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降火穴”,其实就是指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的穴位,一般用于治疗热病高热、脏腑郁热、痛肿疮毒等各种里热症。 👉🏻1,心火 夏季多发,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清心热穴:小海、曲泽 小海: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曲泽:位于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2,肺火 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清肺热穴:尺泽、鱼际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微屈肘取穴。 鱼际: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3,胃火 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黄腻。清肠胃热穴:曲池、合谷、内庭 曲池:人体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合谷:即“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内庭:足背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4,肝火 我们常称一些情绪容易激动的人为“肝火大”。其实,一般俗称为“肝火大”的体质还有下列症状: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清肝胆热穴:阳陵泉、太冲穴、行间穴。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太冲穴:在行间上二寸的凹陷中。 行间穴:第一、二脚趾缝纹端。 👉🏻5,肾火 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清肾火穴:复溜、太溪、三阴交 复溜: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2寸,跟腱的前缘。 太溪:位于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头条健康 @头条养生 @清风计划 有问题可以直接在评论区留言,看到后我会及时回复。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