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道德经》第二章

 涵敬斋 2019-08-13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读《道德经》第二章

上为《道德经》第二章。

那这一章是什么意思呢?通译如下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相伴而成,长和短彼此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相互应和,前和后彼此相随——这是自然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干涉他们,也不将之据为己有,有所施为,也不强加自己的意志与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也就没有失去。”

解读《道德经》第二章

小道认为在这一章,道祖阐述了他的辩证看法,并给他的“无为”下了定义。

天下人都知道美的事物之为美的标准是什么,那么相反的丑的标准和丑的事物同时也被确定下来了;

人们都知道善的意义是什么,那么与之相对的恶,其内涵和定义也就被确定和完成了,而同时也就有恶行发生的根据。

解读《道德经》第二章

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是后者通过比较,逐渐转换,为前者的出现提供基础。

也可以说,后者是前者产生的根源。这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一个基础,一个根源。

解读《道德经》第二章

圣人做事情以符合大道为基础,有时看似毫无作为,但总能在自然而然中,让所有的人都会认同圣人的做法。

想要看懂圣人所做的“无为之事”,需要明白自然规律,圣人也不言语,只是让人去感悟。

解读《道德经》第二章

自然生育万物,不将万物视为己有,万物生生不息,自然也不依赖万物。万物繁衍繁荣,自然也不将之视为自己的功劳,将之占有。

如此,万物也不会背离自然,两者才能永恒存有。圣人亦是如此,在世俗中不占有东西,不把持高位,不居功,不将自己的意愿加给他人,行不言之教。

解读《道德经》第二章

而能做到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历朝历代,乱臣贼子们出于对功名利禄的贪恋之心,扰乱纲纪,少有善终。英雄豪杰中,也难有抵御诱惑,功成身退者。

所以圣人不被繁杂的世态所困扰,不因富贵荣华而扰乱心神,抱“道”而行。

“处无为之事”,从容有度“行不言之教”,顺势利导,不被名利所困,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保持平常心态,面对诱惑一笑置之,方可成道。

觉得此文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可做随喜功德,对本文赞赏、转发、点赞、留言。如此也能让更多人看到此文,也是广结善缘,广施善心。

福生无量天尊

慈悲

解读《道德经》第二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