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瓣9.4,央视又出神级纪录片

 四味毒叔 2020-08-04

央视又出宝藏纪录片了。

全片共八集,豆瓣9.4分,几乎没一个差评。

拿到这个成绩也不是没道理。

整部片子历时3年完成,辗转12个国家。

寻访几十个世界顶尖医院、大学、博物馆和研究机构。

请来50多位世界顶级专家和诺奖级别的医学先驱把关。

如此强大的阵容,如此费尽心血,它到底想做一件什么事呢?

说起来让人热血沸腾——重新梳理人类外科医学进程史。

注意不是中国,而是理清整个人类的医学进程。

本片最早的时间线,可以追溯到6600万年的一只患癌症的霸王龙身上。

然后是一万多年,远古人类用动物毛发为同伴缝合伤口。

而到今天,外科医学已经经历了几次翻天覆地的伟大革命,人类已经几乎可以在人体任何地方实施手术。

医学已经广泛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医学的进程由一个又一个先驱们在暗夜中前行,不断开创着崭新时代。

而这些都被浓缩在了这8集纪录片中。

《手术两百年》

医学的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在如今我们享有着高达发达的现代医学时,我们可能未必了解,医学是从一片混沌中走来,并且一路上磕磕绊绊,途中几次经历着以千年为单元的暗夜期。

现代医学的开山之人,是古罗马时期的一个角斗士外科医生盖伦。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要用解剖去认识人体的人,但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盖伦从来没有机会解剖过人体,只能不断地用动物代替,并加以推理人体结构。

这种在暗夜中抹黑前行的试探,为外科医学带来了第一缕微光。

但在先知逝去之后,人类在一千多年里再没有后来者,现代外科医学也由此停滞了1100多年。

直到1353年,黑死病在世界范围内夺取了千万人生命。

迫于无奈,欧洲教会取消了禁止进行尸体解剖的禁令,人体解剖学终于得以在夹缝中发展起来。

再到1537年,另一位医学先驱终于崭露头角。

时年23岁的安德烈·维萨里在解剖实践中,发现了盖伦编写的教材中与真实人体有较大出入,于是决定自己重新编写解剖学教材。

6年后,宏篇巨著《人体的构造》出版,这也成为了外科医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奠基之作。

通过这本书,人类终于得以在500多年前,第一次真正认识了人体构造。

这是外科医学跨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但这也仅仅是第一步。

从认识人体,到真正在人体上手术,人类依然是步履维艰。

手术有三个必要条件:麻醉、消毒、止血。

而如今看来这最基本的三步,却是经过无数医学先驱们艰苦卓绝的奋斗而来。

在这个过程中,从来不乏悲惨的故事。

19世纪40年代,那时候麻醉剂还没有发明,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手术的成功率,医生的手速都极快。

有一名叫罗伯特·李斯顿的英国外科医生,因为手速快,被称为“伦敦第一快刀”,最快的一次截肢手术,只用了28秒。

但有的时候快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在一次截肢手术中,他切断了助手的两根手指,以及病人的生殖器的一部分,导致两人全部死亡。

而更让人无奈的是,现场还有一位观摩人员因为场面太过于血腥,被吓得当场心脏病发作,最终死亡。

所以一场现在看来普通的截肢手术,居然造成了三人死亡。

因为没有麻醉,当时因过于疼痛而死亡的病患也不在少数。

麻醉也成了现代手术的第一大难关。

而这一难关最终被美国科学家威廉·莫顿攻克。

他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把用乙醚浸湿的手帕放在自己的口鼻,最终发明了麻醉剂。

其实这样做的也是极具危险性的,因为如果再多吸一点,莫顿很有可能就因此丧命。

手术的第二难点是止血。

在没有止血技术的年代中,医生们的止血方式令人难以想象。

用烙铁止血。

烧红的烙铁直接按压在新鲜的手术伤口上,而且同时又没有麻醉,这样的形式不但极容易感染,甚至还会导致大量的病人活活痛死。

不过这一情况,最终被“外科学之父”帕雷终结。

他天才般地发明了一个叫做“鸦喙钳”的工具,可以很快的封死血管快速止血。

这一发明后世被不断改造,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在所有的手术中,心脏的手术算是难中之难。

一台手术得以成功进行,创面静止和视野清晰是最基本的条件。

但难度系数最高的心脏手术,这两点都不具备。

因为心脏功能的特殊性,需要24小时不停的跳动,并且因为心脏的主要功能就是给全身供血,所以旁边大小血管星罗棋布,视野也极不清晰。

为了解决心脏跳动问题,之前的医生要做心脏手术,只能把人浸入冰水中,待体温降低,心脏可以停止跳动6分钟,这6分钟就是留给主刀医生的时间。

但也可想而知,6分钟对于一台极其复杂的心脏手术而言,根本无法进行什么实质性的操作。

很多病人直接死在了手术中,术后存活率也微乎其微。

正因如此,人类的心脏手术发展又在暗夜中停滞了几百年。

一直到1954年,一名叫李拉海的年轻医生做了一件疯狂的事情。

为了给一个10岁患有心脏病的男孩争取手术时间,他异想天开的用志愿者的心脏为男孩供血。

可想而知,这种疯狂的举动稍有不慎就是两条人命。

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喜人,手术成功了,志愿者和男孩都平安无事,而且那个男孩至今还活在世上,如今已经白发苍苍。

李拉海这样的创举,也毫无疑问把人类心脏手术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李拉海本人也被称为“心脏直视手术之父”。

但这也只是开端,顺着李拉海的思路,今天的医学早已经发明体外的血液循环系统、人工心脏等等。

医学的进步,正是离不开这些先驱们前赴后继的拓荒。

比如第一位开创心血管介入的医生,其实最初是拿自己做实验,拿着一根导尿管插进了自己的身体,并且顺着静脉一直推到了心脏的位置。

第一位做腹腔镜手术的医生,源于一次异想天开的实验。

他以牺牲自己职业生涯的风险为代价,最终开创了后世无数人受益的微创手术。

......

除了用这些丰富的史料串联起整个灿若星河的外科医学史,片中还反复论证了一个问题:

医学为什么而诞生?

医学的缘起最初不完全是理性的科学,而是体现了一种浓浓的人文关怀——

“千百年前,出于人类救助人类的本能愿望,医学诞生。

医学的伟大,医生的荣光时刻,最终都体现在救“人”身上。

片中除了展现医学进程的艰辛和悲惨,但也更不乏令人感到温暖和振奋的故事。

美国黑人小男孩哈维,在2岁时因为严重感染失去了四肢。

但哈维很坚强,几年时间,他已经习惯了用假肢行走甚至奔跑,学会了用小臂吃饭、打字、游戏。

不过尽管如此,能拥有一双真正的手,依然是哈维从小的梦想。

于是到了2015年,哈维已经8岁,也许是上天眷顾,他终于获得了一个各方面都合适的供体。

但双手移植手术牵扯到骨骼、神经、肌肉和皮肤等等,手术的难度之大令人难以想象,这次实验同样是一场疯狂的冒险。

最终,经过手术台上10个小时的奋战,手术顺利完成。

哈维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例实现双手移植的病人。

在已经截肢了六年的手臂上,重现装上鲜活的双手......

如果说这个故事充满了医学不可思议的想象力和无以伦比的美,那下面这个故事,则饱含了医学和医生的悲悯心。

医学不是万能的,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认知。

当病人的病情已经突破了现有医学的边界时,我们需要的,就是对病人生命与人格的尊重。

研讨室内,十几位医生正在讨论着64岁的病人洛红的病情。

不过他们讨论的主题,并不是如何治愈洛红,而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尽可能地减轻她的痛苦。

洛红患有恶性软组织纤维瘤,已经经历了数次手术和30多次放疗,但让所有人绝望的是,肿瘤依然再次复发并往全身扩散。

洛红本人也决定放弃。

此后,医生的工作就分成了两部分,一边是身体治疗,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就是心理辅导。

有一句对话让人印象深刻,洛红躺在穿上眼含热泪,她说唯一的遗憾是怕自己走了,没人照顾老伴。

医生依偎在床边,语气柔和,眼神真诚,她问洛红的老伴会不会这么想,然后告诉洛红:他摇头了。

这位医生其实还有一句没说出来——你可以放心走。

让医生说的这样的话是需要勇气的,勇气的来源则来自于悲悯心。

医学没有尽头,科技会有局限。

赶走病魔挽救生命,是一场人与自身的博弈,是一场人与上帝的漫长鏖战。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再次重温医学诞生的来由——

“千百年前,出于人类救助人类的本能愿望,医学诞生。

医学的诞生,是因为人类救助人类的本能愿望。

片中还有一句话说的极好,“我们从茹毛饮血的时代一路走来,科学的探索,还远未达到终点。

的确,科学的探索还远未达到终点。

同时在医学的进程中,人类散发出来的人性之光和悲悯之心,也永远不会走到终点。

因为人类在追求爱、自由、幸福这些事上,从来不会停下脚步。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