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速递】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前化疗后手术切除的预后预测模型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8-13

   问:想了解肠癌肝转移领域最新进展吗?

          想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些进展吗?

   答:请关注 “北大肿瘤肝胆外一”!

         您的关注和转发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北大肿瘤肝胆外一

pkucancerhpb

结直肠癌肝转移最新进展

长按二维码关注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外一科出诊信息

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前化疗后手术切除的

预后预测模型:

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相关背景

    由于术前化疗以及外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能够有机会获得改善预后的机会。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术前化疗中获益。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Nomogram的方法预测经过术前化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能否通过手术切除获得改善无病生存时间的机会。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设计了本多中心回顾研究,旨在探索建立术前化疗后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预测模型。研究于2019年6月在线发表在欧洲肿瘤外科杂志EJSO(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邢宝才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李宇红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本文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外一科刘伟主治医师及王崑教授。

本文作者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  刘伟主治医师

研究方法

      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0-2017年间经过术前化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包括转化治疗及新辅助化疗),再行手术切除的临床病理资料以及预后资料。首先将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Cox回归分析。其次是建立nomogram模型,采用一致性检验,绘制生存曲线以及标准曲线,并采用验证组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

 

主要研究结果

      共56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建模组447例,验证组117例。

 △ 一般临床资料

      全组患者术后 1, 3, 5年DFS分别是 42.6%,27.1%和23.2%。术后1, 3, 5年OS分别是92.1%,55.8% 和41.4%。经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原发灶淋巴结阳性,肿瘤直径>5cm,一线化疗后肿瘤直径增大(包括SD增大和PD),RAS基因突变以及多发病灶均是影响DFS的不良预后因素。

 △ 多因素分析

      根据Cox回归模型,将上述5个临床危险因素纳入Nomogram模型:原发灶淋巴结阳性(6分),肿瘤数目>1(10分),一线化疗期间疾病进展(5分),肿瘤直径>5cm(8分),RAS基因突变(5分)(Figure 1)。

 △ Nomogram模型

  该模型一致性检验0.67(Figure 2a/2b/2c)。

 △ Figure 2a/2b/2c

      外部验证是0.77(Figure 3a/3b/3c)。该模型显示,预测效果与实际曲线相近。

 △ Figure 3a/3b/3c

 

讨论

      通过本研究发现,在众多影响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中,每个因素的权重并不相同,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危险因素进行了可视化的量表评分,明确了经过术前化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能否通过手术获益。为我们今后在临床中进一步细分患者人群,规划患者的生存目标,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计划提供了帮助。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可以发现,结合本研究的结果,一部分在Nomogram系统中评分高的患者通过化疗获得了了肝切除的机会,尽管通过肝切除获得治愈的机会很低,但肝切除仍然能最大程度上的延长他们的生存

——通讯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