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时候,老百姓都很穷,吃糠咽菜的多,而王公贵族们却是每日大鱼大肉,因此,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将相帝王都患有痛风,故痛风又称为“王者之病”、“帝王病”,由此也一直被视为和“酒肉”有密切关系的富贵病。 而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嘌呤、高蛋白、高脂肪的大量摄入,痛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逐渐年轻化。痛风,就像一位来去如风的隐形杀手,最擅长的作案手段就是顷刻间触发疼痛,当人放松警惕时,它已经酝酿着下一次作案。很多明星如汪涵、向佐、曾志伟等都深受其困扰。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王者之病”:了解什么是痛风?为什么夏季痛风高发?又应该如何应对? 01 痛风是什么? 痛风是由于尿酸盐即嘌呤代谢异常,导致机体高尿酸血症,尿酸沉积在关节滑膜,引起反应性关节炎,发作以后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表现。 患痛风的患者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 痛风还可导致:
02 哪些因素容易诱发痛风? 性别因素:男人比女人易患痛风,男女发病比例为20:1,而且女性患痛风几乎都是在绝经以后。 年龄因素:年龄大的人比年轻的人易患痛风,发病年龄约为45岁左右。 体重因素:肥胖中年男性易患痛风,尤其是不爱运动、进食肉类蛋白质较多、营养过剩的人易患痛风。 职业因素:企事业干部、教师、私营企业主等社会应酬较多和脑力劳动者易患痛风。 饮食因素:进食高嘌呤饮食过多的人易患痛风,贪食肉类的人比素食的人易患痛风。 饮酒因素:酗酒的人较不饮酒的人易患痛风。 遗传因素:很多高尿酸血症患者属于先天的,就是机体对尿酸的代谢能力下降,或者是代谢能力出现了一些障碍,造成了高尿酸血症,导致了痛风发作。 03 为什么痛风夏季高发? 前文讲过,痛风是由于尿酸高引起的,而夏季有很多的饮食都会导致尿酸升高。 1 经常喝啤酒 夏季,人们免不了约上三五好友去撸上几串,撸串的标配一定有啤酒。虽然啤酒中的嘌呤含量不高,仅为5-10mg/100ml,但是啤酒里含有较多的鸟苷酸,这种物质代谢会产生嘌呤,最终产物是尿酸。 啤酒虽然酒精含量不高,但架不住喝得多啊。酒精本身会促进尿酸的合成,在代谢过程中还会使血液乳酸浓度升高,而乳酸和尿酸通过肾脏排出时相互竞争,这也就抑制了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升高,从而诱发痛风。 2 爱吃宵夜
3 喜欢吃海鲜 夏季正值海鲜盛产时节,其中贝类海鲜的嘌呤含量尤其高,小龙虾、扇贝、生蚝等海鲜也属于高嘌呤食物,对于有痛风病史的人来说,如果只顾满足口腹之欲,胡吃海喝的后果就是痛风发作让你苦不堪言。 4 猛吹空调
5 喝水太少 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如果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血液中血尿酸的水平相对会升高,也可能诱发痛风。成人每天应至少喝1700毫升水,白开水最佳,多喝水更有利于尿酸排泄。 我们知道了痛风的原因,就应该从源头上根除。上述容易引发痛风高发的原因,在夏天一定要多加注意。痛风的频繁发作给我们带来的是身心折磨,痛不欲生,所以平时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一定要防范,减少痛风的发生。 04 七大方法教你预防痛风 1. 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资料显示,痛风的急性发作往往是由于暴食了高嘌呤食物。一般人膳食摄入嘌呤为600-1000mg/天,在痛风急性期,嘌呤摄入量控制在150mg/天以内。 所以,如果你痛风发作了,那么高嘌呤食物就一定不要再吃了。 曾经有痛风史,或者是高尿酸人群,高嘌呤食物应尽量少吃,中嘌呤食物也最好严格限量。 2.适度运动,防超重或肥胖
3.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
这里面特别提一下苏打水,如果痛风发作了,喝苏打水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哦!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苏打水卖那么贵了吧! 4.少喝富含果糖的饮料 虽然水果要多吃,但是富含果糖的果汁尽量少吃,因为果糖可促进核酸(也就是DNA)的分解,增加尿酸生成。
5.禁酒 是的,得了痛风的人,不是要少喝酒,而是绝对,禁止喝酒。 前文所述,酒精容易使体内的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容易引发痛风。 那些体检出来尿酸高的伙伴儿,你们也得限量,别再肆无忌惮的喝下去了。 6.多喝水 这句话虽讲烂了,但确实管用。 人体水分不足,血液中的水分减少,尿酸浓度自然上升;身体缺水,排尿自然就少。尿都没有,尿酸哪有出路! 为了防止夜间尿浓缩(夜间呼吸、皮肤汗液的蒸发,体液有损失),痛风人群在睡前最好也喝点水。 7.勿贪凉 人体的尿酸盐,在温度低的环境中,更容易析出晶体,沉积在关节周围,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因此,痛风者,在夏季应尽量少吹空调,尤其是夜间。更要注意的是,要避免直接对着空调吹。而尿酸高者,预防痛风,也要少吹空调为好! 快医君提醒: 痛风可防可控。一般通过饮食改善,若血尿酸水平能够达标,也可以不用使用药物治疗。但是大部分痛风患者,单纯通过饮食调节,血尿酸无法达标,这时就要定期去医院就诊复查,服用必要的降尿酸药物治疗,从而防止痛风发作,控制疾病的发展。 推荐科室:风湿免疫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