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感到疲劳后,通常都热衷于以推拿、刮痧来放松身体,但你又知道“痧”的意义吗?下面,中医专家带大家进行深入了解。 刮痧寓补于泻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副主任护师李萍表示,刮痧主要因疏通经络、透邪外达的作用,从而使人体的气血畅通而起效。所谓的“痧象”,即人体内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以及风邪、寒热之邪外达皮肤的表现。一旦邪气外达,原本阻塞脉道的因素得到解除时,人体的经络便会变得通畅,重新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因此,刮痧为一种寓补于泻、补泻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读“痧象”先辨颜色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中医师杨建生表示,观察“痧象”要掌握一定的规律。若痧的颜色淡红,属正常;颜色越淡,甚至难以出痧,属虚;颜色深红,属热盛;颜色紫暗,属寒;颜色黑,则属瘀。再者,痧点较多者,属湿邪壅盛;痧呈点状隆起较多者,则属痰浊。 “一般来说,痧色鲜红、呈点状,多为表证,这种情况通常病程短、病情轻、预后好;痧色暗红,呈斑片状或瘀块,多为里证,这种情况通常病程长、病情重、预后差。”杨建生说,“随着刮痧的治疗,痧象颜色由暗变红,由斑块变成散点,说明病情在好转,治疗是有效的。无病者或属于减肥、美容或保健刮拭者,一般无明显'痧象’。” (指导专家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中医师 杨建生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副主任护师 李萍 记者 陈晓琨 通讯员 孙冰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