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执业药师考试-药一-药物结构与药物活性

 山河教育网 2020-05-09

第二节 药物结构与药物活性


  考纲要求
  一、药物结构与官能团
  1.化学药物的主要结构骨架与典型官能团(★ ★ ★ ★ )
  2.药物的母核结构和必需结构(药效团)(★ ★ ★ ★ )
  3.药物的典型官能团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 ★ ★ ★ ★ )
  二、药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
  1.药物化学结构对药物转运、转运体的影响(★ ★ ★ )
  2.药物化学结构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 ★ ★ )
  3.药物与作用靶标结合的化学本质(★ ★ ★ ★ )
  4.共价键键合和非共价键键合类型(★ ★ ★ ★ ★ )
  5.药物的手性特征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 ★ ★ ★ )
  6.对映体、异构体之间生物活性的变化 (★ ★ ★ ★ ★ )

  

  一、药物结构与官能团
  (一)药物的主要结构骨架与药效团
  药物=主要骨架结构+与之相连接的基团或片段

  

  (二)药物的典型官能团对生物活性影响
  1.烃基
  (1)改变溶解度、解离度、脂水分配系数
  如:

  
  (2)增加空间位阻提高稳定性
  如:利多卡因

  

  2.卤素
  卤素是很强的吸电子基,可影响药物分子间的电荷分布和脂溶性及药物作用时间。
  
如氟奋乃静的安定作用比奋乃静强4~5倍。


  

  3.羟基和巯基
  (1)羟基
  引入羟基可增强与受体的结合力,增加水溶性,改变生物活性。羟基取代在脂肪链上,常使活性和毒性下降;羟基取代在芳环上时,有利于和受体的碱性基团结合,使活性或毒性增强;当羟基酰化成酯或烃化成醚,其活性多降低。
  (2)巯基
  形成氢键的能力比羟基低,引入巯基时,脂溶性比相应的醇高,更易于吸收。巯基有较强的亲核性,可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还可与重金属作用生成不溶性的硫醇盐,故
可作为解毒药,如二巯丙醇。巯基还可与一些酶的吡啶环生成复合物,可显著影响代谢。

  4.醚和硫醚
  醚类化合物由于醚中的氧原子有孤对电子,能吸引质子,具有亲水性。碳原子具有亲脂性,使醚类化合物在脂-水交界处定向排布,易于通过生物膜。
  
硫醚与醚类化合物的不同点是前者可氧化成亚砜或砜,它们的极性强于硫醚。因此,同受体结合的能力以及作用强度有很大的不同。

  5.磺酸、羧酸和酯
  (1)磺酸基
  磺酸基的引入使化合物的水溶性和解离度增加,不易通过生物膜,导致生物活性减弱,毒性降低。但仅有磺酸基的化合物一般无生物活性。
  (2)羧酸
  羧酸水溶性及解离度均比磺酸小,羧酸成盐可增加其水溶性。解离度小的羧酸可与受体的碱性基团结合,因而对增加活性有利。
羧酸成酯可增大脂溶性,易被吸收。
  (3)酯
  酯基易与受体的正电部分结合,其生物活性也较强。酯类化合物进入体内后,易在体内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酸。利用这一性质,将羧酸制成酯的前药,既增加药物吸收,又降低药物的酸性,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6.酰胺
  构成受体或酶的蛋白质和多肽结构中含有大量的酰胺键,因此
酰胺类药物易与生物大分子形成氢键,增强与受体的结合能力。
  7.胺类
  (1)碱性,易与核酸或蛋白质的酸性基团成盐
  (2)未共用电子对氮原子又是较好的氢键接受体,能与多种受体结合,表现出多样的生物活性。
一般伯胺的活性较高,仲胺次之,叔胺最低。季铵易电离成稳定的铵离子,作用较强,但水溶性大,不易通过生物膜和血-脑屏障,以致口服吸收不好,也无中枢作用。

  【配伍选择题】
   A.增加药物的亲水性,并增加其与受体的结合力
   B.影响药物的的电荷分布
   C.可与生物大分子形成氢键,增强与受体的结合力
   D.增加药物的水溶性和酸性,并增加解离度
   E.增加药物的亲脂性,并增加解离度
   1.药物分子中引入酰胺基
   2.药物分子中引入羟基
   3.药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
   4.药物分子中引入卤素


『正确答案』1.C 2.A 3.D 4.B
 『答案解析』酰胺类药物易与生物大分子形成氢键,增强与受体的结合能力。引入羟基可增强与受体的结合力,增加水溶性,改变生物活性。磺酸基的引入使化合物的水溶性和解离度增加,不易通过生物膜,导致生物活性减弱,毒性降低。卤素是很强的吸电子基,可影响药物分子间的电荷分布和脂溶性及药物作用时间。

  【最佳选择题】
   酸类药物成酯后,其理化性质变化
   A.脂溶性增大,不易通过生物膜
   B.脂溶性增大,易离子化
   C.脂溶性增大,易吸收
   D.脂溶性降低,易吸收
   E.脂溶性增大,刺激性增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将羧酸制成酯的前药,既增加药物吸收,又降低药物的酸性,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