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志平:如何提高你的论证分析能力?

 长沙7喜 2019-08-14

论证分析三期课程即将开课,但这门课程是怎么样的?为何而设计?该如何学习?很多小伙伴可能还迷糊着。为此,我们采访了课程设计者阳志平老师,为大家解答对课程的困惑,以帮助大家尽快熟悉课程,更好地学习,一起来看吧~


作者丨阳志平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心智工具箱」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2018 年,我用了整整一年时间,研发面向未来的通识教育体系。其中,第一门上线的课是信息分析课。而 2019 年上半年的成果,就是上线了第二门大课:论证分析课。参与课程的两位同学介绍了一些心得:做一门名叫「论证分析」的课,是种什么体验?与 当我们说「你说话没逻辑」时,我们在说什么

在这篇文章中,我也借同事采访之际,回顾一下论证分析课的项目背景、立意与课程设计。

Q1:缘起

如何快速提高 24-36 岁小伙伴的认知能力? 是自 2015 年创办开智公司以来,我一直思考并探索的大问题。2017 年下半年,我南下深圳、广州、杭州、上海四个城市,与数百位开智学员深度交流后,获得了很重要的启发。选取 21 世纪知识工作者最重要的通用核心技能,以认知科学为根基,结合相应具体领域的技能,将认知训练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形成 独特的「开智通识四课」——信息分析、论证分析、行为分析、决策分析。

我设计的通识四课,各自解决的问题有所侧重:其中信息分析,重点解决人获取信息的速度与准确度;而获取高质量的信息之后,并不意味着结束。面对同样的信息,少数人能够据此有效地分解信息、证据、观点,继而推出有效的结论,而大多数人并未掌握这样的能力。

纵观中外,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美国的研究生考试 GRE/GMAT,还是中国的公务员考试,都非常注重考生的逻辑和论证能力。而面对年轻一些的群体,比如中国的高考语文,也在逐步提升对于学生论证分析能力的要求,在法国,高中毕业会考甚至就有专门考核论证分析能力的哲学考试。

相比之下,国人的论证分析能力亟待提升,国内的教育学界对于有效提升国人论证能力甘之如饴。而开设这门课程,就是希望尝试为这个难题,给出自己的解答。

Q2:为什么要叫作「论证分析」而非其他?

提到论证分析,大家最常听到的就是「批判性思维」,国内心理测量前辈谢小庆教授将其翻译为「审辩式思维」,而这两个名字都难以令我满意,究其原因,要由我从事的认知科学领域出发。

认知科学领域科普经典《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的作者威廉厄姆(willingham)曾经做过一系列研究,其中让人意外的发现是:批判性思维并不像骑自行车一样,可以轻松习得,更难以进行领域迁移。 他认为,那些尝试教授批判性思维技能的课程都是低效的:

那些设法教授批判性思维的人假定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犹如骑自行车一样的技能,如同其他技能,一旦你学会就能应用于各种场景。但是认知科学的研究表明,思维并不是这类技能。思维的过程与思考内容(领域知识)缠结交错。假如你让学生频繁地记起「从多个视角考虑一个问题」的话,他将学会他应该至少这么做,但是,如果他对一个问题所知甚少,就不能从多重视角来思考该问题。

不仅仅是威廉厄姆一人如此批判「批判性思维」概念,在学术史上,「批判性思维」是否究竟可教还是不可教,已经成了二战以来争辩数十年的热门话题了,关于这方面的论战文章,汗牛充栋。我个人倾向同意威廉厄姆,传统批判性思维课程设计是低效且无用的,因此在课程设计时,我选择尊重认知科学家们的传统,不采用「批判性思维」这个概念,而更侧重于,将思维内容和思维技巧结合在一起来设计课程,这就是我将其命名为「论证分析」的核心原因。

Q3:论证分析课程的体系

我主持研发的「论证分析」课,提出了「认知分析和逻辑分析」的课程框架。前者主要是涉及那些能提高人们论证分析能力的认知科学知识;后者主要涉及那些能提高人们论证分析能力的逻辑学知识。

 认知分析

试看一个例子。

前提1:所有的生物都需要水。

前提2:玫魂需要水。

因此,玫瑰是生物。

很多人会认为这个结论「玫瑰是生物」是对的,事实上,这个结论确实是对的,不过其推理过程是完全错误的。这就是认知科学历史上最著名的「玫瑰三段论」。很多心灵鸡汤写手,也在用同样的技巧忽悠人,用一个看似政治正确的结论但推理过程错误的论证来影响你。

而我们一旦转换内容,就不难发现这里面的逻辑错误:

前提1:所有的昆虫都需要氧气。

前提2:老鼠需要氧气。

因此,老鼠是昆虫。

通过上面的案例可以发现,这两个推论的论证结构是一模一样的,但是绝大部分人都会被第一个三段论所蒙蔽。这就是认知科学在论证中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发:人在论证过程中会被具体内容干扰,而非古典经济学家们所言,是「生而理性」的。

像「玫瑰三段论」这样的谬误来自于人类的漫长进化过程,绝大部分人都会下意识地中招;此外,后天的社会文化也会影响我们的论证能力:你可能因为不懂得某一类知识,从而对人性做出误判。比如,芒格整理的人类误判心理学清单。

很多人都知道经济学的核心知识之一是成本和收益模型,但很少有人知道心理账户、双曲线贴现的专业知识,这些伴随时代演化而来的重要知识,被认知科学家称之为「心智程序」。类似这种特定领域的知识,对于培养论证能力非常重要。传统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方法为何无效?就是因为缺少和具体领域知识的联结。

在课程中,我总结了来自实验心理学与临床医学、经济学、统计学、概率学四个关键学科的知识要点,将其称之为实验思维、经济思维、统计思维、概率思维。

 逻辑分析

认知科学相关知识固然重要,但就提升论证分析能力而言,还不足够。我在课程中设计了两个单元,分别对应古典逻辑学和现代逻辑学。

逻辑学可以分为两大类——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前者包含诸如三段论、谬误、图示化等我们熟悉的逻辑工具,代表着逻辑学的几何假设:事物有着绝对的对与错,逻辑应当如几何公式一般精准。

「非形式逻辑」脱胎于近代,逻辑学家们普遍发现,真实生活中逻辑问题无法求解,随着时间推移,对错的标准在不断变化,甚至有时候根本没必要追求对与错,典型的案例如美国陪审团制度对于有罪无罪的推定。这就是 21 世纪逻辑学最重要的进展之一:从逻辑学的几何学假设到逻辑学的法学假设。

Q4:论证分析的难点

论证之难,主要在于三点:

第一,论证分析无法像信息分析和行为分析一样,可以迅速得到反馈。我们在学习信息分析后,信息搜索的速度和准确度,可以迅速提升。但生活中缺乏演练论证的机会,很多人只有在重大事情上踩坑,被收智商税,才朦胧地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论证。

为了解决这个痛点,我带领教练团基于论证领域典型工作者的实践,共同设计了大量练习题,比如律师工作中的合同审核就需要大量论证知识,其中挑选了与合同审查相关的习题,帮助同学们练手。

第二,论证相关的都是抽象的语言和概念,很多人往往难以适应这种思维方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程组与荷兰的研究者合作,引入一款在国外很受欢迎的论证可视化工具,作为教学实施中的重要辅助。

第三,论证分析涉及的知识点太多太零碎,很多批判性思维相关的书,比如《清醒思考的艺术》、《学问提问》等等,读起来会很有感觉,但是读完了之后完全记不住,最后就用不上。

为了克服这个难点,在课程设计中,我将庞大的信息进行了高强度压缩,最终的课程大纲在人类可记忆的 4 个组块之内,即「认知偏差+心智程序+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而每个组块之内,比如认知偏差里,也是压缩在四个组块,促进同学记忆。

Q5:论证分析的矛与盾

人们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无意义的争辩,哲学家丹尼特在《直觉泵》中,介绍了社会心理学家兼博弈论专家阿纳托尔·拉波波特(Anatol Rapoport)的「拉波波特法则」,会给大家一些启发:

1、你应该非常清楚、生动、不偏不倚地重述对方的想法,使得你的对手说「谢谢你,我刚才要是像你那么表述就好了。」

2、你应该把对方观点中你同意的部分列出来,尤其是那种并非被人们广泛接受了的观点;

3、你应该提到那些从你对手那里学到的东西;

4、只有完成了以上三点,你才能说一句反驳或者批评的话。

我设计的「论证分析」格外强调:论证是矛与盾的结合,我们能学习如何拆解他人论证,更要懂得如何建构自己的论证,在论证分析过程中,批判不是目的,更重要的目标是——达成共识与促进沟通。

Q6:论证分析的三重视角

如何用论证分析去追一位女生?假设你是一个男生,想要追求一个女生,如果你用批判视角对她说:我觉得你有优点 123,但是你也有缺点 123。那么,她肯定不想跟你共度终身。

你用逻辑方法告诉她:我很上进有为,好姑娘应该嫁给上进有为的男人,我们的未来会如何,所以你应该嫁给我——这是安替;

或者,你用故事的方法告诉她:从前我很快乐,但是自从见到了你,我就变得没那么快乐了——这是张爱玲;

或者,你还可以模仿海子,用文采来追求她:

我在一个北方的寂寞的上午

一个北方的上午

思念着一个人

这就是人类论证的三重视角:逻辑;故事与文采。

Q7:请您给参加课程的同学们一些建议?

我主讲的课程最大的特点,不鼓励单向输入。因为从认知科学角度,单听音频,三个月后这些知识大多数都会遗忘。因此我设计的任何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帮大家培养更好的学习习惯,建立更好的学习系统

因此,我希望,大家在参加我设计的任意课程,一定是输出大于输入。关于如何更好输出,具体到论证分析课,我希望你更好地完成各项作业,掌握论证分析可视化软件的使用,并且能不断地应用课程知识点来拆解日常生活中的论证,整个课程的重心在这里。期待各位同学有所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