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院士关于动脉硬化最新研究成果,还有哪些保健方法能防治?

 丹江川流不息 2019-08-09

年长者的精神家园

掌上伙伴,伴您夕阳

不管是中医说的气滞血瘀,还是西医说的脑梗、心梗、动脉硬化,它们的根本,都是一个“堵”字。

我们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人体的气血、经络、血管就像一条条河流,只有运行通畅无阻,才能滋养全身脏腑,保证身体器官正常运作。

现在正值夏季,室内空调电扇温度低,室外高温,中老年人更容易受寒,血脉运行更加不通畅,大脑、心脏里的血液运行也更为不利,一旦血瘀,血脉被“堵”住,就会诱发脑中风、冠心病,非常凶险!

院士关于动脉硬化最新研究成果,还有哪些保健方法能防治?

一旦血瘀,脑梗、心梗都来了!

血瘀导致血脉堵塞,可以引起很多种疾病:

  • 脑部血淤,导致脑血栓

  • 肺部血淤,导致肺栓塞

  • 心脏血淤,导致心绞痛、心肌梗塞

  • 下肢血淤,导致静脉血栓

而在这其中,最严重的血淤就是发生在心脏上。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大部分由于心脉不通所引起,心脉本身有痰湿瘀血停滞,加上寒邪外袭、或情绪激动、或饮食失调、或过度劳累,都会诱发本身病态的血脉使之更加不通,出现中医称为心痛的症状。

轻者则是心绞痛,重则导致心肌梗塞,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院士关于动脉硬化最新研究成果,还有哪些保健方法能防治?

张运院士最新研究:抗动脉硬化

“我们所说的粥样动脉硬化疾病,就像水管容易生锈,一旦生锈多会堵塞水管,水流就会减缓甚至堵住。血管里生锈就形成了粥样动脉硬化斑块。斑块越来越大,或者到一定程度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在里面,最终堵死血管。进而造成心脏、脑部等凡是有血管的地方,发生缺血症状,引起相关血管疾病的发生。”

8月2日,在由黑龙江省络病学会主办的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CAPITAL研究—抗动脉粥样硬化中国新证据”专题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工程院张运院士科研团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梅教授生动地讲解了什么是粥样动脉硬化斑块。

张运院士解读抗动脉粥样硬化中国新证据

此次研讨会重点聚焦由张运院士领衔的“应用通心络干预颈动脉斑块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该研究论文已发表在国际权威科技期刊《自然》子刊《科学报告》上。研究结论表明,应用通心络能够安全、有效延缓颈动脉斑块面积和血管重构进展;还可以逆转斑块对血管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心绞痛、心机梗死、脑梗塞等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来自黑龙江全省200多位心脑血管领域专家和学者参会交流。共同关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治疗,交流中医药在疾病慢性期预防中的优势。

在医学上,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增龄性病变,随着年龄的进展,或多或少的会在血管内发生硬化或者动脉的粥样硬化,在中医概念中指的就是心血淤阻。

动脉硬化斑块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会产生疼痛的一些表现,或者如胸闷、憋气等症状。其中发生在脑血管,会有脑卒中;发生在心脏,会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发生在下肢的动脉,会出现间接性跛行等全身动脉发生的系统性病变。

这其中,颈动脉是反映人体血管健康的窗口,位置表浅且固定,检测正确性高。现在体检查颈动脉超声价值非常大,如果颈动脉出现硬化斑块、管腔变窄等病变,就意味着其他位置的血管也已经发生了同样的病变,使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增加。

张运院士在报告中指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每增加0.1毫米,心肌梗死发病率增加15%,脑梗死发病率增加18%。可见早期干预动脉硬化、抑制斑块形成、缩小斑块对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意义重大。

还有两招,血管通畅人长寿!

其实,在中医看来,轻轻地转动2个地方,比较能解决“堵”问题,还可疏通全身主要经络,活血化淤、促进气血运行!

1

转动手腕:促进气血运行,不堵塞

手腕是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共同穿过的部位,在手腕处分布的主要穴位有太渊穴、列缺穴、大陵穴、内关穴、神门穴、通里穴、阳溪穴等。

院士关于动脉硬化最新研究成果,还有哪些保健方法能防治?

手腕经络图

刺激手腕部可以刺激到六条经脉,通过这些经脉,会将刺激传导到全身各处,促进气血运行、打通血管、舒活经络。如:

  • 太渊穴可以补肺气,止咳;

  • 列缺穴能够活血利水,对付颈椎病;

  • 大陵穴和内关穴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 神门穴可镇静安神、对付失眠;

  • 通里穴可止头痛、缓解心悸等。

转手腕方法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坐或站使上身正直,两手先侧平举,再慢慢立腕,可以是掌形,也可以是拳形;

双手手腕同时由内往外转300下,再由外往内转300下,每转尽量周全圆满,缓缓转动。

2

转动脚腕:增强器官功能,不淤阻

脚腕是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共同穿过的部位,脚腕处分布的主要穴位有昆仑、申脉、金门、丘虚、解溪、中封、商丘、太溪等。

脚腕经络穴位图

转动脚腕,等于刺激了十二正经的一半经脉,有益于增强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的功能。如:

  • 太溪穴是肾经原穴,补肾功能强大;

  • 昆仑穴可用于头痛、腰痛和高血压;

  • 商丘穴可以对付肠胃疾病;

  • 中封穴可疏肝理气,对付两肋疼痛。

院士关于动脉硬化最新研究成果,还有哪些保健方法能防治?

转脚腕方法

站着时:可一只脚支撑身体,另一只踮起脚尖,顺逆时针各旋转300下。

坐着时:上身直,脚腕由内往外转300下,再由外往内转300下;

躺着时:上身直,膝盖微弯易着力,脚腕由内往外转300下,再由外往内转300下;

院士关于动脉硬化最新研究成果,还有哪些保健方法能防治?

转脚腕的方法,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三个中的一个来做就可以了。

脑梗、心梗、动脉硬化都是因为“堵”这一个字!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方法,虽然简单,但长久坚持,就可以打通血管、舒活经络,解决“堵”的问题!

学会转动手腕、脚腕这两招,血管通畅,气血、经络不堵,人才能长寿,值得传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