以达到滋阴养液,润燥补虚。此外《百合病》篇用百合地黄汤、黄芩知母汤等来治疗的病机,为心肺阴虚的百合病,也体现了滋阴养液、润燥补虚的治法。

麦门冬汤

6、调补冲任,固经止血法

本法用于妇人冲任脉虚之下血症,在《妇人妊娠》第4条“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本条论述了多种病机为冲任脉虚,血不内止;均用胶艾四物汤。方中的四物汤活血养血,阿胶养阴止血,艾叶温经暖胞,共奏调补冲任,固经止血之法。本方常用于治疗妇人下血不止或妊娠胞阻。

阿胶

7、健脾养血、温阳射血

本法用于中焦脾气虚寒,统摄无权的证治。《下血》第13条原文“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离经之血枉行而见血色晦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五心烦热,舌淡苔白。临床也可以用本方治疗吐血。

黄土

8、益气补血,扶正祛邪法

本法应用于气血亏损,兼有郁滞。《虚劳》第16条“诸虚不足……薯蓣丸主之”。病机是指阴阳气血都不足,正虚邪乘;治法以调理脾胃,益气补血为主。

薯蓣丸

9、塞因塞用,益气通痞法

本法用于虚痞虚胀。《胸痹》第5条“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临床表现除了胸满胁胀,还会有四肢逆冷、倦怠、乏力、少气等;治疗宜塞因塞用,益气通痞。

枳实

10、调和营卫,温阳通痹

本法适用于外盛内虚之症,《血痹》第2条“血痹阴阳俱危,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这条原文为阳气不足,阴阳俱危,风寒凝滞,用黄芪益气固卫,桂枝温经通阳,协助黄芪达表。临床可用本方加减,治疗末梢神经炎、雷诺氏病、肢体麻木不仁等。

黄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