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执业药师药一通关笔记】第六章:生物药剂学“药物体内过程基础知识”

 山河教育网 2020-05-09

前言:

其中

中药一:共48节                               药一:49节  

中药二:共83节                               药二:57节

中药综合:56节                               药学综合:95节

药事法规:40节

6章  生物药剂学

【要点提示】

本章一般分值占9 -12分,2016年考15分。

1.生物药剂学的概念、药物的跨膜转运类别、特点。

2.药物胃肠道吸收影响因素(生物因素、剂型因素)。

3.药物非胃肠道吸收的特点(注射、吸入、黏膜、鼻、眼、皮肤)。

4.药物分布、代谢、排泄的概念、部位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药物体内过程基础知识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问关系。

    剂型因素 包括药物的理化性质、处方组成、剂型及用法、处方、艺操作、贮存条件等。

    生物因素 包括种族、性别、年龄、遗传、生理与病理条件。

    一、药物的体内过程

    1.吸收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2.分布 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3.代谢 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受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

    4.排泄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5.其他

    (l)转运: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

    (2)处置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

    (3)消除代谢与排世过程合称为消除。

    、药物的转运方式

    生物膜由磷脂、蛋白质和少量多糖组成的类脂质双分子层结构。

    具有流动性的镶嵌模式,具有结构不对称性、半透膜性。

药物的体内转运方式与特点

类型


运转特征

是否需要载体

合适的药物

被动转运

①滤过——水溶性小分子;

②简单扩散—一脂溶性药(束解离的分子状态易通过,属于一级转运)

①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②不需要消耗机体能繁;

③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正比

不需载体

大多数药物均是被动转运

载体转遮

主动转运

①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

②需消耗机体能量;

③转运速度符合米氏方程

需要载体。有饱和、竞争、抑制现象,具有结构特异性、部位特异性。如维生素B2

生命必需物质(如K+Na+I-,单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和有机酸、碱等

易化扩散

(1)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②不消耗机体能量;(转运速率远越过被动扩散

高极性物质如单糖类

和氨基酸等转运为促

进扩散

膜动转运

液体称为胞饮,微粒称吞噬,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称为胞吐

通过细胞膜主动变形,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称膜动转运

有一定的部位特异性(如蛋白质在小肠下段的吸收最为明显)

是蛋白质和多肽的重要吸收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