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认为一些学校要求教师一天4签到有必要吗?为什么?

 后龙山清水煮石 2019-08-13

想起一句话:一流校长抓文化,二流校长抓成绩,三流校长抓考勤。

虽是笑谈,却有一定道理。

大多数县市区都有这样一所学校——历史悠久、名师辈出、教学质量过硬,培养人才无数。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多年后仍对母校怀有深厚感情。真正做到了“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这样的学校,注重文化建设,秉承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爱岗敬业,学生勤奋努力。这样的学校,都少不了一批德高望重的老校长,学校的优良传统,在他们手中打造和传承。

老师调入这样的学校,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自我道德高求和专业业标准,即所谓,“不待扬鞭自奋蹄”。这就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力量,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流校长抓成绩,很好理解。以结果为导向,以绩效管理为手段,重奖重罚,亦能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在学校财务充足且有较大自主权的时候,用这招,既能名利双收,学校管理也井井有条。

三流校长抓考勤,往往发生在那些校长无法驾驭住局面的学校。老教师倚老卖老,中年教师恃才而傲,年轻教师吊儿郎当。校长眼界心胸都狭窄,既无容人之量,又舍不得花钱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整天气急败坏发脾气,买来考勤机试图把老师们圈住。

以上三者,高下立判。

要求教师一天4次签到,能不能有效管住老师、管理好学校?用事实说话:

某校,教职员工百余人,一直采取办公室主任查勤的方式管理教师考勤。因为学校有较好的传统,老师们都很自觉,有事必请假,考勤可以做到人性化管理,相安无事。

后出现指纹考勤机,觉得是个好东西,遂安装一个在门卫室。结果,反给了一些人钻了空子,按了指纹后转身就走,临近下班时再来按一次。考勤机上显示坐班到位,人却没在学校。

有些聪明的教师,从某宝买来制作硅胶指纹的设备,给自己的手指做了个模具,相互之间代签到。

不久出现面部识别考勤机,指纹模具失效,但只签到不坐班的弊病仍在。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管理者又想出办法,要求一天签四次,并对时间段作出规定,将一天八小时均匀切分。这样,教师即使想签完到后离校,也没有意义。与此同时,在签到处安装监控摄像头,监视器放在校长办公室,哪些人中途离校,全在校长掌控之中。

于是,老师们被彻底锁死校内。校长的“管理”成功。

但是,教书育人,是要用心才能做到的工作,锁住老师们的身,却未必能锁住老师们的心。教师坐班,是天经地义的,这件事,原本不必大张旗鼓进行防范。

很简单,学校的工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师们难道敢把课丢着不管,离校去做私事?即使偶尔外出,也必自己调好课。只要不影响工作,何必管得太细?

当然,对于那些工作马虎塞责,没事也爱往外溜的老师,需要约束。校长可以个别谈话,敲打敲打,就会有效。

每天签到4次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1、考勤公示时,老师们睁大眼睛对比,发现某些管理人员经常缺勤的秘密,校长无法解释。下次公示之前,先抹去管理人员缺勤的记录,偏有用心的老师,平时偷偷记录了他们的坐班情况,公示时拿出来比对,搞得学校管理层灰头土脸。

2、坐够了八小时,有些教师下班后,不再接受学校任何工作安排,不家访,不接家长电话。理由很充足——私人时间,请勿打扰。

3、教师不主动发现学生潜在问题,工作浮浅。


说到底,管理者的立场很重要。是把教师当作事业伙伴看待,还是当作统治对象对待。前者,可以上下一心,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根本无须在考勤管理上耗费多少精力。而后者,却需要与教师斗志斗勇,即使赢得了表面的胜利,也无法赢得人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世事莫不如此,学校也是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