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论语.卫灵公》孔子的de不守信用

 柠檬树下的思考 2019-08-12

【37】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贞”字在古代常用,乾卦爻辞中就有“元亨利贞,吉”,其中孔子做的《象》中解释说的“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文言》中解释说: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而且在甲骨文中,“贞”是指在神鼎上祭拜占卜、察看神迹,用来形容坚定信任,朱熹解释为“正而固也(见《论语集注》)”,“谅”字,朱熹解释说“不辨是非而必于信”,就像是部队里的战士,他们接受的训练就是“服从命令”,至于这个命令的对错,不需要他们去判断,他们也不能质疑,所以有时候称士兵是“战争的机器”,意思差不多,他们只是接受命令去执行,而缺乏思维意识,所以在抗日战争中,我们除了谴责那些在战争中屠戮中国百姓的日寇之外,也要明白,他们其实也只是一堆可怜人而已,只是为了日本天皇的一句话,这些人就背井离乡,进入中国领土,做着那些不可能被饶恕的事情,而真正的发动并指挥战争的罪魁祸首们,却在享受着日本的贵族生活,就连着万古骂名,也只能是他们来背。

        所以孔子在这里提出来,作为一个有道德的君子,企业的领导人,不要拘泥于形式上的忠信义气,而是要坚持正道。

        这点,我们可以看《孔子家语》中记载的,孔子在蒲地被围困,蒲人正准备叛乱,担心孔子走了之后就会给卫灵公报信,于是跟孔子签订盟约,要求孔子出城之后不能去卫国,结果一出城,孔子就奔卫国去了,弟子们不解,认为君子不是应该守信吗?孔子说“我是被要挟的情况下签订的盟约,鬼神不会保佑的。”

        这就是君子的正道与变通。真正的“当仁不让于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