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少臣,一字扫尘。1955年8月生,北京人。毕业于北京东城师范学校。现为中国画研究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副教授。曾任北京青年画会会长、北京花鸟画研究会秘书长。1980年在北京首次举办个人画展。曾先后在北京、山东、台北及日本的神户、京都、大阪、千叶东京五城市举办“邢少臣水墨画巡回展”。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的美术大展,并有获奖和国内外美术馆收藏。 重建大写意文:石齐▲《读书图》69cm x 35cm 中国绘画的诞生,犹如万籁俱寂之夜的星辰里划过一道熠熠生辉的光环。经受数千年风雨的历炼,造就了一座座高峰,这就是中国画。 ▲《猫与画缸》136cm x 68cm 人类的文明、高端的智慧就在这个时候开始。华夏大地上,很早很早就有诸多惊天动地的创举。几千年过去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独一无二的中国画却被大部分人忽略了。好在亚洲人民尚情有独钟,又有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深知自己的瑰宝。 ▲《鹭鹰》68cm x 45cm 中国画具有精神美、形式美、笔墨美,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个画种。先出现的是工笔画,到了元朝,写意画也发展起来。“工笔”精其技艺,笔墨臻美,意境如高山流水;“写意”笔法狂颠,墨彩飞扬,潇洒如狂风飒飒。 ▲《富贵图》68cm x 136cm 从此后,这两个门类相辅而行,一代一代的中国画家勇闯高峰。有时这个画种生机勃勃独领风骚,有时那个画种百花争艳壮丽无比,中国的绘画便如此这般更替前进。 ▲《雀石图》68cm x 68cm 直至明清及民国,写意画在高手如云的竞争中频频取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声名赫赫的大师莫过于徐渭、八大、吴昌硕。徐青藤画风怪诞、挥毫恣意,八大冷逸、简括,吴昌硕画风颇具文化性、笔墨如铸。 ▲《寿酒图》139cm x 70cm 时至今日,时代风云变幻,中国工笔画大发展,似乎已呈中流砥柱之势。其原因是工笔画参展较易入选,因为细画易售,只可惜制作太多,宋代的大美之韵已逐渐远去,反而多似日本画。 ▲《田园一角》136cm x 68cm 写意画家日渐减少,目前全国各地颇有影响力的画家不过一二十人。在这些难得的出色画家中,我以为邢少臣理应排在前列。因美术界派系繁杂,竞争公平与否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谁也不服输的情形下,我还是赞赏邢少臣的画风取向和笔墨把控。 ▲《天鹅图》68cm x 136cm 他不取作品的表皮华艳,而是深层地探觅中国画写意真谛,其画风虽然受八大影响,但智慧地回避了八大的狭隘之处。邢少臣与世无争,难能可贵的是,他点自家灯火,而使满屋富丽堂皇。这位身强力健的画家正全力、极力地照亮世界。 ▲《松鹤图》123cm x 240cm 写意画能够展现时代精神,更能体现每个画家的心境、秉性、学养。我十分渴望这个情景的出现:你看那点、线、面,笔、墨、水,在有规范的艺术轨道上运转飞腾。 ![]() ▲《双寿图》68cm x 136cm 少臣正倾尽才思完成他风骨棱棱的作品。其作品无意绚美夺目,但有意有庄有谐;不取云山雾罩,只取外朴内华。他平时心安理得地做人,远离名利的烦恼,只以自己浑厚的画作来袒露心扉。 ![]() ▲《双禽图》68cm x 68cm ![]() ▲《金刚鹦鹉》68cm x 68cm ![]() ▲《春在书斋永留驻》68cm x 68cm ![]() ▲《荷》136cm x 68cm ![]() ▲《得寿图》68cm x 68c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