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最早的全国地图

 云中公子 2019-08-12

  古人很早就开始了地图测绘活动,中华人文始祖之一的炎帝,即传说中的神农氏已测绘境内山川。另一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也曾绘制全国地图。古人早期曾把地图铸在大鼎上,以象征王权。此后的尧、舜也曾进行过全国性疆域测绘。比较靠谱的第一张全国地图,应该是夏朝开国之君禹所绘铸的 《九鼎之图》。
  《九鼎之图》什么样?《左传》中有这样一个说法:“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传说大禹在涂山(今安徽境内)大会诸侯后,为纪念这次盛会,他将各方诸侯、方伯所献的“金”(青铜)铸成九个鼎,把全国地图刻到鼎上,上刻有地方属国名,有各地山川和各种神奇灵怪,这就是《九鼎之图》的来历。
  《九鼎之图》象征夏禹统一九州,“大中国”概念从此诞生,被视为中国最早的“全国地图”。当时的夏朝疆域有多大?据《淮南子·地形训》,“禹乃使太章步自东极至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竖亥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从中可见,夏禹测绘时还采用了“步测”法。
  九鼎乃夏王朝的镇国之宝,历商周,至秦而鼎亡。据说,“鼎沦没于泗水彭城下。”彭城即今江苏徐州,九鼎是怎么弄丢的,哪去了,一直是历史谜团。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当年过彭城时,“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鼎没有了,但附本《九鼎之图》还在,而且对中国后世全国地图的绘制影响十分深远,历朝历代都没有突破 “九州”的概念。《九鼎之图》又称《山海图》,其文便是现今尚存的《山海经》。绘图界认为,《山海经》应该是先秦地图科学测绘的一项重要成果。
  到了唐朝时,武则天也曾铸九州鼎。据《旧唐书·礼仪志》记载,女皇武则天执意铸九州鼎,绘九州图。可惜,此鼎后来也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