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有爱能让人进入多元关系的世界

 wupin 2019-08-09

      人际互动过程中,会发现那种唯我独尊的人。他们彻底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元世界里。这类人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感受,而感受不到别人的感受,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的人或物都应该围绕他转。这种人在大学生中比较常见,他们没法处理好和舍友的关系,所的不对都是他人的不对,自己永远掌握真理。这类人没共情能力,没法从情感上对别人好。他对别人的好是建立在对方是“我的人”的基础之上,在对方必须服从他的意志的前提下。

      这类人为什么会这样的行为?心理学家武志红告诉我们,因为人从一元关系的世界走入多元关系的世界的过程中进阶失败,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爱的滋养。通过新生儿的心灵发展阶段,可以一窥一个人是怎么从一元关系的世界进入多元关系的世界的。精神分析学把一个人6岁之前关系模式分为三个阶段。一元关系阶段,这是在六个月之前。这个时期婴儿觉得妈妈和他是一体的,甚至整个世界和他都是一体。六到三十六个月进入到二元关系阶段。这个时期婴儿虽然觉得和妈妈是一体的,但越来越感觉到他和妈妈是两个人。三到六岁是三元关系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充分意识到,除了“我”“你(妈妈)”还“他(爸爸)”的存在。

      对于孩子而言,要能顺利的从孤独的一元关系,进入到和母亲的二元关系,再进一步到和父亲的三元关系中,体验到好的、善意是关键。活在一元关系中的婴儿,最初的自我照顾和自我满足能力是零。他感知的世界是二元对立的。被满足,就觉得自己和世界是“好”的;不被满足就彻底的无助,于是觉得自己和世界都是“坏”的,外界对他充满敌意。当“坏”体验太多时,婴儿启用极端方式保护自己:我是好的,我之外的世界都是坏的。他可能就会留在一元关系的世界里。当善意的体验够多时,婴儿先感知到世界是“好”的、友善的。等到他六个月后,发现母亲其实是一个独立意志的存在,同时母亲对自己是充满善意的,“好”的。于是他能接受世界两个中心,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妈妈,他也就进入了二元关系的世界。

      作为母婴关系外的存在,父亲被孩子视为第一敌人。这时父亲能够向孩子传递善意,向孩子证明自己是好的,然后再让孩子知道自己是独立意志的存在。父亲要“牵”着孩子的手,带孩子走向外部世界。当父亲和孩子的关系中“好”足够多了,孩子对父亲的观感就会改变。关系中的“好”越来越多,孩子就越能整合,看到父亲坏,自己也坏。当孩子看到自己和父母的三元关系中,自己、母亲、父亲都是坏,但基本都是善意的,同时又各自是独立意志的,这时孩子就真正的走进了三元关系的世界里。

      当人在进阶的过程中,没体验的足够的善意,可能就被滞留在一元的世界里,以至于成人后不能体验到别人也是一个独立意志的人,而活成了我是世界的唯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