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氛生活家」专注你的生活与健康!传承专业态度,用心严选全球健康护理产品。清氛轻生活,好物保健康!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丹田? 古代人称脐下的小腹部为丹田,做深吸气时,由于横膈膜下降,小腹内压增高,使腹部自然向外凸出,这样古人就认为吸进去的气沉到了小腹——丹田,因而产生了气沉丹田的说法。 再具体一点就是: 丹田的位置即俗称的「下丹田区域」,位于肚脐神阙穴下四指幅的气海穴与再下四指幅的关元穴之间,古书记载丹田系「位于腹中,低于脐下一寸三分左右,在脐与脊之间,与脐近、脊远,约三与七之比。」丹田的形状「不过若一气囊耳,如气不沉丹田,则囊扁而不开」,所以充满气的丹田区域,又似灌饱气的气柱、似车轮的内胎,可承受外力的振荡或敲击。 一般来说,人类呼吸大致可分为「胸式」及「腹式」两种方式,腹式呼吸又分「顺腹式呼吸」及「逆腹式呼吸」,统称「腹式呼吸」即所谓的丹田呼吸。 现代人体解剖学告诉我们,空气只能由口鼻经气管进入肺部,外界的空气不可能直接进入腹腔。所谓气沉丹田,就是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采用腹式呼吸的方法,使横膈膜有节律地上下升降。吸气时,横膈膜下降,使自己的小腹慢慢突起,意识到腹内有充气的感觉,这样就会使胸腔扩大,肺部得到舒展,增加新鲜空气的吸入量;呼气时,缓缓收腹,横膈膜自然回升,帮助肺组织收缩,将肺泡中的二氧化碳压出。根据生理测定,横膈膜每上下一厘米,可以增加200~300毫升的肺活量,这对人体是十分有益的。 有哪些好的训练方法? 一.气入丹田:先慢慢地深深吸一口气,记得用腹式呼吸,用手放在腰的两侧,要感觉腹部有在涨大,这就是气入丹田。 二.闭气宁神:当无法再吸入时,憋住口中真气,集中注意力在肚脐下方约三指幅宽,感觉丹田周围的肌肉有在用力支撑着。 三.聚力吐气:只利用丹田周围的肌肉用力支撑着,其他部位放松,并缓缓的将气吐出来。 四.气尽神散:把身体里的气全吐完后,全身放松,准备再吸一口气。 如此几遍后,会感觉到小腹部的肌肉有一点酸,每次用力时与上大号的感觉是相类似的,请记得这种感觉。不久你就会发现丹田的所在位置,这个位置会因为每个人的体型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你必须记得下次要用力的位置。 气沉丹田呼吸法,经过长期训练,可使肺活量大大增加。央视曾报道一位外国人腹式深呼气时,腹壁几乎贴在脊柱上;腹式深吸气时,肺活量是正常人的十几倍,在水中憋气时间是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几倍。 ▲ 本文由「清氛生活家」出品,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或者建议,欢迎评论咨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