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医基础理论

 蒙古医药 2019-08-13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是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的理论基础。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从太极图的形象上,大体可以说明其重要意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布五行,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阴阳是对立统一、相互平衡、相互转化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人体而言,功能活动为阳,营养物质为阴;上身为阳,下身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表为阳,里为阴;腑为阳,脏为阴等等。

蒙医药学有“两五”学说,一种是源于古印度哲学的五源学说,另一种是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五行学说。


五源学说是把世界的本质归属于土、水、火、气、空间;并根据其属性、功能和作用机理归纳或类比人体三元、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等,广泛应用于蒙医学领域。详见附表:

五源

三元

五脏

六腑

属性

功能

五官

五觉

作用/滋味/功能/主治

痰元

坚固稳重

肉骨白脉

嗅觉

健康生长/涩甘酸/增长身体,

坚固肢体,强化组织/气病

膀胱

湿

滋养润泽

脑髓津液

味觉

滋润营养/苦甘咸/

柔润肌肤/胆病

胆元

增温成熟

体温黑脉

视觉

成熟睿智/辛酸咸/增温,

消食,明色/痰病

气元

大肠

运动发育

气息皮肤

皮肤

触觉

发育/苦辛涩/增强体质,

输送营养/痰胆病


小肠

空虚

存在空间

空隙孔窍

听觉

提供机体成长空间

五源俱全


精血之府



生成精卵

精囊卵巢



三元合病

五行是指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归属五行,由此形成相生、相克的复杂运动和变化。

从五行生克图上,大致可以说明其运动规律:母子相生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友敌相克有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总之,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如果发生太过或不及的生克,则有相乘与相侮。

木具生发、条达之性,火具炎热、向上之性,土具生化万物之性,金具肃杀、清静之性,水具寒冷、向下之性。对人体而言,心与小肠属火、肺与大肠属金、肝胆属木、脾胃属土、肾与膀胱属水等。

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奥义无穷,不作拓展……

三元、七质理论

人体是气(赫依)、胆(协日)、痰(巴达干)三元相对平衡支配的统一整体。其中,气元为主导,统领胆元、痰元进行分化清浊,营养七质,排除三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男女交媾,精卵结合,成胎于母体,且不断的通过脐带“三脉”营养发育。其中,主脉居中生养气元,阳脉居右生养胆元,阴脉居左生养痰元,发生人体三元。

 

人体在先天三元以及后天饮食起居、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育成为气元质、胆元质、痰元质、气胆质、气痰质、胆痰质、气胆痰复合质等七种形体:

气质人,体瘦形小,面黄肤燥,多言少眠,敏捷好动,喜暖。

胆质人,形实体壮,肌肉发达,善热多汗,思维丰富,喜凉。

痰质人,体丰形胖,皮嫩肤白,肢冷多眠,心宽和蔼,喜用素食。

复合质兼而有之。年幼少儿偏痰质,青壮年偏胆质,年迈老人偏气质,因其形体差异也易发生相应疾病。

一、气元是支配人体机能活动的能动物质

先天气元以腰肾为根本,常行于心、肾、脉道、孔窍、大肠等,以脐为界主居下焦,其性轻扬、糙涩、凉爽、微细、坚硬、动荡,如地气升腾,温养七质、五脏六腑。具有维持生命活动,推动血液循环,司理呼吸,分解饮食,输送营养,排除糟粕,增强体质,通利五官,保持意识清晰,支配肢体活动、功能反射等作用。分为五类:上行气元居胸中,行于口鼻咽喉,鼓动心肺,纳气营血;清下气元居会阴,行于肠腹、膀胱及精血之府,排泄废浊,生发天癸;调火气元在胃消化水谷;普行气元自心走脉,推动血行;司命气元存在于命脉和头脑精明之府,保持意识清晰,思维敏捷;总之,各在其位,各司其职。

脑有13条“白脉”联络脏腑——气脉有四、两条分左右二路走行至第七颈椎与心相连,两条行至第四腰椎与小肠相连;胆脉有四、分别与肺、大肠、肝、胆相连;痰脉有四、分别与脾胃、肾及膀胱相连;气胆痰合脉有一、行至第十二胸椎处与精血之府相连。这些白脉寄养三元,管控脏腑,外应脊椎腧穴。

后天气元依赖饮食补给,脾胃属土,土生万物,故曰:胃为后天生化之根本。

二、七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物质,是清浊分化的产物

饮食进入胃中,通过胃火分清化浊,为饮食之清、饮食之浊;其浊入大肠则为大便,入膀胱则为小便,在清下气元作用下排出体外。其清经“传清脉”注入肝中,通过肝中变色胆元续化生血,血之浊入胆分化,其清为津液,经脉疏布全身,其浊为胆汁贮入胆中,终为大、小便之黄色。

胃火就是对胃中存在的消化胆元、调火气元、腐熟痰元而言,主要是指进行消化和吸收的消化胆元。气质人胃火不均衡而不耐风寒;脘腹健壮而不易下泻。胆质人胃火敏感而易饥渴;脘腹柔软而易下泻。痰质人胃火迟钝而耐燥热;脘腹均衡而耐饥渴。

组成人体的饮食之清、血、肉、脂、骨、髓、精血,称为“七质”。血之浊为胆汁,其清为肉;肉之浊为眼涎、为耳垢、为涕泪,其清为脂;脂之浊为汗,其清为骨;骨之浊为牙、甲、毛发,其清为髓;髓之浊为油腻物,其清为精血;精血之浊为精子、卵子,其清为精华物质。精华物质汇聚于心,补益先天之气元,令人精、气、神充沛旺盛,如此周而复始。

三、痰元是参与人体机能活动的液性物质

痰元以膈为界主居上焦,其性沉重、寒冷、肥腻、钝惰、柔软、稳固、黏稠,故此趋下,如云施雨,滋润脏腑百骸。具有维持人体生长发育,提高智能,增强耐力,润滑和加固关节,保持肌肤丰泽柔嫩的作用。亦分五类:根基痰元居胸中,生津主水;腐熟痰元在胃,研磨腐熟水谷;尝味痰元在舌品味;充实痰元在脑髓,明目聪耳;固合痰元存在于肢体各大小关节,加固和润滑关节活动。

胸处痰位,包容心肺,心属火,如日中天,阳光之暖,肺属金,吸纳清气,晴空气爽。

四、胆元是参与人体机能活动的热性物质

胆元位居膈脐之间,其性敏锐、温热、轻升、腥臭、泄泻、湿浊、油腻,故此炎上,温暖大地,生长万物。具有消化食物,增强食欲,运化清浊,保持体能,营养肌肤,提升智慧,坚强毅力的作用。亦分五类:消化胆元在胃,消化水谷;变色胆元在肝化生热血;观视胆元在目视物;明颜胆元在皮润肤;造作胆元在心,生谋略主胆识。

脘腹胆位,包括肝胆、脾胃,土木相安,恰似岁之风调雨顺,物之茂密昌盛。

如果,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使三元失去平衡,三元则成为病因三邪,引发七质、脏腑等发生病变。痰元阴寒,多致寒病,有形之痰宜祛之,无形之痰宜化之;胆元阳热,多致热病,有形之胆宜通之,无形之胆宜利之;气元虽为中性但病微寒,喜少火之温以化水气,且善行而数变,变化莫测,游走不定,亲和胆痰,而随其性,加重其病,可谓“万病之祸根”。

诊断、方药常识

一、诊断虽以望舌、验尿、切脉为要,但仍需望、闻、问、切四诊结合

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舌质淡白主气证体虚,红绛主血热,暗紫则主瘀血;舌苔白腻主痰()寒证,黄黑主胆()热证,干裂则主气证液枯。

验尿包括初期尿热时,观察色、味、气、沫等四项;中期尿温时,观察尿渣、浮皮两项;末期尿凉时,观察变化时间、变化规律、变化结果等三项;叫做“三期九项法”,现已少用。

正常尿液初期色微黄、味淡、气清、泡沫适中;中期尿渣均匀、浮皮薄白;末期随着降温热气散尽,悬浊物自外向里沉淀至微黄清澈。

诊脉常用“寸口诊法”,分为寸、关、尺三部,其临床意义大致为右寸候肺、颈、肩背,左寸候心、脑、神经,右关候脾胃、肛、肠、腹疾,左关候肝胆、经、带、乳疾,右尺候右肾(阳)、精血之府,生殖方面,左尺候左肾(阴)、膀胱尿道,泌尿方面。

传统蒙医学认为:病脉有十二种,洪、数、实、滑、弦和紧为热证脉象,沉、迟、虚、芤、微和弱为寒证脉象。

通过体察脉搏的深浅部位、快慢次数、气势强弱、形态特点和节律变化,来辨别病证。

1.浮脉:多主表证,也主气血虚弱。

2.沉脉:多主里证,也主寒痰气证。

3.迟(缓)脉:多主痰(元)寒证。

4.(洪)数脉:多主气(元)热证。

5.虚(弱)脉:多主肾寒气,主虚证。

6.实(硬)脉:多主肝血热,主实证。

7.微(散)脉:多主气痰寒证,也主聚合、痞积、水肿等痼疾。

8.滑脉:多主痰热、食积;育龄妇女无病脉滑是妊娠。

9.(细)涩脉:多主气滞血瘀、黄水病,脉道病。

10.弦(紧)脉:多主胆热证,也主伤痛。

11.止(结、代、促)脉:多主心气衰竭。

上述诸脉多相兼而现,是病则为其脉所主病证的综合体现。如左关弦长,右关滑实,其他皆弱者,此人平素体虚,今怒动肝火,痰食停胃,用药不仅利胆(元)以降肝火、化痰(元)以健脾胃,而且平和气(元)兼顾体虚。脉神章:独之为义,有部位之独也,有脏气之独也,有脉体之独也……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则流散无穷。

二、方药理论包括五源、六味、二力、八性、十七效能等,临床应用以药味、药性为主

人体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对人体是整体的作用,人体对外界环境也是整体的反应,其体内三元也随自然界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肝胆及“血”旺于春季,心与小肠及“气”旺于夏季,肺与大肠及“胆”旺于秋季,肾与膀胱及“痰”旺于冬季。

饮食、药物之味,起居、疗术之性同样生养或克损人体三元。

甘味含土、水,克气胆,生痰元。

酸味含火、土,克气痰,生胆元。

咸味含水、火,克气痰,生胆元。

辛味含火、气,克气痰,生胆元。

涩味含土、气,克胆元,生气痰。

苦味含水、气,克胆元,生气痰。

有温、热、寒、凉、平、软、糙、重、轻、腻、淡、固、动、钝、锐、稀、燥十七效能,药物十七效能克制三元二十性质附表:

三元(五源)

性质

效能

气(气)

糙涩

轻扬

微细

坚硬

动荡

胆(火)

油腻

敏锐

轻升

腥臭

湿浊

泄泻

痰(土、水)

黄水

肥腻

沉重

钝惰

柔软

黏稠

稳固

药物重、腻、寒、钝、轻、糙、热、锐等八性寓于十七效能中。

有寒、热二力,热力药多产于温热地带或生长于向阳面;寒力药多产于寒凉地带或生长于背阳面。

早晚气候相对寒凉,助长气、痰,宜用温热方药,主治气、痰疾病;中午温热,胆、血旺盛,宜用寒凉方药,主治胆、血疾病;临睡前宜用剧、毒、麻、镇静类和治疗黄水病、疫虫病方药,以减轻不良反应。

方剂一般由二味以上的数味药物组成,是应用单味药治疗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蒙药临床治疗的根本原则也是辨证施治。药物组成也分主、辅、加味、药引子,按气味、性能配方。习惯用成药方剂,单味药引子等。

蒙成药剂型有汤剂(煎散)、散剂、丸剂、膏剂、酒剂、油剂、灰剂、搅合剂、草药剂及金石合剂等。

(一)汤剂(煎散):按着规定处方研为粗末,备用。煎汤去渣取汁服用,或沸水沏服。汤剂因其吸收较快,故一些急症及发病初期,多用汤剂治疗。如“查干汤”(青木香15g,苦参12g,钩藤9g,良姜6g,每用3-5g水煎服),治疗感冒,头痛,温病初期均有良好效用。

(二)散剂:是将药物按配方配制研成细粉,混合均匀,寒凉药加冰糖适量;温热药加红糖适量,备用。白开水或药引子送服。散剂有内服与外用两种。并有制作简单、便于携带、服用方便、节约药材、不易变质等优点。应用较广,但吸收较汤剂为慢。

(三)丸剂:将药物按处方配齐,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以蜜、水或面糊、药汁等赋形剂制成药丸。一般为黄豆或绿豆大小的颗粒,外用朱砂或银朱研细粉挂衣,晾干贮藏备用。多用于身体虚弱的慢性疾病,以及某些不适宜用峻猛药者。此外,丹剂中有内服、外用两种,若为金属化合物炼制而成的,一般用于顽症、痼疾等。

(四)膏剂:本剂分内服膏剂和外用药膏两种,内服膏剂又分流浸膏、浸膏(干浸膏和稠浸膏)及煎膏剂(膏滋)。外用药膏分硬膏药和软膏药。如:沙棘膏、文冠木膏、益母草膏等。

(五)酒剂:以酒为溶媒,浸取药材中有效成份,所得的浸出液供内服或外用。此剂多用于体虚补养,风湿疼痛及跌打损伤和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如沙棘酒、手掌参酒等。

(六)油剂:先将药材精选,加工炮制处理后,按处方调配、浸煮、浓缩到一定程度,按比例加鲜牛奶溶合,并加一定量的奶油、蜂蜜、蔗糖、白糖等,浓缩到无水分,呈现油亮光泽、红黑透明或黄黑透明时,即成油剂,密闭于瓷器内贮藏备用。一般用于老人、妇女、体虚者的浮肿、湿痹、肾虚等。

(七)灰剂:冷寒痼疾经久不愈则用灰剂治疗为妥。分为急、中、缓三种配剂,根据病情选择使用。

(八)搅合剂:按处方调配,研细粉,混合均匀,逐渐加入适量炼蜜、奶油、红糖、冰糖等,反复搅拌而制成,密闭于瓷器内贮藏备用。此剂分为温热、寒凉两大类型。一般用于迁延性、虚弱性疾病,对妇科、五官科、老年病应用较多,而且服用方便。

(九)草药剂:是因地制宜地采集野生药草,将单味或数味煎汤服用。或将采用的药草置于清洁凉爽通风处阴干、制成粗末,煎汤给患者服用。这种原始的剂型叫做草药剂。一般用于温热病和外感病的治疗。

(十)金石剂:亦称珍宝剂。它以珍宝类药物,如金、银、珍珠、珊瑚、松石等以及金属矿物类药物,如铁屑、红铜灰、寒水石、硼砂、水银、硫黄、章丹等药品为主药,适当配合动、植物药而制成的化合剂。本剂的特点是毒性较强,用量较少,药效持久,吸收缓慢。本剂一般应用于经多次一般药物治疗无效者,且中病即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