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母亲拒绝专家给儿子小鸡鸡旁边开刀之后……

 jiezhukuaile 2019-08-14

以下内容为孩子妈妈自述,本小编做了部分文字与标点的修改:

我家1岁多小男孩,今年五月初,给洗澡时发现小孩蛋蛋一边大一边小,当时没太在意,因小孩本来就偏瘦,以为是还没发育好。

中旬时家里人开始有点担心,说差异更明显了,而且左边腹股沟又隆起又硬,这下为娘的我开始不淡定了。

5月份照片,橙色圈内是隆起位置

家中老人怀疑是疝气,知道广州各大知名医院挂号很难,就先带孩子去了社区医院,找了儿保医生帮忙看。到了医院,医生看完说是疝气,但建议去大医院检查拍片,怕肠梗阻

大医院必须要有医生开单才能照B超,那几天就是拼了命似的在各大专科医院的APP里抢号,最终挂了一个广州某知名妇幼医院的儿保与小儿泌尿外科的专家号!

到了医院,这里的儿保医生也是说疝气,让我们赶紧转外科说这个要手术,因肠梗阻,手术都需要B超,但大医院B超只能约到10天后

第二天又去看泌尿外科专家,这才确诊—鞘膜积液,而且由于张力很大(肿块很硬),只能手术治疗,当场就要我们确定手术时间。

一个1岁多的小孩动手术必须实行全身麻醉,做母亲的当场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在我再三的追问能否不做手术,可专家的建议就是:必须手术!因为这个无法自愈和吸收!

但作为母亲,我心里还是不想手术,就这样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联系了孙老师

孙老师觉得很棘手

孙老师看到后也觉得很棘手,位置和张力都不理想,担心没治好影响孩子后半生。

我看出了孙老师的为难和犹豫,我也知道这个责任很重,但B超的预约时间是10天后,手术最快也要10天后,还有这么10天的时间。

所以孙老师选择尝试,在此要感谢孙老师对我孩子的不放弃。

当天采用的是扎针和穴位按摩看能否帮助身体吸收,在二个脚趾位置各扎一针(行间穴、大敦穴)留针40分钟,回家揉手肘和扎针的位置,再观察如果变小一点和软一点就继续。

从老家回来后,第二天就去看了孙老师,感觉这个方法好像有点用,让他确认一下,但孙老师仔细看过,觉得没有多大效果。

我对那天印象很深,孙老师罕见的纠结,说:“也许真的只能手术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又说:“能否给我两个月时间,我将这孩子当一个特殊案例来做。实在不行你们再给他手术,应该不会耽误太多”。

老师又给孩子特别调制了外敷的药,但过程并不顺利,因为天气突然很热很闷,敷了两次药后孩子皮肤就有点过敏,只能停药。 

到了6月8号,老师又给开了个内服的方子试试,并告诉我,对孩子没影响很安全的。

以我对孙老师的了解,得到他这样重视,这样仔细对孩子情况的跟踪与解答,给了我很大的心理安慰。

医院最后“通牒”非手术不可?

终于到6月10号照B超的日子,做妈妈的真的害怕,以至于当天我不敢带孩子去医院,最后是孩子爸和外婆带去。

下午4点十几分结果出来了,鞘膜积液,并发现腹腔里还有数枚淋巴结节

看到这个马上想找医生帮忙看结果,但B超所在的珠江新城某大型妇婴医院的医生说没挂号不给看,直接给我们轰出来。

当时我真没办法理解这个程序,从头到尾都是在这医院检查和看病,为啥出结果还需要重新挂号排队,不是我不想挂号,而是抢到号可能又是1个礼拜以后的事,这不是在煎熬人吗?

图为当时B超诊断结果

我还是第一时间联系孙老师,孙老师二话没说,让我抱着孩子赶紧过去。

还记得那天广州大暴雨,孙老师看到结果,也犯愁了,一再说,这可不是单纯的鞘膜积液了,现在还有数枚淋巴结节,报告还显示有回血信号,反复斟酌后,建议我们中西结合,先去中山路上那两家知名大医院听听那边医生怎么说,对结节要个西医的专家级说法。

连孙老师都严肃对待,我当时大脑已经懵了,也不是很知道孙老师说了些什么,唯独记得孙老师让我不要胡思乱想,说我又不专业,目前就是找专业人士来分析解决问题

这句话让我冷静很多,马上找关系约到中山路那家省级知名医院第二天早上八点的肿瘤科专家,泌尿外科主任。

很庆幸的是医生告诉我肚子上的结节没啥问题,给开了半个月的消炎药。

但鞘膜积液的问题还是只有手术,因为托了关系,医生还是很关照,当询问到中医能否治愈时,那位主任医生笑着回答:“如果可以,那还要我们这些外科医生干嘛?”

说完就让我们回家考虑越快手术越好,想好直接电话给他约手术时间。

见招拆招,敲定最终疗法

医院出来我将医生的建议告知孙老师,孙老师直接开了个方子,敲定了治疗方法:强身粉减半+好好吃饭丸+处理积液的外敷药+内服药+按摩。

第一个方子吃完了,但效果不甚理想,孙老师继续追方。

话说一岁多的孩子吃中药是让我很头疼的,当然敷药和按摩也不简单。

孙老师也很为难,办法还是要想,我也尽量做到孙老师要求,又不要让孩子太反感。

就这样一来一往持续了半个多月,终于7月11日开始发现肿块明显变小,而且一开始见好就速度很快,一天消一点,1周内就几乎全好了!

居然就这样好了?

居然就这样好了!

此时的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真的就是感激!

谢谢孙老师在那种情况没有放弃我小孩!

谢谢他在那种情况下给我们专业的建议,让我们保持冷静。

也谢谢他让我没有成为送孩子上手术台的“刽子手”。

孙老师

本人按:

鞘膜积液,本来对于中医并不是个严重的病,不至于这么的反复严重的去考虑。

此案的关键在于张力太高,异常的高,而且位置紧靠精索(系睾丸上端至腹股沟管腹环间的柔软园索组织),贯穿阴囊与盆腔边界,在等待B超的那几天,颜色明显变暗,透光度变差,担心不及时缓解症状,容易出现患侧睾丸血运不足,引发坏死之类的,这个风险就太高了

这个风险考虑当时也没敢对家长讲,怕她更慌。而且后续报告显示有多个淋巴结节,而且是有血流信号的。

我虽然是中医,但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对于这种异常高张力+血流信号淋巴结节的情况,要慎重对待,至少要多方面采信信息,所以必须要得到高水平的西医诊断之后,再结合自己中医的判断,才能对整体病情有准确的把握。就像两口子吵架离家出走,如果没有隔壁老王参与,那就简单了。

我虽然不在医院里工作,看到的医疗事故与生死遗憾的数量没那么多,但也见过不少。很多重大遗憾与不可挽回,都是产生于起初的自信满满,各种因为信心爆棚造成的大意疏漏。

一个西医专家说必须手术,固然反映了他对中医的无知,但也侧面证明了病情本身的严重程度。何况,就连眼睛看都看出确实严重,再加上不清不楚的有血流结节,肯定还是要谨慎加谨慎。

而且,另外一个关键点是,这孩子太小,很多自觉症状无法确认,脉舌都不精细,把脉动来动去,看舌也动来动去。这样就导致,必须要参考西医的判断。

幸运的是,这只是一个单纯的鞘膜积液。

只要是单纯的鞘膜积液,中医就可以治好,无论多严重,没有合并症就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概括来讲,要总结的是:

01

诊断必须全面

该借鉴西医就要借鉴西医,不必盲目排斥西医。一切要以病人利益最大化去考虑。

02

家长配合非常重要

这个配合度,也与医生引导有关系。如果有的没的都乱说一气,好像很诚恳,但实际上只会让大家乱,没好处。

03

西医很科学,但有他的局限

中医被污为不科学,但有它价值所在。中西结合的前提,是对两方面的边界有清晰的认知。所以,平时的跨学科积累很重要。

04

中医治病很多时候很简单

这个内服的方子主体就是五苓散,非常普通的温阳化水的方子,可以当是一个感冒方子。但加上了外敷、泡澡与日常的好好吃丸,相当于给房子加装了地基,或者说给一个非常结实的改锥加了个更粗的把手。所以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05

不必须手术的就不手术

鞘膜积液与疝气与肠梗阻一样,在中医这里,没有必须手术的道理。当然前提是发现及时,没有恶化到必须手术的程度。

本文福利

这个病案中的外敷药,我们把基础配方分享出来,如果遇到类似的积水积液,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通过增减配方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