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笔的那刻,我有点恍惚,如此直面抑郁症,还真是头一次。 我与抑郁症相处了10年,也对抗过,但是难分胜负。 它给我带来了很多伤害: 比如焦虑,严重的时候,半个身子都是麻的,还会出现间歇性失忆。 我复发过3次,这期间自杀过4回,有3次是因为怕疼,1次是去了医院抢救。 我深知,对每个患上抑郁症的人来说,活着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 抑郁让我觉得 这个世界的一切美好与我无关 起初患上抑郁的时候,是高一那年,因家庭重创。 那时我16岁,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只是每天不想起床上课,不想跟同学说话。 同时伴随着,身体感知能力下降,吃饭无味,冷热不知。 我的身体开始慢慢失控,一度怀疑是得了不治之症,才会让自己如此不开心。 我不敢告诉家人,因为我怕,在爸妈乱成一锅粥的时候,我再去“添乱”。
有很多人都在跟我说: 这个世界还是很美好的,有我爱喝的可乐,还有我喜欢的猫...... 但是,我觉得,这个世界的一切美好都不属于我,仿佛我就应该在黑暗的角落里坐着,一个人待着。 我也尝试过融入一个充满快乐的集体,就算是短暂麻痹,先尝尝快乐的感觉再说。 但最后都是退缩了,因为那种肆无忌惮的欢愉,跟我心底的沉重形成了强烈反差,即使我在快乐中,却无法感受快乐。 我记得,有一次妈妈察觉到了我的“不开心”,她很着急,一直追问我是不是有什么事发生。 我无法回答,因为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开心”。 因为我的沉默,妈妈打了我,她说:
我也在想,是啊,家里即使经历了很大的挫折,但是我却没有因此受到影响,那一刻,我觉得,我再也无法承担那些美好。 脑海中浮现这么一句话: “如果我离开了这个世界,会不会对大家都好一点?”
最糟糕的不是抑郁 而是周围人不理解的声音 其实最令我感到窒息的并不是这些躯体上的反应,而是周遭的不理解。 这种不理解,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是致命的。 最严重的时候,我被迫休学,妈妈带我去医院看了心内科、消化科,她坚信我是身体生了病。 至今让我难忘的,是心内科的那位医生,他在看过我的检查报告后,问我: “是不是经历了不好的事?” 我的眼泪一下就决堤了,在爸妈拉着我辗转于各个门诊后,终于有人能懂。 医生建议我爸妈带我去心理科,但是却被妈妈一句话驳回:“她只是叛逆期到了。”
在我心里,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都无法抓住,很无助,只能任由妈妈骂着我,说我不省心。 我有找过最好的朋友倾诉,一次两次,还能耐心倾听,但是时间久了,他们会不耐烦:
其实我不害怕承受那些因抑郁而痛苦的日日夜夜,我最怕的是,没有一个人说,我懂你的难过。 那时候,我一度觉得自己是扫把星,不管是在父母还是朋友面前,我头顶的那团乌云都会破坏气氛,让人厌烦。 索性,我把抑郁慢慢藏了起来,只是不想再听到那些充斥着质疑和不理解的声音。 从那时起,我学会戴起面具,人前一副嘻嘻哈哈的样子,人后却把头埋进被子里哭。 只因周围的不理解,让我像极了一个小丑,滑稽的遮盖着抑郁的真相。 抑郁反反复复 活着的每一秒都很累 当我学会掩饰后,似乎和健康的人无异了,连我自己都一度以为,我是不是好了? 对生活多了几分期待,也能感受到些许的快乐,但是那种有气无力的感觉,还是隐隐约约。 终于,还是没有阻挡得了它的复发,而且来的更加猛烈。 起初,我只是觉得因为琐事而不开心。 但是后来,我察觉到,那种逐渐丧失活力的熟悉的感觉,仿佛在看着自己慢慢的“死去”。 不巧的是,那次的复发赶上毕业季,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参加很多场同学聚会。 可是我只想把自己关在家里,一个人对着墙壁发呆,也好过淹没在一群人的欢声笑语中。
我不知道自己在恐惧什么? 害怕成为大家眼中的异类? 或者害怕在他们快乐的衬托下,我就显得更落寞? 种种的想法笼罩着我,让我不得不中途以身体不舒服为借口回家了,躲在闷热的被窝里,我才感觉放松下来。 其实不是没有努力过,我每天早晨起来都会给自己“打鸡血”,假装已经“痊愈”了。 但是,这种错觉持续不了多久,又陷入了无止尽的黑暗。 这样的反复,让我觉得很累,就像抵抗力差的人,动不动就感冒、高烧,活着对我来说简直就是负重前行。 抑郁让我变成了另一个人 在每天喘不过气的生活下,我变成了一个人。 抑郁给我带来最大的改变就是:敏感。 敏感让人控制不住胡思乱想。 记得有次,爸妈在客厅聊天,不经意间听到了我的名字,当时的感觉,就像是触电一般,浑身僵住。 当时我的脑袋里有很多想法:
这种想法一直折磨我,看到爸妈的脸上没有笑容,我就会又一次胡思乱想。 敏感让人害怕与人交流。 那一阵,我没有办法跟人正常交流,因为我会焦虑。 我害怕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后,看不到别人认可的表情,或者得不到回馈,这对我来说,简直太打击了。 这种恐惧,蔓延到工作中,每次开会,我的脸都会通红,害怕讲话,就算脑子里有好的方案,我也会咽到肚子里。
我把自己搞得一团糟,感觉身边的所有人都不想搭理我,毕竟,谁都不喜欢接近负能量,不是吗? 所以那几年,我一直都是独来独往,变得自闭、孤僻。 爸妈会被我搞得很累,他们不知该拿我怎么办。 其实我知道,好几次,妈妈偷偷哭过,她不能理解,但是会为我心疼,这样,也会让我更加难过。 因为我不想成为家人的负担。 抑郁的突破口 不是解脱,而是力量 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念头在脑子里钻出来:解脱。 但是那几次“自杀”的体验真的太不好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快点脱离苦海。 甚至,我在论坛里搜索了“一百种自杀的方法”。 无意间,我看到同样“寻死”的一篇帖子,那个女孩的话,句句刺痛人心,我至今难忘:
下面的留言高达上万,大家都在安慰着这个无助的女孩。 然而这个女孩没有回复任何人的安慰,唯独回复了一位心理咨询师。 那位心理咨询师的留言是:你只是情绪感冒,吃对药,就会恢复。 这句话也被我深深记住了,我点开他的头像,私信他,寻找治愈自己的“药方”。 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改变我一生的心理学。
我开始了解到,我不是无法拯救自己,只是我没有意识到,我的情绪生了病。 我也慢慢接受了,因为情绪感冒而产生的“症状”,比如敏感和自闭。 在跨出接纳自己的第一步后,我卸下了一块压在背后的石头,瞬间感觉轻松了,那些长期压抑在胸口的苦涩,也逐渐释放。 但是,偶尔还会有一瞬间不小心踏入了黑暗中,比如:
我很恐惧,就像感冒恢复的时候,咽痛鼻塞的症状都减轻了,但是突然发了高烧。 我打电话求助了我的心理咨询师,他对我说:“请允许自己有一段时间的‘康复期’。”
这句话,柔软且有力量,让我很快就放松下来,就好像走了很远的路,终于躺在了一张软软的床上。 其实,那些曾经和我一样在论坛上“寻死”的人,只不过是在寻找一个让自己解脱的方法。 但是,我们真正寻找的,只不过是让自己活过来的力量。 不放弃,就永远有希望 抑郁的反面,不是开心,而是活力。 记得那段茶饭不思的日子,其实胃已经饿到干瘪了,但是总觉得:
同样的,也会觉得与人交流好麻烦,好累,于是好几次预约好的诊疗都错过了。 后来,我意识到我的身体和大脑是“电量不足”的状态,先停止过度消耗自己。 也就是说,不要在抑郁最严重的时候,做一些看似积极的事情,这样其实是内耗。 我停止了一切自我内耗的活动,对自己的耐心一天比一天多起来。 值得庆幸的是,我始终没有放弃。
这一路走来,我尝试过很多种方法,也曾每天服药,也曾在咨询室里痛哭发泄,但是最终,将我从万丈深渊拉起的就只有:接纳和坚持。 希望并不一定来自于外界,更多的是源于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坚守。
相信每个身处抑郁的人,并不会轻易放弃,只是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帮助自己。 绝望的时候,不要放弃努力活着的念头,因为只要迈过这个坎儿,你就能绝处逢生。 我用了10年对抗抑郁,最终学会跟它和平相处,但是对于更多目前处于抑郁状态的人来说,你们只需要21天。 如果你现在已经抑郁,或者在抑郁中反反复复,请不要放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