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真想的批判性思维社群活动规划

 cat1208 2020-11-19

社群的目标

在设想一个批判性思维社群长什么样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个英语学习社群大概长什么样。
英语学习社群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加入这个社群的人学习英语,提升听、说、读、写等各项英语能力。同时,人们还可以在这个社群中认识新朋友,分享一些有趣的信息。在集体中,人们的学习效果和动力可能比独自学习要更强。
英语学习社群的活动多种多样。轻松一点的,可以一起看英文电影或电视剧。许多会涉及到英语口语对话。极少数还会要求英语写作。我甚至见过有组织全英语辩论会的,难度着实不小。那些辩题所考验的是知识的储量和思考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英语表达水平。
批判性思维社群和英语学习社群很相似。我们的目标是提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习惯。
就像我们要借助一些英文材料才能学英语,我们需要借助一些知识性的材料才能学会批判性思维这门语言。

社群活动的规划

根据投票的意见,目前暂定使用知识星球+微信群的方式。
社群活动的周期是一年。在一年中,我们至少要做下面这些事情:
1.以6本教材为脚本,学习批判性思维、逻辑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哲学以及“大历史”这一跨学科领域。(等会细说教材)
2.精读若干本有挑战性的书籍或论文集。(书目将投票决定)
3.参与线上的“论证分析与评价”活动。(稍后会简单介绍)
4.参与其他活动。(任何有助于学习“批判性思维”这门外语的活动都有可能被临时加入进来)

作为脚本的六本教材: 

1.《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出版):本书是最好的认知心理学教材之一。英文版已经出到第9版,这本是第7版的中译本。
2.《批判性思维与沟通》(学林出版社2018年出版):与侧重于非形式逻辑的批判性思维教材不同,本书是一本侧重于说服和论辨的教材,实用性较强。这本就是最新的第7版的中译本。
3.《逻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这本经典的逻辑学入门教材已经帮助无数人踏入逻辑学的领域,其内容即包括形式逻辑,也包括非形式逻辑。英文版已经出到第15版。本书是第13版的中译本。
4.《社会性动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本书是最好的社会心理学教材之一。这本就是最新的第12版的中译本。
5.《大问题》(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本书是最好的哲学导论类教材之一。这本就是最新的第10版的中译本。
6.《大历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出版):据我所知,这本书是“大历史”这个跨学科领域唯一的中译本教材。本书就是第1版,英文版也没有更新版本。
如果你打算购买,请注意书名、出版社和出版时间,不要买错版本,或误买到其他同名书籍。
严格来说,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读书,而是学习批判性思维、逻辑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哲学以及大历史。上述6本教材更像是脚本,我们会根据这些脚本学习相关的知识,训练相关的技能。为此,我们需要结合许多其他学习材料。请放心,我会尽可能多地推荐一些免费的学习材料,也会尽量挑选有中文翻译或中文字幕的材料。
虽然看起来要学的东西很多,负担很重,但如果把学习任务平均地分配到每个星期里,那么一年时间,我们不知不觉就学到了很多新东西了。而且,我相信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尤其是在身边有一群同样爱学习的人的陪伴下。
另外,我们是同时读两本书,同时学两个领域,大致时间规划如下:
2021年初到2021年4月下旬,完成《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和《批判性思维与沟通》。
2021年4月下旬到8月下旬,完成《逻辑学导论》和《社会性动物》。
2021年8月下旬到12月下旬,完成《大问题》和《大历史》。
其他活动的时间会根据大家的学习进度和意见,另行规划。

从入门到进阶

在完成《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和《批判性思维与沟通》这前两本书后,对于学有余力的朋友,我们可以挑战更高难度的内容。
关于同时要读的其他书籍或论文集,我会结合大家的建议,列出一个表单,最终投票决定要读的书。我个人更擅长认知科学类、哲学类、非形式逻辑类的内容。当然,我也很愿意和大家一起挑战陌生的领域。

论证分析与评价

当我们完成《批判性思维与沟通》这部书后,便会开展“论证分析与评价”活动。这部分的关键是学会应用论证格式。
“论证格式”是我设计的一种工具,它跟几何证明有些相似,和形式逻辑中的自然推理也很相似。总之,这是一个能帮助我们分析论证、评价论证、建构论证的工具。而论证就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技能。
下面给两个“论证格式”的示例:
原始材料:丙对小明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你应该买下这套学区房。”小明说:“但我最近刚好想换一辆新车。”丙说,“我是你妈,你应该听我的。”
用论证格式改写后的材料:
1.丙是小明的妈妈。(假定的事实类命题)
2.一个人的父母的需求比其子女的需求更重要。(假定的价值类命题)
3.小明应该优先满足其父母的需求,而不是自己的需求。(由2推出的价值类命题)
4.如果小明听了丙的话,那么小明就优先满足了其父母的需求。(假定的事实类命题)
5.小明应该听丙的话。(由3和4推出的政策类命题)
原始材料:丙对小明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你应该给孩子报个英语班。”小明说:“但我觉得英语并不重要。”丙说,“我是你妈,你应该听我的。”
用论证格式改写后的材料:
1.丙是小明的妈妈。(假定的事实类命题)
2.一个人的父母比这个人更擅长培养子女。(假定的事实类命题)
3.丙说的话涉及子女培养这个议题。(假定的事实类命题)
4.丙没有说假话的倾向。(假定的事实类命题)
5.并不存在其他擅长子女培养的人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假定的事实类命题)
6.如果一个人擅长某个领域,且其说的话恰好属于那个领域,且这个人没有说假话的倾向,且暂时不存在其他专家给出了不同的建议,那么这个人说的话是值得相信的。(假定的价值类命题)
7.小明应该听从丙说的话。(由1、2、3、4、5、6推出的政策类命题)
简言之,与原始材料相比,论证格式多出了序号、括号(命题来源与命题类型)、隐含命题这些东西。与原始材料相比,对于以论证格式呈现的论证,评价起来就方便很多。只需要确保序号较小的命题都为真,或者都可以接受,那么序号最大的命题(结论)就为真或可接受。
待我们掌握了“论证格式”后,就会用这一工具,来分析并评价哲学、大历史、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逻辑学以及其他领域的论证。大家也可以用这一工具分析日常话题,而不是仅限于学术领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