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一必看 | 为什么很多初中生到了高中学不好数理化?

 冬不拉拉 2019-08-11

高一必看 | 为什么很多初中生到了高中学不好数理化?

导读

对高一新生来说,高中是学习的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人生一次新的考验。

“初中课程少,知识点少,我学习一直很好,相信高中学习稍微努力下也能搞定!”

“我的孩子在初中阶段成绩平稳,我很少操心,相信他高中一定也能过得很好!”

“我的班级学生成绩不错,而且各个开朗活泼,相信这一定是个优秀的班级!”

相信不少同学、家长和老师都对高中生活满怀憧憬,但现实往往没有想象中美好:高中学习难度加大、课程增多,许多学生无法适应,不少初中尖子生也会成绩滑坡;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缺乏关注,未能及时引导,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手足无措;高一老师教学经验虽丰富,但对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手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的合理过渡……这些问题都客观存在且不容忽视,高一能否尽快适应,对高二高三的学习甚至是高考都至关重要。

1

初中成绩好,为什么高中突然变差了?

眼见新学期即将开始,作为老师的我,不由得想起当年教书时代碰到最难向家长解释的一件事,就是如标题所说的:为什么很多成绩不错的初中生到了高一学不好数理化?

我有两三年,为了不误人子弟,基本在高一做物理的启蒙老师。

在很多学校,常常把最优秀的老师集中安排在高三,并且冠以“把关教师”之美称。但在本人看来,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所以我们的基本做法是尽量平衡各年级的师资水平,争取各负其责、均衡发展,这样也可以避免有些老师因为不教高三变得不负责任,另一些老师因为年年教高三而积劳成疾。

我教的班级一般是年级中分数相对比较高的学生组成的。有一届,我选择了初中升学考【科学】得了149分(差1分满分)的某位同学作为物理课代表。原以为有这么好的初中基础,学习高中物理也应该是相对比较轻松的。但现实结果是,到期中考为止的三次大小测试中,该同学没有一次不是红灯高挂,基本排在班级的倒数三名之内。

后来的几届,我做了一点调研和统计,发现在宁波三中这样档次的学校,高一物理成绩跟初中升学考试的成绩没有形成完全的正相关(即中考科学成绩好的未必高一物理就学得好)。和化学、数学老师一交流,发现基本情况大致相同(化学跟物理更接近,数学相对好一些)。

在接着找了很多学生了解情况,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后,我基本上可以做出如下判断:

高中数理化课程的难度,与初中相比,并不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高度差,而是初中课程难度的两到三倍。学生如果没有在高一入学前意识到这一点,就会吃大亏。

初中《科学》的难度,相对高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基本属于科普和常识的要求,加上浙江省把三科并成一科后,学生基本上没有学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各自的知识体系和逻辑关系,所以高一学生几乎需要从头学习这三门课程。但不少学生觉得自己已经知道了一些表面知识,不用花大力气重新学习,对待学习变得不专心,这也是造成许多学生初中《科学》成绩不错,而到了高中物理、化学就无法理解的原因之一。

更严重的是,部分初中《科学》老师,并没有没有系统接受过“理化生”的学习,而是从某个专业(如物理)改行而来。隔行如隔山,因为老师自己对其它学科(生物和化学)的知识和技能一知半解,其教学的要求也仅仅是停留在做出习题,根本不可能教给学生学科的科学体系和逻辑体系,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至于数学,虽然初中是单独成科,但由于教学难度跨度很大,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就无法适应了。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初高中老师教学风格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一般而言,高中老师更多的是教方法、教体系,而不是教现成的答案,也不太善于像保姆一样每时每刻去盯着学生,一些习惯于让人逼着学习的孩子就错误地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便会放松学习要求,导致成绩下降。

总之,教材难度的增加,教学方法的变化,学生自觉性要求的提高,是造成高一数理化学不好的主要原因。

2

破解高一物理难学的三条建议

随意提问一个读过高中课程的人哪门学科最难?估计有90%的人会选择物理。尤其对于多数女生来说,物理可能是她高中学习中最伤心的痛。明明上课听得懂,笔记也记得很详细,一旦自己做题目,就是做不对。遇到考试,更是两眼一抹黑,还常被老师戏谑:只要把自己选择的错误答案填上去,也许就会得分了。

确实,在高中各大文化课程中,物理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

首先是因为物理学本身的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极强,知识链是一环紧扣着一环,一旦某个链接失误,就会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而严密的逻辑体系,对习惯使用感性思维和死记硬背方法学习的学生,无疑是一大灾难。尤其是浙江学生,由于初高中学习难度的跨度过大,初中学习基础不足(前文有分析),更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方法去破解这一难题。

其次,与物理相关的知识储备要求很高,不仅需要有很好的数学知识,还需要有语文、地理、化学等相关知识。语文基础差的学生,往往读不懂较难的综合题的题意。

第三,整个高中物理的知识密度大,涉及范围广(如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要在三年内学完所有课程,的确是不容易的。

第四,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做好物理实验特别重要,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理解规律。但许多学校教学是功利性的,对实验课教学常常持忽视态度,学生在家里也没有动手做实验的动力和条件,导致当下很多学生动手能力极差,甚至连螺丝刀也不会正确使用。

但所有学科都一样,有人感觉难,就有人感觉不难。至少有10%~20%的学生(男女生均有),在物理学习上颇有天赋,并取得不俗佳绩。

这些学生在学习中有什么诀窍吗?笔者曾持续关注历届学生中位居班级物理前十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大致有几类情况:

一是天资聪颖,思维缜密,逻辑严谨类——物理尖子必在其中,物理竞赛就靠他们了;

二是天资中上,勤奋刻苦,专注好学类——可以在日常考试乃至高考中获得好成绩,但面对竞赛,则一筹莫展了;

三是忽冷忽热,波动诡异,飘忽不定类——在物理学的某些分支(如力学)上找到了天才般的感觉,而在另一些部分(如电磁学)上却如白痴一般屡屡犯错。这类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旦题目中出现了多于“两个弯”的情况,就不知从何下手了。

上述三类学生,可以在一段时间或整个高中物理学习中占据主动地位,而其余学生大多是找不到北的被动型学习者。因此在分文理班时,不少学生因为害怕物理而选择了文科,在这方面,物理的“贡献”远超化学和生物。

那么,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如何适应高中物理,并能从中找到乐趣,最终提升学习成绩呢?这正是本文要给大家建议的:

第一条建议: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物理。

认识自己其实是很困难的。一是许多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二是有些孩子虽然知道自己存在某种问题,但是为了应付父母老师,或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如玩游戏、睡懒觉、谈恋爱等)就是不愿面对,能混一天是一天,等到真的混不下去了,才发现学习成绩已经完全追不上去了。所以,家长和老师就有责任在问题的萌芽状态及时提醒孩子,通过外力督促孩子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正确认识物理,就是要避免以初中科学的认知经验,想当然地去对待高中物理。比如面对新出现的概念、定义、定律等,千万不能通过死记硬背学习皮毛,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将其映入脑海,并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用、举一反三的境界。

第二条建议:根据自己的学习类型,选择适当预习还是深度预习。理解力强,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的学生,要慎重对待预习,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需要预习,适当留有悬念,对于提高上课的注意力是有意义的。

有些内容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单靠一堂课无法完全接受,那就需要深度预习。即,不仅要知道下堂课的教学内容,还要了解习题是什么样的、能否大致解答、相关的知识基础有哪些(如数学上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第三条建议:“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是陆游给儿子学诗的建议,学习物理其实也是如此。物理知识和规律大多来自于真实的世界,并能解释真实世界中许多现象的成因,所以作为高中生,除了要学会教材中涉及的那些物理知识、内容和技能,更要关注自然世界,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力求弄懂。另一方面,也要尝试运用课堂中学会的物理知识和规律,去解释生活中出现的诸多现象。如果能做到这一条,你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物理成绩也就会同步提升了。

高一必看 | 为什么很多初中生到了高中学不好数理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