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历史的都知道王昭君的事迹。她不仅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也是政治联姻和亲的代表人物。我们在歌颂昭君的大义之举的同时,是否考虑过是什么原因让王昭君同意去匈奴和亲的? 按照史书记载和流传的一些故事探究可知,王昭君是汉王宫里的一个不出名宫女,虽然有落雁之称,但自恃貌美不肯同其他宫女一般贿赂毛延寿,导致自己的画像被毛延寿故意丑化,所以进宫多年却一直得不到皇上的召见。在匈奴将领呼韩邪来到大汉请求迎娶大汉朝的女子时,便自己请求去掖庭的命令。当她出现在呼韩邪单于的践行大会上时艳惊四座,汉元帝想要留住昭君但为时已晚,不能失信于单于就给了匈奴。我们暂且不谈汉元帝的伤心后悔,但王昭君自告奋勇去匈奴和亲的这一举动值得我们探究。
小编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久居深宫得不到皇上的召见。再继续等下去可能还是得不到宠幸孤独终老,一辈子就在深宫中老去死去; 二是:为了家国大义。当时匈奴提出了与汉朝和平交往的条件。为了国家和平,人民安居乐业总得有人牺牲。而汉宫里的宫女都不愿嫁到偏远的匈奴地区,所以王昭君为了大局答应了和亲; 三是:赌一把。王昭君觉得汉元帝见到自己会因为自己的美貌而后悔,可能会取消她去和亲的决定。毕竟历史对汉元帝的评价可是“柔仁好糯”。而且根据史料记载在呼韩邪死去之时,王昭君就上书请求回京,在匈奴局势如此不稳的当下请求回来。 四是:为了自己的家人。王昭君在深宫多年没有出头之日,所以也就不能帮助家人,但她可以凭借这次机会让自己的家人有好的生活。而且在昭君出塞之后,汉元帝把她的父母兄弟都接到了长安安置。
不管昭君出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现在所有的言论也只是推测,但昭君出塞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不仅让汉朝和匈奴的边塞有了几十年的和平,而且还向边塞传播了汉文化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贸易上的往来。在当时王昭君是两个民族和平交往的象征,现在是我国历史上和平交往的象征。 |
|
来自: 古月斋uu8066js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