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时, 豪情壮志说要好好学习, 然而,一大堆书 只翻开了第一本的第一页……
时间在看我爱豆的时候渐渐流逝了; 时间在我打游戏的时候如白驹过隙; 时间在我和朋友出去浪的时候离我远去; …… 作业总是拖到最后才连夜赶工。 近日,Oxford Academic旗下的《社会认知与情感神经科学》期刊(Soc Cogn Affect Neurosci)公布了一项来自德国的研究,尝试从基因层面解释“拖延症”的问题,研究认为拖延症相关的控制通路与大脑中的多巴胺释放有关。在这篇研究当中,来自德国波鸿大学的Erhan Genc等人称找到了影响释放多巴胺的TH基因,TH基因的差异会影响多巴胺的分泌量,多巴胺分泌略多的人更容易做事拖延。研究者认为,拖延症是因为缺乏必要的控制自己认知、动机和情绪的能力,受到干扰而分散注意力,才导致主动推迟应做事项。因此,他们募集了278名身体健康、平均年龄为24岁的受试者,其中包括143名男性和135名女性。对他们进行了拖延症评估以及基因分析和多巴胺水平分析。分析结果发现,有拖延症的个体,其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即TH基因表达的水平与无拖延症的个体有区别。这种TH基因的差异造就了双方多巴胺水平的差异,从而在双方处理问题和做事的流程中出现生理差别。高水平的多巴胺分泌会增加拖延症的倾向。同时,TH基因表达差异与拖延症的关联在女性当中更为显著。研究者推测,这可能与雌激素有关。8、若你是一个女生,你妒忌另一名女同学的最可能理由是?9、如果你是老师,学生犯了哪一个错误,你会想发火?你现在绝对是拖延症的晚期,你总是感觉自己好像很忙呢,但都是忙着做与正事无关的事情。本来要写作业的,结果去刷了微博,看了网页,玩了游戏,聊了QQ……你现在的情况,是拖延中期,学习越多你越不想做,越少也不想做,想积攒了一定的程度再做,实际上是根本没有去完成。你的拖延中期,很快也会到晚期的。但是还有得救,至少你自己也在痛苦于自己的拖延症,觉得自己还能抢救一下。现在的你,与期说是有拖延症,不如说你有一些神经质的倾向,对于一些事情,也有一些完美主义,马马虎虎又不肯交差,但是如果要完全做好来,必定会拖延。而且由于追求完美,难免就会抓狂,不仅逼得自己抓狂,也会逼得别人抓狂。但是还好,你不是懒惰,所以别人对你还算放松要求配合于你。不知道你们已经到了拖延症几级,不过不用担心!今天学习哥化身老中医为各位拖延症患者把脉开药方!

不必总是考虑各种长期计划,先争取充分利用眼前的五分钟,不要一再推迟可以给你带来愉快的那些活动。 认真审视你的当下,找出你目前回避的各种事情,并且从现在起逐步消除自己的畏惧心理。拖延时间意味着在当下为将来的事情而忧虑。如果你把将来的事情转变为当下,这种忧虑心理必然会消失。 2、每天先完成你认为困难的事情,鼓起勇气去突破自己 在采取实际行动之后,你会发现拖延时间毫无必要,在实际学习中会逐步打消自己的各种顾虑,最棘手的事情已经解决,剩下的工作你会轻松愉快地完成。
去干一两件你一向回避的事情,不要再强迫自己做好,因为做才是关键所在。不要被完美心态所束缚,力求完美只不过是对于当前任务的恐惧,一个勇敢的行动可以消除各种恐惧心理。 给重要的任务订出完成的具体时间。在执行的过程中,注意追踪任务的完成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被其它琐事干扰。 假设你还有六个月的时间可活,你还会做目前所做的事吗?如果不会,现在就去做你最紧迫、最需要做的事情。相对而言,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不应在任何方面拖延时间。 将“我希望事情会得到解决”改为“我要努力解决这件事” 将“但愿我心情会好一些”改为“我要做些事情,保持心情愉快” 将“或许问题不大”改为“我要保证没有问题” 和家人制定一项协议,明确提出你想做却一直拖延的事情:一同打场球、出去吃顿饭、看场戏……大家各执一份,并且规定违约时间将受到的惩罚。你会发现这种办法很有效,而且你本人也可以从这些活动中得到乐趣。 不要怨天尤人,积极行动时,你会发现克服拖延症的正能量是被制造的。不要总因拖延时间而忧心忡忡,并为此陷入惰性,应该努力消除这一行为,不要做希望家、幻想家或评论家,要做实干家。 可以是书房,把门关上,贴上“请勿打扰”的牌子,把你手上的手机/pad/kindle/游戏机通通都关闭了,好好的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情,对了,如果不用电脑就把网线拔了。个人的努力有时候需要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如果你想努力奋斗学点东西的话,推荐像大多数高考的小伙伴一样,经常去图书馆学习 ,这些地方一般都有一种凝重的杀气,让人不敢轻松懈怠下来。或者你身边有一个比你拼命许多的小伙伴,那么,请天天待在他的身边。拥有拖延症的人最讨厌或者最不习惯的就是定计划,他们普遍认为计划没有变化快,计划没有什么卵用。事实上,计划会让你的生活井井有条。为什么拖延症患者会那么质疑计划的有效性,因为他们往往会认为把日程表排得满满都是学习就是个好计划 (可是臣妾做不到还是不做计划了吧),事实上错了,会制定计划的人一定会有效的安排学习和休闲的时间,而不是一味的只知道学习。拥有拖延症的人情商普遍有待提高,别不服气,拖延症会让人控制不了自己理性的思维,同时也克服不了拖延的恐慌。从自我的各种情绪里抽离出来吧,直接开始动手做一件你想去提高自己的事情,只要开始做,哪怕只做了一点点,拖延焦虑就会减少,信心就会逐步恢复。把大的目标分割成小的任务(task),分重点,分时段,与其他事交替进行着做,单一时段只做一件事情,多时段可以切换事情来做。至于确定目标和目标分解SMART原则就不用啰嗦了。“21天习惯定理”大家都有听说过吧,确实,有些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不如借由以上几点慢慢变成自己生活习惯的一部分,比如早起,一旦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身心会自发像吃饭睡觉一样习惯去做,就无所谓坚持不坚持,拖延不拖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