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哲学君
来源:哲学人生网(ID:zxrsnet) 世上父母有两种,一种成为孩子一生崇敬的榜样。 一种让孩子明白,永远不要活得像父母那样。 成为孩子榜样的父母,各有过人之处;而那些不被认可的父母,都做了同一件事:养而不教。养而不教,为悲 最近,18岁网红获刑8年,频被顶上热搜,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没有人是赢家。 2018年2月,18岁网红“小辣椒”怀疑被人抄袭自己原创的“社会摇”舞步。 召集百余人与对方组织的20余人互殴,双方持有钢管、砍刀,并互扔自制爆炸物。 案件宣判后,主犯小辣椒获刑8年,其他被告人被判决有期徒刑两年三个月至六年不等。 在大众叫嚣“小辣椒”无知、张狂的背后,我们更应该关注她残缺的家庭。 “小辣椒”的母亲在她11岁的时候,便出走了,原因是母亲难以忍受父亲长期的家暴。  她跟父亲几乎已经断了联系,母亲去了另一个城市,鲜少见面与交流。她对母亲充满了矛盾。一方面她抱怨母亲抛下了自己,另一方面她又渴望从母亲那里得到爱。爱和恨,本来就是并蒂而生,重要的是,有没有人愿意让步,主动化解所有的矛盾。“有时候我们审理的是未成年人,实际上在审父母,你懂吗?他如果在家庭里面缺失什么,他肯定会在外面找什么!”如果她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在最该被需要呵护的关爱的年纪里,被爱和陪伴包围。18岁花一样的年纪,等待她的却是冰冷的手铐。 面对孩子的无知和叛逆,逃避问题,终究是作为父母,责任感的严重缺失。养而不教,为惰 如果亲子关系像恋爱关系一样是双向选择的话,会有很多人选择分手。《少年说》里,有个小男孩对父母的喊话引起一大波人的共鸣。 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地方,什么样的时间,当自己每次抬起头来看父母的时候,父母总是目不转睛地玩着手机。甚至父母为了图自己能够安静快乐的玩手机,还主动的拿手机给他玩。三言两语之后,小男孩哽咽了:我拜托你们放下手机,多陪陪我!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孩子就坐在你身边,而你却在玩手机。论语有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又何尝不是孩子的老师呢?这个世界上有为了孩子,甘愿停止工作的父母,也有为了应付孩子,逃避责任的父母。当一个又一个悲剧降临到孩子身上时,后者不断地控诉网络和社会,却从来没有反思自己,作为一个父母是否合格。其实教育孩子这个永恒的话题,千百年前,孔子已经给出了答案。养而不教,为恶 伊坂幸太郎有一句名言: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上半年大热的电影《何以为家》,击中了很多人的泪腺,大家纷纷感慨,能够健康长大,实属不易。 11岁的妹妹被卖给杂货店的老板,他愤怒离家,遇见同样命运坎坷的约纳斯母子。但生活依旧蹂躏着他,约纳斯的妈妈在获取非法证件时被抓了,赞恩得知妹妹去世后,将匕首捅向“妹夫”,也入狱了。 他说道:我希望大人听我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我听过最温柔的一句话是,“滚,狗娘养的东西”,“滚,你这垃圾”。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钱。 现实的荒诞之处在于:赞恩有着他这样年纪不该有的成熟,而他的父母,始终在麻痹自我。父亲得知自己被告后说:我懦弱,反正谁都可以欺负我。而母亲则辩解:你在我的处境里,未必会做的比我好。没有谁能够指责我,除了我自己。 他们把一切不幸怪罪于出身和命运,自顾自地在混乱的生活里沉沦着,几乎从未尽到一个父母的责任。母亲前来探望狱中的赞恩,并告诉他一个“好消息”:赞恩又有了一个弟弟或妹妹,他们会将给他起名萨哈,这是赞恩死去的妹妹的名字。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给了他生命,但却不能善待他们,徒劳地将自己受过的苦再加到他们身上,跟扼杀有什么两样呢?豆瓣上有个小组叫“父母皆祸害”,上万的帖子,无声地控诉着他们的父母。我们没办法选择我们的父母是谁,更无法做到和他们彻底断绝关系。情与理的抉择,注定没有正确答案,只剩下在伦理道德之间挣扎的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愿望,但他们在追求这个结果的过程中,忽略了一些更重要的东西。何谓享福之人,能读书者便是;何谓创家之人,能教子者便是。养儿育女四个字对中国人来说,承载了太多。 大多数父母的心态是:小的时候怕伤了,长大了又怕学坏了;多一分责备会内疚,少一丝关爱会心疼。 
但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珍视和善待每一个孩子,悉心照料他们健康长大,引导他们在应有的年纪做该做的事,始终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奇葩说》里的颜如晶曾说: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观众,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观众。能成为彼此生命中的观众,是一种缘分,而这缘分最后到底是恶还是果,取决于此生你们如何相处。 希望有一天,你的孩子能骄傲地对你说: 我很庆幸成长在这样一个健康、幸福的家庭中,你们将是我一生崇敬的榜样。 作者:哲学君 来源:哲学人生网(ID:zxrsnet)感悟人生,分享智慧,做一个生活的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