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正蒙·大心篇第七

 CHAWEIRENSHENG 2019-08-11

7·1 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物有未體,則心爲有外。世人之心,止於聞見之狹。聖人盡性,不以見聞梏其心,其視天下無一物非我,孟子謂盡心則知性知天以此。天大無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見聞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於見聞。

7·2 由象識心,徇象喪心。知象者心存象之心亦象而已,謂之心可乎?

7·3 人謂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外之合也。知合外於耳目之外,則其知也過人遠矣。

7·4 天之明莫大於日,故有目接之,不知其幾萬里之高也;天之聲莫大於雷霆,故有耳屬之,莫知其幾萬里之遠也;天之不莫大於太,故知廓之,〔一〕莫究其極也。人病其以耳目見聞累其心而不務盡其心故思盡其心者,必知心所從來而後能。

【校勘】

〔一〕“故心知廓之”,章校本、《全宋文》徑改作“故必知廓之”。宋《文粹》本、明清諸本皆同於《鳴道》本。林按:“心”與前句“目”“耳”同屬人之器官,改作“必”則頗失倫類。且“知廓”“天之大”,並非人皆能“必”爲之。章校本誤改,非是。

7·5 耳目雖爲性累,然合外之德,知其爲之之要也。

7·6 成吾身者,天之神也。不知以性成身而自謂因身發智,貪天功爲己力,吾不知其知也。民何知哉?因物同異相形,萬變相感,耳目外之合,貪天功而自謂己知爾。

7·7 體物體身,道之本也。身而體道,其爲人也大矣。道能物身故大,不能物身而累於身,則藐乎其卑矣。

7·8 能以天體身,則能體物也不疑。

7·9 成心忘,然後可與進於道。自注:成心者,私意也。

7·10 化則無成心矣。成心者,意之謂歟!

7·11 無成心者,時中而已矣。

7·12 心存,無盡性之理,故“聖不可知謂神”。自注:此章言心者,亦指私心爲言也。

7·13 以我視物則我大,以道體物我則道大。故君子之大也大於道,大於我者容不免狂而已。

7·14 燭天理如向明,萬象無所隱;窮人欲如專顧影閒,區區於一物之中爾。

7·15 釋氏不知天命而以心法起滅天地,以小緣大,以末緣本,其不能窮而謂之幻妄,真所謂疑冰者歟!自注:夏蟲疑冰,以其不識。

7·16 釋氏妄意天性,而不知範圍天用,反以六根之微因緣天地。明不能盡,則誣天地日月爲幻妄,蔽其用於一身之小,溺其志於空之大此所以語大語小,流遁失中。其過也,塵芥六合;〔一〕其蔽於小也,夢幻人世。謂之窮理可乎?不知窮理而謂盡性可乎?謂之無不知可乎?塵芥六合,謂天地爲有窮也;夢幻人世,明不能究所從也。

【校勘】

〔一〕“其過也,塵芥六合”,明清諸本、章校本、《全宋文》皆作“其過於大也,塵芥六合”。宋《文粹》本同於宋《鳴道》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