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经典摘录(301-400)

 学中医书馆 2019-08-14

301.煎药
特殊煎法
1.先煎
(1)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金石、矿物、介壳类(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
如磁石、赭石、生铁落、生石膏、寒水石、紫石英、龙骨、牡蛎、海蛤壳、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
紫贝齿、龟甲、鳖甲等。
(2)有毒副作用(先煎45-60分钟)。如附子、乌头等。
2.后下
(1)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出锅前5-10分钟放入)。如薄荷、青蒿、
香薷、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草豆蔻等。
(2)久煎也能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
3.包煎
(1)黏性强。如车前子。
(2)粉末状。如蛤粉、滑石、青黛、蒲黄、灶心土等。
(3)带有绒毛。如旋复花。
4.另煎
贵重药材。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麝香、鹿茸等。
5.溶化(烊化)
(1)胶类物质。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等。
(2)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蜂蜜、饴糖等。
6.泡服
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7.冲服
(1)主要指某些贵重药,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猴枣、马宝、西洋参、鹿茸、人参、蛤蚧。
(2)根据病情需要,如用于止血的三七、花蕊石、白及、紫珠草、血余炭、棕榈炭,用于息风止痉的
蜈蚣、全蝎、僵蚕、地龙,用于制酸止痛的乌贼骨、瓦楞子、海蛤壳、延胡索。
(3)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如雷丸、鹤草芽、朱砂。
(4)有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汁、姜汁、藕汁、荸荠汁、鲜地黄汁。
8.煎汤代水
(1)煎液浑浊。如灶心土。
(2)质轻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
服药法
1.服药时间
一般每日1剂,煎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
(1)病在胸膈以上(眩晕、头痛、目疾、咽痛)对胃肠有刺激性:饭后服。
(2)病在胸腹以下胃、肝、肾等脏疾患:饭前服。
(3)补益药:空腹服。
(4)治疟药:发作前的两小时服用。
(5)安神药:睡前服。
(6)慢性病:定时服。
(7)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不定时服。

302.瘴疟,经百日或一年者
白薇汤
【处方】白薇半两,蜀漆叶半两,常山1两,知母(切,焙)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黄)3分,甘草
(炙,锉)半两,苦参半两,大黄(生)1两,升麻半两,石膏(碎)3分,豉1合,蒜3枚(独棵者,
切),淡竹叶(切)3两,赤茯苓(去黑皮)3分,龙胆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瘴疟,经百日或一年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酒半盏,同煎至1盏,去滓,未发前温1服,发时1服,仍以药汁涂手
面良。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303.郁冒
白薇汤
【处方】白薇3两,紫苏3两,当归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郁冒。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1盏,去滓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八引《指南方》

304.风惊恐,四肢牵掣,神志不宁,或发邪狂叫,妄走见鬼,若癫痫状
白薇汤

【处方】白薇(焙干)1两半,细辛(去苗叶)1两半,龙齿(捣末)3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80
枚。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惊恐,四肢牵掣,神志不宁,或发邪狂叫,妄走见鬼,若癫痫状。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2盏,煮取8分,去滓温服,空心、午时、夜卧各1次。风热盛实,即入
竹沥少许,搅匀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四

305.外擦治痛方
中医外治良法已久,良方众多。
自制一外擦治痛方运用多年,效果肯定。
处方:肉桂3份、川草乌各2份、白芷2份、姜黄2份、公丁香1份、红花1份、栀子1份、樟脑2份
上药共捣粗粉,兑60°以上白酒泡一周即可。密封勿泄气,陈久尤良。
用时药酒少许置于掌中,摩擦患处,力道勿大,擦至发热,看皮肤耐受度而施次数。
除有红伤外,所有肌肉、关节疼痛均可用(酒精过敏者勿用)。实疼痛科外治之良方。

306.识证准确用足剂量
中医治病的根本不是病,而是人,而每个个体的差异不同,用药剂量也会不同。
乌头止痛,8两(240克)口麻欲吐,效毒两刃;
石膏清气,一日可至600克,关键要识证;
生地凉营,极量800克;
枣仁安眠,最大180克;
人参(家种)强心,救急30克;
大黄排泄尿毒,可用30克;
麻黄顿止暴喘,30克分服;
茯苓渗顽水500克,猪苓消浮肿120克;
土茯苓解毒240克,赤芍疗急黄120克起;
芦根降温120克无虑,葛根降糖3两无毒;
桔梗治咽30克安全。
鱼腥草拌凉菜,薤白可当小菜。
圆机活法组方,巧在识证准确,用足剂量,中医何慢之有?!

307.治病八法和飞经走气四法
针灸治病八法
《金针赋》云:考夫治病,其法有八。
1.烧山火
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凡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李延云:烧山
火,一名进气法,治久患瘫痪,顽麻冷痹,遍身走痛,癞风寒疟,一切冷症,先浅入针而后渐深入针,
俱补老阳数,气行针下紧满,其身觉热,带补慢提急按,老阳数,或三九二十七数,即用通法,板倒针
头,令患者吸气五口,使气上行,阳回阴退。
杨继洲云:烧山火,能除寒,三进一退热涌涌,鼻吸气一口,呵五口,烧山之火能除寒,一退三飞病自
安,始入五分终一寸,三番出入慢提看。凡用针时,须捻运入五分之运针之道,运者,男左女右,渐渐
运入一寸之内,三入三出,慢提紧按,若觉针头沉紧,其针插入之时,热气复生,冷气自除,未效依前
再施。
前人认为烧山火,先浅入针,得气后,采取三进一退的捻旋手法,慢提紧按为补,即刺入针后,约为该
经穴所规定的深度三分之一,找到感觉后,往复捻转几次,以加大感觉,再向下刺入约三分之一,往复
捻转,最后将针刺入经穴规定的全部深度,慢提紧按,上下提插几次,稍停,向一方加大捻转固定,即
可出热。
近代针家应用烧山火法,这种补法,是以徐疾、提插两种补法结合而成的方法,是由浅入深,分天、
人、地三部进针,先插入天部,施以重插,轻提手法九次,使浅层的阳气充实,再进入第二层人部,施
以重插,轻提手法九次,使中层的阳气充足,再进地部,如此三次,阳气补足后,局部能有温热感觉,
适应于一切虚寒症,例如阳虚肢冷、食欲不振及四肢怕风发冷等证候。
2.透天凉
《金针赋》云: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数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也。皆
细细搓之,去病准绳。
李延云:透天凉治风痰壅盛、中风、喉风、癫狂、疟疾单热及一切热证。先深入针而后渐浅退针,俱泻
少阴数,得气觉凉,带泻急提慢按,初六数,或三六一十八数,再泻再提,即用通法,徐徐提之,病除
乃止。
杨继洲云:透天凉,能除热,三退一进冷冰冰,口吸气一口,鼻出五口。凡用针时,进一寸内,行六阴
数,其五分者,即先深后浅也,若得气,便退而伸之,退至五分之中,三出三入,紧提慢按,觉针头沉

紧,徐徐举之,则凉气自生,热病自除,如不效,依前法再施。
前人认为透天凉,先深入针,得气后,采取三退一进的旋捻手法,急提慢按为泻,即将针刺入经穴规定
的全部深度,找到感觉后,往复捻转几次,加大感觉,上下提插几次,向上提出,并向一方捻转,慢慢
提出。凡用这烧、透两法以前,需要注意的是,在未针之前,用一拇指或食指,押在需要针刺的经穴周
围,用力按压,使患者感到有一定程度的酸胀反应,押手不要离开,再用针刺入,然后分别操作烧、透
的手法。
近代针家常用这种泻法,是以徐疾、提插两法中的泻法结合而成的,操作时,先深后浅,分天、人、地
三部进出,首先直接插入深层地部,用轻按重提手法六次,引阴邪外出,然后针退到人部,施以轻按重
提手法六次,并引阴邪外出,最后将针退到浅层天部,仍照前法再施,由此三次,使病邪外出,就能产
生凉的感觉。适用于骨蒸劳热,阳气有余所引起的风痰壅盛、中风、喉风、癫狂等证。
3.阳中隐阴
《金针赋》云:先寒后热,浅而深,以九六之法,则先补后泻也。
李延云:阳中隐阴,治疟疾先寒后热,一切上盛下虚等证,先浅入针,行四九三十六数,气行觉热,深
入行三六一十八数。
杨继洲云:阳中隐阴,能治先寒后热,浅而深,阳中隐阴,先寒后热,入五分行九数,一寸六阴行,凡
用针之时,先运入五分,乃行九阳之数,如觉微热,便运一寸之内,却行六阴之数,以得气,此乃阳中
隐阴,可治先寒后热之证,先补后泻也。
前人认为,阳中隐阴,先浅入针,进行提插旋捻手法,行四九三十六数,气行觉热后,再行深入,并再
行提插旋捻手法,三六一十八数,气行觉凉,乃先补后泻法。
4.阴中引阳
《金针赋》云:先热后寒,深而浅,以六九之方,则先泻后补也,补者,直须热至,泻者,务待寒侵,
犹如搓线,慢慢转针,法浅则用浅、法深则用深,二者不可兼而紊之也。
李延云:阴中隐阳,治疟疾先热后寒,一切半虚半实证,先深入针,行六阴数,气行觉凉,渐退针行九
阳数,此龙虎交战法,俾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盖邪气常随正气而行,不交战则邪不退而正不胜,其病
复起。
杨继洲云:阴中隐阳,能治先热后寒,深而浅,凡用针之时,先运一寸,乃行六阴之数,如觉微凉,即
退至五分之中,却行九阳之数,以得气,此乃阴中隐阳,可治先热后寒之证,先泻后补法。
前人认为,阴中隐阳,先深入针,进行提插,旋捻手法,行六阴数,气行觉凉后,将针提起,再行提插
旋捻手法,行九阳数,乃先泻后补法。阳中隐阴、阴中隐阳二法,亦名龙虎交战手法,但阳中隐阴用龙
先虎后,阴中隐阳为虎先龙后,不可混战为要。
5.子午捣臼
《金针赋》云:水鼓膈气,落穴之后,调气均匀,针行上下,九入六出,左右转之,千遭自平。
李延云:子午捣臼法,治水鼓、膈气、胀满,落穴之后,补泻调气均匀,针行上下,九入六出,左右转

之,千遭自平。
杨继洲云:子午捣臼法,水鼓膈气,子午捣臼,上下行针,九入六出,左右不停,且如下针之时,调气
均匀,以针行上下,九入六出,左右转之不已,必按阴阳之道,其证自愈。
前人认为,子午捣臼,入针得气后,进行左右前后较重之旋转提插,为泻。
6.进气法
《金针赋》云:进气之诀,腰背膝肘痛,浑身走注疼,刺九分,行九补,卧针五七吸,待气上行,亦可
龙虎交战,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按烧山火亦名进气法。
前人认为,进气法,针入天部,行九阳之数,气至速卧倒针头,先令病人吸气五口,使气上行,阳回阴
退。
7.留气法
《金针赋》云:留气之交,痃癖症瘕,刺七分,用纯阳,然后乃直插针,气来深刺,提针再停。
李延云:治痃癖症瘕气块,先直入七分,行老阳数,气行更深入一寸,微伸提之,却退至原处,不得
气,依前法再施,名曰留气法。
杨继洲云:留气法,能破气,伸九提六,留气运针先七分,纯阳得气十分深,伸时用九提时六,症瘕消
痞气块匀。凡用针之时,先运入七分之中,行纯阳之数,若得气,便深刺一寸之中,微伸提之,却退至
原处,若未得气,依前法再行,可治症瘕气块之疾。
附:运气、提气、中气法
杨继洲云:运气法能泻,先直后卧,运气用纯阴,气来便倒针,令人吸五口,疼痛病除根。凡用针之
时,先行纯阴之数,若觉针下气沸,便倒其针,令患者吸气五口,使针力至病所,此乃运气之法,可治
疼痛之症。
杨继洲云:提气法,提气从阴微捻提,冷麻之症一时除。凡用针之时,先从阴数,以觉气至,微捻轻提
其针,使针下经络气至聚,可治冷痹之症。
杨继洲云:中气法,能除积,先直后泻之,凡用针之时,先行运气之法,或阳或阴,便倒其针,向外至
疼痛,立起其针,不与内气回也。
8.抽添法
《金针赋》云:抽添之诀,取其要穴,使九阳得气,提按搜寻,大要运气遍周,扶针直插,复向下纳,
回阳倒阴,指下玄微,胸中活法,一有未应,反复再施。
【飞经走气四法】
《金针赋》云:若夫过关过节,运气催气,以飞经走气,其法有四。
(一)青龙摆尾
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
李延云:青龙摆尾,以两指扳倒针头朝病,如扶船舵,执之不法,一左一右,慢慢拨动九数,或三九二
十七数,其气遍体交流。

针法云:进针得气后,以拇、食二指,扳倒针尾(角度视进针之浅深而定),不加旋捻,如扶船舵,一
左一右,慢慢拨动,为补,能行气,使气流通遍体。
(二)白虎摇头
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
李延云:白虎摇头,以两指扶起针尾,以肉内针头轻转,如下水船中之橹,振摇六数,或三六一十八
数,如欲前行,按之在后,欲气后行,按之在前,二法轻病亦可行之,摆动血气,盖龙为气,虎为血,
阳日先行龙而后虎,阴日先行虎而后龙。
前人认为,进针得气后,以拇食二指持针,不加旋捻,似手摇铃,一左一右,慢慢拨动(随其肉内针头
自然旋转)为泻,能活血通瘀,使血液流通。
(三)苍龟探穴
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
李延云:苍龟探穴,以两指扳倒针头,一退三进,向上钻剔一下,向下钻剔一下,向左钻剔一下,向右
钻剔一下,先上而下,自左而右,如入土之象。
(四)赤凤逢源
展翅之仪,入针至地,提针至天,候针自摇,复进其原,上下左右,四周飞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
在下,呼而进之。
李延云:赤凤逢源,以两指扶起针,插至於地,复提至天部,候针自摇,复进至人部,上下左右,四围
飞旋,如展翅之状,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又将大指爪,从针尾刮至针腰,此为刮法,能
移不忍痛,可散积年风,午后又众针腰刮至针尾。又云:病在上刮向上,病在下刮向下,有挛急者,频
宜刮切,循摄二法,须连行三五次,气血各循经络,飞走之妙,全在此处,病邪从此退矣,放针停时约
半个时辰之久,扶起针头,审看针下十分沉紧,则泻九补六,如不甚紧,则泻六补九。补泻后针活,即
摇而退之,摄者,用大指随经络上下切之,其气自得通行。
杨继洲云:若夫关节阻涩,气不通者,以龙虎大段之法,通经接气,驱而运之,仍以循、摄、切、摩,
无不应矣。又按、扪、摩、屈、伸、导引之法而行。
杨氏云:苍龙摆尾手法,补。苍龙摆尾行关节,回拨将针慢慢扶,一似江中船上舵,周身遍体气流普。
或用补法而就气,则纯补,补法而未得气,则用泻,此亦人之活变也。凡欲下针之时,飞气至关节去
处,便使回拨者,将针慢慢扶之,如船之舵,左右随其气而拨之,其气自然交感,左右慢慢拨动,周身
遍体,夺流不失其所矣。苍龙摆尾气交流,气血增来遍体周,任君体有千般症,一插须交疾病休。按杨
氏把苍龟探穴及青龙摆尾二补法合拢,故称苍龙摆尾手法。
杨氏云:赤凤摇头手法,泻。凡下针得气,如要使之上,须关其下;要下,须关其上。连连进针,从辰
至巳,退针从巳至午,拨左而左点,拨右而右点,其实只在左右动,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
摇而振之,针似船中之橹,犹如赤凤摇头,辨之迎随顺逆,不可违理胡求。按杨氏把赤凤源及白虎摇头
二泻法归纳,称之赤凤摇头手法。

308.脾胃病針灸治理
《千金要方》:“胃病者,腹月真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下取三里;胃中
热病,灸三里三十壮;干呕不止,粥食汤药皆吐,灸手间使三十壮;病人干呕,灸心主、尺泽佳,又法灸
乳下一寸三十壮;治哕灸承浆七壮,炷如麦大,又灸脐下四指七壮,吐逆呕不得食,灸心俞百壮;吐逆不
得食,灸巨阙五十壮;吐逆食不止,灸胃脘百壮;吐逆饮食即出,灸脾募百壮;呕吐宿汁吞酸,灸神光胆募
百壮;噫哕呕逆,灸石关百壮;心痛腹胀,涩涩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心痛不可按,烦心,巨阙主之;
心腹中卒痛石门主之;心懊微痛,烦逆,灸心俞百壮;心痛如锥刀刺,气结,灸膈俞七壮;心痛烦坚气结,
灸太仓百壮;商丘、幽门、通谷主喜呕,胃俞、肾俞主呕吐;少商、劳宫主呕吐,中庭、中府主呕逆吐,
食下还出;维道主呕逆不止,膈俞主吐食,又灸章门、胃脘。”
《针灸大成·腹前胀满门·心脾胃门》:“食不下,内关、鱼际、三里;心腹胀满,绝骨、内庭;胀而胃痛,
膈俞;胃腹膨胀,气鸣,合谷、三里、期门;心痛食不化,中脘;胃脘痛,太渊、鱼际、三里、两乳下各一
寸、膈俞、胃俞、肾俞;支满不食,肺俞;振寒不食,冲阳;胃热不食,下廉;胃胀不食,水分;翻胃先取下
脘,后取三里、胃俞、膈俞、中脘、脾俞;不能食,少商、三里、然谷、膈俞、胃俞、大肠俞;不嗜食,
中封、然谷、内庭、厉兑、隐白、阴陵泉、肺俞、脾俞、胃俞、小肠俞;胃热,悬钟;胃寒有痰,膈
俞。”以上这些针灸治疗处方,几乎涉及胃部疾病的绝大多数症状表现,对后世慢性胃炎的针灸治疗,
具有较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309.郁冒血厥,居常无苦,忽然如死,身不动,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语,又或似有知而恶闻
人声,或但如眩冒,移时乃寤;产后胃弱不食,脉微多汗
白薇汤
【处方】白薇1两,当归1两,人参半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郁冒血厥,居常无苦,忽然如死,身不动,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语,又
或似有知而恶闻人声,或但如眩冒,移时乃寤;产后胃弱不食,脉微多汗。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白薇气味苦咸微寒,入足阳明;当归气味辛甘微温,入手少阴、足厥
阴;人参气味甘温,入足阳明;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通行十二经络。以咸苦微寒及辛甘微温之药
和其阴阳,以甘温甘平之药扶其正气,则病自然愈也。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三

310.治郁冒,又名血厥。患者平居无痰,忽然如死,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言,或
微知人,恶闻人声,但如眩冒,移时方醒,由汗出过多所致
白薇汤
【处方】白薇30克当归30克人参1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郁冒,又名血厥。患者平居无痰,忽然如死,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
口噤不能言,或微知人,恶闻人声,但如眩冒,移时方醒,由汗出过多所致。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
【备注】《普济本事方》卷七载本方有甘草,余均同。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三

311.天行后不了了,体气虚羸,每觉头痛唇口干,乍寒乍热,发作有时
白薇十味丸
【处方】白薇3两,知母4两,地骨皮3两,干地黄6两,麦门冬5两(去心),甘草4两(炙),蜀漆3
两,萎蕤3两,橘皮2两,人参3两。
【制法】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天行后不了了,体气虚羸,每觉头痛唇口干,乍寒乍热,发作有时。
【用法用量】初服15丸,以饮送下,1日2次,稍加至30丸。服经3数日后,自候腹中,若觉热则食前
服,如不能以空饮下药,宜合乌梅饮下。
【注意】忌菘菜、海藻、芜荑等。
【摘录】《外台》卷三引《许仁则方》

312.上焦火、下焦寒,根本原因在于中焦不通!
三焦,为六腑之一。
与其它五脏五腑不同的是,三焦没有一个确切的具体器官与之相对应,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
含胸腔和腹腔,是一个大腑,具有“孤腑”之称。
人体的其它脏腑器官均分布于三焦之中,将躯干划分为三部分。
上焦:指横膈以上内脏器官,包括心、肺
上焦如天,如雾,形容上焦心肺敷布气血,犹如雾露弥漫之状,灌溉并温养全身脏腑组织。
中焦:指膈肌以下至脐内脏器官,包括脾、胃
中焦如地,如沤(浸泡的意思),形容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
下焦:指脐以下至二阴部位,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等
其中肝脏,按其部位来说,应划归中焦。但因与肾关系密切,故将肝和肾一同划归于下焦。
三焦不通,老病缠身
中老年人有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病机丛杂,虚实互现,多脏受累”,究其根本就是“三焦不通”,是中
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久治不愈顽固病的总病根。
上焦不通:会造成经络淤堵,气血凝滞,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风湿骨病、颈椎病等。
中焦不通:就会造成腰肌劳损、腰部酸痛、椎间盘突出、女性产后风、老寒腰及老胃肠、便秘等症状。
下焦不通:肝肾功能受阻,就会造成男性肾虚、前列腺疾病,女性气虚血亏引起更年期综合征及妇科炎
症。
三焦不通,做做“双手拖天理三焦”!
(看下方动图)
该动作是八段锦中的,它可有效梳理人体的三焦,顺畅全身的气血,加快各个脏腑的运化,减轻疲劳。

313.王乐亭治瘫十一法
(一)治督法——督脉十三针
“治瘫首取督脉”
(二)治夹脊法——“王氏夹脊”
(三)治背俞法——五脏加膈俞
(四)治膀胱法——膀胱配肾经
八髎、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涌泉
“调州都理二便,强腰健步”
(五)治任脉法——任脉配肝、胃二经
巨阙、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中极、梁门(胃)、天枢(胃)、水道(胃)、章门(肝)
“刺任脉调肝胃,从阴引阳”
(六)治脾胃法——胃配脾经
气冲、髀关、伏兔、犊鼻、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解溪、陷谷、内庭、三阴交(脾)
(七)治肝胆法——胆配肝经
带脉、居髎、风市、阳陵、阳交、光明、悬钟、丘墟、足临泣、侠溪、太冲
(八)治足三阴法——足三阴配胃经
气冲、阴廉、箕门、阴陵、三阴交、照海、太冲
(九)治手三阳法——手三阳配心包经
肩髃、肩贞、曲池、三阳络、郗门、合谷、阳池、中渚
(十)治手三阴法——手三阴配三焦、大肠经
巨骨(大肠)、腋缝、侠白、尺泽、支沟(三焦)、神门、大陵
(十一)调理阴阳法——手足十二针

314.垂体前叶功能低下
1主治;垂体前叶功能低下,身瘦如柴,目光呆滞,面色憔悴,毛发稀疏,少气懒言,畏寒肢冷,恶心
呕吐。舌体胖大有齿痕。
方;菟丝子25熟地20巴戟天锁阳龙眼肉黄芪茯苓甘草各15人参淫羊藿附子半夏生姜各10。日服一剂。
2主治;垂体前叶功能低下,虚实互见,寒热错杂,阴阳失调。
方;党参黄芪白术大枣各15桂枝白芍黄芩柴胡附子仙茅黄柏益智仁淫羊藿各10生姜干姜肉桂各3甘草5。
315.落枕
藤类药,从头到脚四通八达。
葛根有解肌表功能,它爬得那么高,它的藤很长。
人体最长的经脉在哪一条?足太阳膀胱经,不仅从脚下而且还到达巅顶还反过来,再下到头面的下面的
眼鼻,还来一个大翻转,这是足太阳膀胱经。
葛根是藤类药中比较长的,非常长的,它入膀胱经,能解膀胱经肌表,受各种风邪的干扰,这是葛根治
疗感冒。葛根治疗颈椎病,那效果太好了,好到让你不堪想象。
有个落枕的患者找到我,我想试效葛根。葛根50克,再加点生姜、大枣熬。当天上午吃,下午就没事
了。给他开两剂,第二剂不用喝,放在家里。

316.虚劳羸弱,小便数者
白薇散
【处方】白薇3分,白龙骨1两,黄耆1两(锉),牡蛎3分(烧为粉),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
(炙微赤,锉),肉苁蓉1两(酒浸,去皱皮,炙干)。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羸弱,小便数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317.发汗。主伤寒二日不解
白薇散
【处方】白薇2两,生地1两,白蒺藜1两5钱,防风1两5钱,石榴皮9钱,羌活1两。【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目睛出痘,眼下皮漏脓。
【用法用量】枸杞汤下。
【摘录】《异授眼科》页首《外台》卷一引《小品方》:

白薇散
【处方】白薇2两,麻黄
7分(去节),杏仁(去皮尖,熬)3分,贝母3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发汗。主伤寒二日不解。【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下。
厚覆卧,汗出愈。【摘录】《外台》卷一引《小品方》

318.痈疽,疔疮;
风热相搏结,气痛左右走,身中或有恶核者;气肿痛,状如瘤,无头,但虚肿,色不变,皮急痛
白薇散
【处方】白薇6分,防风6分,射干6分,白术6分,当归4分,防己4分,青木香4分,天门冬4分,乌头4分,枳
实4分,独活4分,山茱萸4分,葳蕤4分,麻黄5分,柴胡3分,白芷3分,莽草1分,蜀椒1分,秦艽5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痈疽,疔疮;风热相搏结,气痛左右走,身中或有恶核者;气肿痛,状如瘤,无头,但虚肿,色不
变,皮急痛。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浆水下,日3次。加至2匕。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白薇散中祛风走表之味居多,兼取当归、天门冬、葳蕤和血通津之味,以滋
风燥之性;独山茱萸1味,人但知补肝涩精之用,不知《本经》原有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诸
治,惟《千金》得之。
【摘录】《千金》卷二十二

319.产后蓐劳,寒热时作,肢体羸弱,饮食无味
白薇丸
【处方】白薇1两,柏子仁(研)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鳖甲(醋炙,去裙襕)1两,当归
(切,焙)1两,黄耆(锉)1两,人参3分,桂(去粗皮)3分,石斛(去根)3分,芍药(炒)3分,牡
丹皮3分,羌活(去芦头)3分,熟干地黄(焙)1两1分,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1分,甘草(炙,
锉)半两,芎藭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蓐劳,寒热时作,肢体羸弱,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320.安胎,滑胎易产。主产后诸疾,四肢浮肿,呕逆心痛;或子死腹中,恶露不下,胸胁气满,小便不禁,
气刺不定,虚烦冒闷;及产后中风口噤,寒热头痛
白薇丸
【处方】人参(去芦头)1两,当归(洗,焙)1两,香白芷1两,赤石脂1两,牡丹皮1两,藁本(去
土)1两,白茯苓(去皮)1两,肉桂(去粗皮)1两,白薇(去土)1两,川芎1两,附子(炮,去皮
脐)1两,延胡索1两,白术1两,白芍药1两,甘草(炙)半两,没药半两(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0丸。
【功能主治】安胎,滑胎易产。主产后诸疾,四肢浮肿,呕逆心痛;或子死腹中,恶露不下,胸胁气
满,小便不禁,气刺不定,虚烦冒闷;及产后中风口噤,寒热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温酒或淡醋汤化下。临月服之即滑胎易产。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321.补调冲任,温暖子宫,祛下脏风冷,令人有子。主久无子,胞络伤损,宿受风寒,久无子息,或受胎不
牢,多致损堕
白薇丸
【处方】白薇5分,牡蒙5分,藁本5分,当归7分,干地黄7分,芎藭6分,人参6分,柏子仁6分,石斛6
分,桂心6分,附子(炮)6分,五味子6分,防风6分,吴茱萸6分,甘草(炙)6分,牛膝6分,桑寄生6
分,姜黄7分,禹余粮8分,秦椒2分(汗)。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调冲任,温暖子宫,祛下脏风冷,令人有子。主久无子,胞络伤损,宿受风寒,久无子
息,或受胎不牢,多致损堕。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酒送下,加至30丸,日2次。
【注意】忌生葱、生菜、热面、荞麦、猪肉、葵菜、芜荑、菘菜、海藻、粘食、陈臭物;才觉妊娠即
住服,已怀孕者尤不宜服之。
【摘录】《外台》卷三十三引《广济方》

322.妇人脏腑久冷,腰膝疼痛,背膊虚烦,月水不利,无子
白薇丸
【处方】白薇1两,熟干地黄2两,白前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干漆半两(捣碎,炒令烟出),山茱萸半两,牛膝半两(去苗),防风半两(去芦头),厚朴半两(去
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半两,白芷半两,赤石脂1两,柏子仁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
遍,焙干,微炒),禹余粮1两(烧,醋淬7遍),藁本半两,牡丹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脏腑久冷,腰膝疼痛,背膊虚烦,月水不利,无子。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323.治妇人月水不利,四肢羸瘦,饮食减少,渐觉虚乏,以致不孕
白薇丸
【处方】白薇柏子仁白芍药当归桂心附子萆薢白术吴茱萸木香细辛、川芎槟榔各15克熟地黄60
克牡丹皮30克紫石英30克人参22克石斛白茯苓泽兰叶川牛膝各22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予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月水不利,四肢羸瘦,饮食减少,渐觉虚乏,以致不孕。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吞下。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324.主久无子或断绪,上热下冷,百病皆疗方
白薇丸
【处方】白薇、车前子,各三分。泽兰、太一余粮、赤石脂、细辛、人参、桃仁(去皮尖.熬)、覆盆
子、麦门冬(去心)、白芷,各一两半。紫石英、石膏(研)、蒿本、栀子、卷柏,各五分。蒲黄、
桂心,各二两半。当归、川芎、蛇床子,各一两。干姜、蜀椒(汗)、干地黄,各三两。茯苓、远志
(去心)、白龙骨,各二两。橘皮(半两)。
【炮制】上二十八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
【功能主治】主久无子或断绪,上热下冷,百病皆疗方。
【用法用量】酒服十五丸,日再,增至四十丸,以知为度,亦可增至五十丸。慎猪鸡蒜生冷醋滑驴马
等肉,觉有娠则止。秘之,勿妄敷也。
【摘录】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325.胁痛(肋间神经痛)
王法德医案:孙某某,男,31岁,
1980年2月初诊。两胁肋窜痛近半
年,常在心情不畅时发作或加重,
以右侧为甚。近来饮食日减,纳谷
不香,胃脘胀闷,嗳气后稍舒,偶有
失眠,二便正常。经X线胸部透视,
心、肺未见异常,诊为肋间神经痛,
屡服维生素B。安乃近等药效果不显。舌苔薄白,脉弦。证属肝脾不和j
治宜疏肝理气,调和肝脾。
处方:柴胡9克,枳实6克,白芍9
克,川楝子9克,白朮9克,炙甘草5
克。
二诊:上方连服5剂,胁痛消失,
脘胀减轻。惟饮食仍少,原方去川
楝子加茯苓12克,再进3剂,以图巩
固。
按语:肝居胁下,其经脉布于两
胁,若情志不畅,肝失调达,则经络
郁阻,可致胁痛。正如《景岳全书》
说:“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
二经之脉循胁肋故也。’’其痛走窜不
定,气滞之象也。四逆散疏利肝胆,
调达气机,为治气滞胁痛之良方也。

326.六神丸真神
(1)乙型肝炎:用本品10粒,每日3次口服,连服2-4周后肝功能可恢复至接近正常。
(2)心房纤颤:六神丸20粒,每日3次口服,可使部分房颤患者在较短时间内转为窦性心率。
(3)流感发热:本药具有抗病毒作用,成人每日3次,每次10粒,小儿酌情减量。一般服至次日体温可降
至正常,能明显改善症状。
(4)腮腺炎:六神丸5-8粒,每日3次口服,同时用10粒以醋调制外敷。
(5)静脉炎:由药液外渗所致静脉炎或局部坏死,用六神丸8-10粒,以醋调敷。

327.打呼噜
·有人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殊不知打呼噜是健康的天敌,也是病:肺气不宣、痰堵气道造成的,止鼾
当从宣肺祛痰入手。
·穴疗:止鼾
阴陵泉:脾经五腧穴里的合穴,能调节脾脏功能。脾主运化,利水渗湿,湿生痰,所以按摩阴陵泉有强
身、祛痰作用。
丰隆穴:是胃经的络穴,调和脾胃,除湿祛痰效果尤为明显。
中脘穴:既能宣肺,又能祛痰,是治疗打鼾的理想穴位。
天枢穴:属于胃经,又靠近胃部,所以它调理胃肠、补虚化湿的作用很好,湿生痰,天枢与中脘协同作
用,能够增强治疗打鼾的功效。
·功法:止鼾(口腔、软腭练习
伸舌:尽力把舌头伸出,缩回来再尽力伸出,如此循环,一次做至少200下。
干漱口:不含水,把腮帮子鼓起来,再缩回去,如此循环,一次做至少200下以上。
用舌头快速扫牙龈,从左上扫到右上,再从右下扫到左下,一次反复做50次。
卷舌:舌头顶着上颚,用力向后卷舌头,不离开上颚,一次做50下以上,直到软腭感觉很酸。
·注意事项:
1.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2.选择适当的枕头,以免引起睡眠不适。
3.避免烟酒嗜好。
4.睡前禁止服用镇静、安眠药物,以免加重对呼吸中枢调节的抑制。
5.肥胖者要积极减轻体重。
6.采取侧卧位睡眠姿势,尤以右侧卧位为宜。

327.抑郁症
.抑郁症:黄花菜50克。用法:水煎,每日一剂,早中晚各服一杯,七天为一疗程。血府逐瘀汤是治疗
神经官能症、抑郁症最基本、最有效的一个方子。江西巡抚74岁,7年来夜间睡觉时露着胸能睡,盖上
一层布都不能睡,用此方五副痊愈。一女22岁,两年来夜间睡觉时必须让侍女坐在胸部才能睡,三副药
就好了。胸不任物、胸任重物都能治,显然能神经功能紊乱。

328.喉癣
白薇汤
【处方】白薇2钱,麦冬3钱,款冬花3分,桔梗3分,百部2分,贝母5分,生地3钱,甘草3分。
【功能主治】喉癣。喉咙必先作痒,面红耳热不可忍,其后咽唾之时,时觉干燥,必再加咽唾而后
快,久而作痛,变为杨梅红瘰,或痛或痒。
【用法用量】水煎汤,漱口服,日服1剂。服10日虫死。后用溉喉汤30剂。
【摘录】《辨证录》卷三

329.瘴疟,经百日或一年者
白薇汤
【处方】白薇半两,蜀漆叶半两,常山1两,知母(切,焙)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黄)3分,甘草
(炙,锉)半两,苦参半两,大黄(生)1两,升麻半两,石膏(碎)3分,豉1合,蒜3枚(独棵者,
切),淡竹叶(切)3两,赤茯苓(去黑皮)3分,龙胆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瘴疟,经百日或一年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酒半盏,同煎至1盏,去滓,未发前温1服,发时1服,仍以药汁涂手
面良。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330.郁冒
白薇汤
【处方】白薇3两,紫苏3两,当归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郁冒。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1盏,去滓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八引《指南方》

331.过敏性鼻炎
1
基本方:
麻黄3g,红花、川乌各6g,茅根12g,炒苡仁15g。
2
加减法:
奇痒难忍者,加细辛3g,防风6g;头痛鼻塞者,加辛夷(另包)、白芷各6g;清涕不止者,加乌梅
10g,黄芩6g;耳闷者,加石菖蒲6g,泽泻15g;久病气虚者,加玉屏风散,每次10g(冲),全天玉屏风
散可用至40g。
3

用法:
每日1剂水煎,2-3次分服。煎药时可用蒸气熏鼻,煎后药渣亦可加水500ml再煎15分钟,用纱布取滤液,
熏洗鼻腔。
4
方解
散风止痒汤系山东省著名老中医张皆春先生创制的,专门用以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经验方。
方中麻黄、川乌、防风祛风解表除湿,红花活血祛瘀,茅根、泽泻利尿渗湿,苡仁健脾利湿,细辛、辛
夷、白芷均为散风止痛通鼻窍要药,乌梅敛涩,石菖蒲开窍聪耳。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细辛、乌梅、黄芩、甘草均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玉屏风散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促进抗体合成,对干扰系统有促进作用,并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诸药相伍,具有补气解表、健脾利
湿、活血化瘀、散风收敛通窍的作用,标本兼治,故对过敏性鼻炎有一定的疗效。
5
注意:
中医治病需四诊合参,非中医专业人士在无专业医生指导下请勿照方抓药!
治破伤风方
鸽粪尖者(炒一二钱)白麦面(炒一两)麻(不拘分两烧存性)
以上三味为末。如遇破伤风。肿得头如斗大。或垂死者。用好黄酒调药灌之。即生。屡验。
治破伤风神方
用手足十指甲。香油炒黄为末。黄酒冲服。汗出即愈。真奇方也。

332.破伤风病
槐子一合炒黄。好酒一碗。煎八分。热服汗出为愈。
痛风外用效方止痛消肿迅速
【秘方】:大黄、栀子各60g,三七、红花各15g,桃仁、蓖麻各30g,冰片5g,樟脑10g,芒硝180g。
【用法】:先把前四味药研末,再加入后五味药研成油腻之药散。使用时取适量蜂蜜调和,外敷患
处,用塑料薄膜盖上包扎,每八小时换药一次。
【疗效】:该方止痛消肿迅速,六小时后,红肿开始消退。

333.【民间偏方】治咽喉炎特效绝招
患者坐椅子上,头仰,嘴巴向上张开。用一根竹筷蘸点水,在食盐中沾上盐,轻轻地在患者咽喉上点
一下,令患者闭上嘴,患者会认为很咸,慢慢分数次咽下,轻者1次即愈,重者2~3次,多喝淡盐水。
我家人患咽炎均用本方治愈,亲戚同伙和邻居患咽炎也多用本方,大年夜不去病院,百治百愈,分文
不花。

334.风惊恐,四肢牵掣,神志不宁,或发邪狂叫,妄走见鬼,若癫痫状
白薇汤
【处方】白薇(焙干)1两半,细辛(去苗叶)1两半,龙齿(捣末)3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80
枚。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惊恐,四肢牵掣,神志不宁,或发邪狂叫,妄走见鬼,若癫痫状。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2盏,煮取8分,去滓温服,空心、午时、夜卧各1次。风热盛实,即入
竹沥少许,搅匀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四

335.郁冒血厥,居常无苦,忽然如死,身不动,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语,又或似有知而恶闻
人声,或但如眩冒,移时乃寤;产后胃弱不食,脉微多汗
白薇汤
【处方】白薇1两,当归1两,人参半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郁冒血厥,居常无苦,忽然如死,身不动,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语,又
或似有知而恶闻人声,或但如眩冒,移时乃寤;产后胃弱不食,脉微多汗。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白薇气味苦咸微寒,入足阳明;当归气味辛甘微温,入手少阴、足厥
阴;人参气味甘温,入足阳明;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通行十二经络。以咸苦微寒及辛甘微温之药
和其阴阳,以甘温甘平之药扶其正气,则病自然愈也。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三

336.治郁冒,又名血厥。患者平居无痰,忽然如死,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言,或
微知人,恶闻人声,但如眩冒,移时方醒,由汗出过多所致
白薇汤
【处方】白薇30克当归30克人参1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郁冒,又名血厥。患者平居无痰,忽然如死,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
口噤不能言,或微知人,恶闻人声,但如眩冒,移时方醒,由汗出过多所致。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
【备注】《普济本事方》卷七载本方有甘草,余均同。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三

337.蓖麻
【别名】萆麻子、蓖麻仁、大麻子、红大麻子。
【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辛、甘,平;有毒。
【归经】归肺、大肠经。
【功效】泻下通滞,消肿拔毒。
【主治】主治大便燥结,痈疽肿毒,喉痹,瘰疬。
【用量用法】2~5克。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及便滑者忌服。
【养生药膳】
1.蓖麻根炖豆腐
原料白茎蓖麻根、冰糖各30克,豆腐100克。
制法将蓖麻根装入纱袋内,用开水适量,炖冰糖、豆腐。半小时后取出药渣。
用法食豆腐饮汤,药渣捣烂敷患处。
功效祛风,散瘀,生津,补虚。
适用瘰疬(淋巴结结核)。
2.蓖麻炖猪肚
原料蓖麻子500克,猪肚1个,白酒适量。
制法蓖麻子去壳,将仁放入猪肚内,酒煮肚烂为度,取出蓖麻子晒干研为末,用烂肚捣千余下,为
丸。
用法每服丸适量,酒送下,每日3次。
功效健脾益胃,消痰。
适用瘰疬。
3.蓖麻根煲猪大肠
原料蓖麻根15克,猪大肠150~200克,葱、姜、蒜、盐各适量。
制法将2者洗净,同煎汤2小时以上,入葱、姜、蒜、盐调味即可。
用法饮汤食肠,顿服。
功效升提固脱。
适用脱肛。

338.妇人脏腑久冷,腰膝疼痛,背膊虚烦,月水不利,无子
白薇丸
【处方】白薇1两,熟干地黄2两,白前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干漆半两(捣碎,炒令烟出),山茱萸半两,牛膝半两(去苗),防风半两(去芦头),厚朴半两(去
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半两,白芷半两,赤石脂1两,柏子仁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
遍,焙干,微炒),禹余粮1两(烧,醋淬7遍),藁本半两,牡丹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脏腑久冷,腰膝疼痛,背膊虚烦,月水不利,无子。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339.治妇人月水不利,四肢羸瘦,饮食减少,渐觉虚乏,以致不孕
白薇丸
【处方】白薇柏子仁白芍药当归桂心附子萆薢白术吴茱萸木香细辛、川芎槟榔各15克熟地黄60
克牡丹皮30克紫石英30克人参22克石斛白茯苓泽兰叶川牛膝各22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予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月水不利,四肢羸瘦,饮食减少,渐觉虚乏,以致不孕。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吞下。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340.癥瘕积聚当代妙方
(一)脾脏肿大
方一
【处方】鳖甲500g
【用法】焙黄研细末,1日3次,每服6g,调红糖服。
方二
【处方】马鞭草根63g

【用法】捣汁加酒,水(酒2份,水1份)煎,早晨空腹服,服后须睡1小时,连服1个月。注意勿食冷
荤食物。
方三
【处方】皂角500g
【用法】以新瓦置火上煅枯,研细末,将药末调入红糖等量,每服3g;1日3次,饭前开水调服。
方四
【处方】五灵脂制香附各250g牵牛子各31g
【用法】共为细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早、晚空腹各服6g,患儿酌减。

341.(二)腹中痞块
方一
【处方】五灵脂500g
【用法】每服31g,1日1次,水煎服。
方二
【处方】朴硝125g核桃仁250g
【用法】加开水适量煎干研末为丸,每晨空腹开水送下9g。
方三
【处方】榕树叶7片蚶壳7个
【用法】用老酒煎服。
方四
【处方】芫花31g(焙研粉)朱砂6g(研细)
【用法】加枣肉煮干捣成泥为丸小豆大,每次服6丸。
【备注】本品药性甚猛,使用需注意。
方五
【处方】芫花根白皮3g鲫鱼1条(219~250g)
【用法】去鱼肠,药入肚内,纸包3或4层,水湿透,火内煨熟,去肚内芫花根,吃鱼。
方六
【处方】三棱31g川芎63g炙川大黄31g
【用法】研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g,温水送,病重者连服1个月,轻者半个月。
方七
【处方】扁竹根6g青头蒿茵陈木贼各31g
【用法】以上4味煮鸡蛋吃。
方八
【处方】草果125g黑牵牛子白牵牛子各63g吴茱萸小茴香各31g

【用法】研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粒。
方九
【处方】醋炒三棱莪术牵牛子槟榔茵陈各16g
【用法】共研细末,醋糊为丸,每服5g。
方十
【处方】水红花或子(即红蓼花)1碗
【用法】以水3碗,文武火煎成膏,照痞大小摊贴患处。
【备注】又方用鲜水红花、蒜头、朴硝各31g,同捣烂贴患处,干则换。
方十一
【处方】朴硝31g独头蒜1个大黄3g
【用法】共捣研做饼,贴患处,1日1换,以消为度。
【备注】又方朴硝31g,大蒜适量,大豆31g,取豆、硝研末和蒜同捣烂,放膏药上贴患处。
方十二
【处方】生姜31g大葱1握大蒜6个牙皂皮19g
【用法】共捣如泥,摊布上,贴痞块上,每日换1次。
方十三
【处方】松香125g蓖麻子31g(去皮)阿魏6g朴硝16g
【用法】共捣为膏,按痞块大小摊布上贴。
【备注】又方蓖麻仁用63g,去阿魏,其他用法、主治同上。
方十四
【处方】海螵蛸透骨草栀子各9g桃仁大枣(去核)连须葱头各7个
【用法】共为细末,蜜调摊布上,贴癖块处。

342.(三)痞块腹痛
方一
【处方】鲜仙人掌94g
【用法】去外面刺针,切细炖肉服。外仍用仙人掌捣烂和甜酒炒熟包敷患处。
【备注】仙人掌有毒,试用要注意。
方二
【处方】射干叶31g(切细)绿壳鸭蛋(打碎取蛋清)
【用法】共调匀煮熟,拌白糖服。

343(四)多年痞块癖积
【处方】党参(米炒)三棱炙甲片各9g
【用法】研成细末,每服3g,1日3次,开水送下。

344.(五)小儿大肚子痞,面黄肌瘦,肚大青筋,午后发热
【处方】桃仁杏仁小枣各7枚栀子31g朴硝大黄各9g鸡子清3个蜜31ml
【用法】将前药共为细末,用鸡子清、蜜调匀,摊在布上,贴肚脐,7日1换,连贴3次。

345.(六)积聚
方一
【处方】乌豆五灵脂香附各16g
【用法】共研末,醋糊为丸,每服2g,1日3次,姜汤送下。
方二
【处方】醋制香附125g海蛤粉63g桃仁白术各31g
【用法】共为细末,醋糊为小丸,每服9g,淡醋汤送下。孕妇忌服。

346.(七)积聚腹痛,腹中有块,状如覆杯,痛时上冲心胸难忍
【处方】全蝎杏叶高良姜各3g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以熟鸡子蘸药末1次吃完。

347.(八)癥瘕
方一
【处方】血见愁根16g
【用法】老酒煎服。孕妇忌服。
方二
【处方】芫花根9g
【用法】锉,炒黄为末。每服3g,桃仁6g煎汤下。
【备注】本方适用于妇女腹中癥瘕,经水不通者。药性较猛,试用时注意。
方三
【处方】延胡索血余炭各125g
【用法】共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1日服2次,每服20丸。
方四
【处方】炙鳖甲6g炙蜈蚣1条
【用法】共研细末,开水送下。
方五
【处方】醋炒姜黄醋炒香附各9g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3g,1天2次,早、晚空腹开水冲服。
方六
【处方】核桃壳(炒焦)鸡骨草各31g(炒焦)穿山甲9g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9g,1日1次,服完为止。

方七
【处方】威灵仙益母草新泽兰川郁金各9g
【用法】上4味,加瘦肉63g,老酒炖服,连服10~20剂。
方八
【处方】蒲黄25g(醋炒)灵脂16g(炒)益母草46g霜楮叶63g
【用法】水煎,每日早晚服。

348.(九)癥瘕积聚
方一
【处方】水蛭
【用法】晒干或烘干,研末。每服2~6g,久服有效。
方二
【处方】莪术5g三棱延胡索赤芍各3g归尾9g
【用法】水煎服。凡非正气壮盛者忌服。
方三
【处方】醋香附五灵脂大黄牵牛子各等份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g,体弱者每服1丸,壮者每服2丸,温开水送下。忌食生冷鱼腥
之物。

349.(十)癥瘕积聚、疟痞
【处方】水红花(即水边蓼,取半老穗头)蚶子壳(烧灰研末)
【用法】连叶、蒂、子晒干,用蒜头适量,去皮膜,放石臼内杵烂,捏成饼,晒干研末,每500g入蚶
子壳125g,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g,早、晚各1次。
【备注】又方水红花子46g,煅白螺蛳壳78g,共研末加葱白汁70滴,姜汁10匙,米饭为丸,睡前用陈酒
吞服3g。治妇女癥块血结。

350.(十一)妇女血瘕
方一
【处方】生卷柏姜黄红花(炒研)等份
【用法】共为末,每服3g,桃仁汤送服。
方二
【处方】白芥子31g川花椒红花高良姜各9g
【用法】共为末,用牛乳调敷少腹2小时,以有热刺激感时为止。
方三
【处方】益母草31g
【用法】水、酒各半煎服。

方四
【处方】紫荆皮16g大黄三棱各9g红花16g
【用法】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黄酒为引。
方五
【处方】山慈菇蓼子花各63g
【用法】捣烂,调酒热敷患处。

351.(十二)妇女小腹有块,直冲心胸,筋硬疼痛(名横梁)
【处方】补骨脂500g
【用法】用黑芝麻63g拌炒,筛去芝麻,将补骨脂研末,忌铁器,以酒为丸。每服9g,开水送下。

352.(十三)妇女血块作痛
方一
【处方】黄牛虻3只
【用法】烘干研末,黄酒冲服。
【备注】牛虻有毒,适宜于妇人月经困难,瘀血所致少腹硬痛。倘若轻证的瘀血腹痛,应谨慎使用。
方二
【处方】辣椒叶不拘量
【用法】水煎和黄酒冲服。

353.(十四)血臌
【处方】刘寄奴马鞭草各16g
【用法】水煎服,或研末每次用开水送服6g。
【备注】又方:①用刘寄奴16g,煅山甲片31g,共研末,分数次用酒冲服治癥瘕。②用马鞭草、土蒺藜
各等份,煮鸡蛋服。治妇女癥瘕血块。

354.(十五)小腹瘕块
【处方】川花椒桂心半夏皂荚各9g
【用法】共研细末,每日早、晚各服5g,开水送下。

355.(十六)卵巢囊肿
【处方】桃仁9g红花5g当归尾9g川芎6g白芍9g
【用法】水煎服。

356.心慌心悸,心脏在不保养就迟了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经常出现心慌、心率过快、心烦、心乱、心翳,或是短气、上气、大口吸气,或总
感觉全身疲劳乏力。这都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这些警告信号都是提示你要马上好好保护自己的心脏
了,比如你可以按照如下保养心脏三穴来作为日常对心脏的养护手法操作。并且一定注意少熬夜,熬夜
过后心率加快是必然的,这对心脏的损害很大。日常经常刺激保健内关、神门、太溪三穴是非常好的心
脏日常保养方法。
取穴:(1)内关——仰掌微屈腕关节,从掌后第一横纹上二寸,在两条大筋之间即是本穴。取穴时以指侧
按入两筋凹陷中。
(2)太溪——由足内踝尖往后推至凹陷处(为内踝尖与跟腱间之中点)即是本穴。取穴时指
力偏向内踝。
取穴歌诀:太溪内踝后陷中。
操作:①先用右手拇指指腹侧切入左手内关穴按压至皮肤潮红,并转动左手腕;或直接按压带在手的佛
珠等饰物上,沿内关上的心包经来回推按至穴位有酸胀感。
②盘腿用右手拇指按右脚内侧的太溪穴,穴位一定要推至潮红为度,然后按同样操作换左手推按左侧太
溪穴。
③用右手拇指揉按腕横纹上的神门穴至潮红发热,然后按同样操作换左手拇指揉按右手的神门穴。
注意:(1)穴位刺激一定要使穴位达到或酸或胀或痛或皮肤潮红的得气感觉,穴位得气疗效才快才明显。
(2)如果手力不够,可借助专业工具刮、拍、拨、灸等手法加大穴位的得气反应。
(3)郄门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正坐或仰卧、仰掌取穴。郄门
穴穴位比较深,按摩时要力气大些。按这个穴一定要用大拇指按住,然后手腕转动才能揉到,配合按摩
内关穴。
1)点压至阳缓解心绞痛:心绞痛发作常伴有胸部压迫、窒息感。此时可按压至阳穴(位于背部第七胸
椎下,病人坐位低头垂臂、两侧肩胛角下缘直线交于脊柱五中点即是此穴),授压3一6分钟可缓解心绞
痛。
2)治心悸、心痛,可按心穴(位于掌面中指第二、三节指骨问横纹中点);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压下
降,按升压穴(位于手背腕横纹中点)。

357.【养生知识】
1、麻:表示气通,而血不通。
2、木:表示血和气都不通
3、酸:表示经络通,但气血不足。
4、胀:表明气很足,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5、痛:痛则不通,有血淤,经络淤堵
6、痒:表示气和血正在被打通,伤口正在愈合。
肚脐下冷凉〈叫〉宫寒!肚脐上冷凉〈叫〉胃寒!腰上冷凉〈叫〉带脉寒!肩上冷凉〈叫〉胆不通!手臂冷
凉〈叫〉肺气虚!颈部冷凉〈叫〉膀胱虚!手背冷凉〈叫〉气不足!大腿冷凉〈叫〉脾胃虚!小煺冷凉
〈叫〉肠胃虚!人体背部反应:
上焦厚〈叫〉心肺火旺!中焦大〈叫〉脾胃不畅!下焦厚〈叫〉肾气不足!入睡难的是你的(肝功)能下

睡觉轻的是你的(肾功)能下降
睡觉流哈喇子的是(脾功)能下降
头发在两鬓白的是(肝功)能下降
在前面白的是(脾功)能下降
在后脑勺白的是(肾功)能下降
脸色发白的是(肺)不好脸色发红的是(心脏)不好
脸色发青的(肝)不好脸色发黑的(肾)不好脸色发黄是(脾)不好。

胆经治疗近视的光明穴
青少年近视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孩子近视后戴着眼镜,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这让家长忧心忡
忡。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近视的根源是“手机”,于是拒绝让孩子看手机或者电视,但是孩子的近视度数还
是在增加。

【眼科医师:孩子近视的4大根源,家长一定不能忽视】
1、错误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孩子错误的握笔姿势和坐姿会让孩子和书本的距离比较近,导致眼睛很快就会疲劳,容易导致孩子近
视。
2、不正确的光线
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看书,容易导致眼睛疲累,也会造成近视。
3、吃过多的糖
吃糖会导致血糖增高,相应地降低体液的渗透压,使眼球内房水渗透到晶状体内,引起晶状体变形,
屈光度增高,加重近视。
4、孩子营养不良
如果孩子发生营养不良的现象,肝脏可能会受损,而肝的代谢能力变弱也会影响到视力。
【眼科医师分享3个小妙招:穴位+中药+食补,第2个科学降低度数,恢复视力!】
1、光明穴——使您眼睛明亮
光明穴在腓骨前缘,外踝尖上五寸的位置。将外踝尖与腿窝横纹间分成16份,外踝尖上第5份,腓骨的
前缘即是穴位的准确位置。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目”,眼睛与肝密切相关,而肝与胆相互是表里的脏腑关系,所以胆经上的穴也可
以治疗眼病。这种取穴方法也称作“上病下取”。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道:“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意思是说,各种穴位的名字不是摆
设,穴位的名字都有深刻的含义。这个穴的穴名正是来自于它的主治作用——可以使眼睛明亮,恢复
光明,才叫作光明穴。所以大家可以经常按揉光明穴,使眼睛明亮,还可防治青少年近视、恢复中年人
的眼疲劳、预防干眼病和老年人白内障等疾病。
2、猪肝绿豆粥——清热明目,缓解视疲劳
材料:新鲜猪肝100克,绿豆60克,大米10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绿豆、大米洗净、同放锅中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慢熬,煮至八成熟时,将切成片或条状的
猪肝放入锅中同煮,熟后再加调味品即成。
作用:补肝养血、清热明目、适合面色腊黄、视物模糊的体弱者。
医师提醒:近视患者的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1、注意读写姿势
看书、写字的时候,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3厘米左右。坐的姿势要端正,头要放正,背要挺直。
这是常见的近视眼的护理方法。
2、注意读写光线
看书、写字时的光线不能太强也有能太弱,不能在阳光下。写字时光线最好来自左前方,以免手的阴
影妨碍视线。
3、防止用眼过度
近距离工作一次不要超过50分钟为宜,每个小时应休息10分钟,极目远眺松弛调节,可以预防近视。

358.主久无子或断绪,上热下冷,百病皆疗方
白薇丸
【处方】白薇、车前子,各三分。泽兰、太一余粮、赤石脂、细辛、人参、桃仁(去皮尖.熬)、覆盆
子、麦门冬(去心)、白芷,各一两半。紫石英、石膏(研)、蒿本、栀子、卷柏,各五分。蒲黄、
桂心,各二两半。当归、川芎、蛇床子,各一两。干姜、蜀椒(汗)、干地黄,各三两。茯苓、远志
(去心)、白龙骨,各二两。橘皮(半两)。
【炮制】上二十八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
【功能主治】主久无子或断绪,上热下冷,百病皆疗方。
【用法用量】酒服十五丸,日再,增至四十丸,以知为度,亦可增至五十丸。慎猪鸡蒜生冷醋滑驴马
等肉,觉有娠则止。秘之,勿妄敷也。
【摘录】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359.喉癣。喉咙必先作痒,面红耳热不可忍,其后咽唾之时,时觉干燥,必再加咽唾而后快,久而作痛,变

为杨梅红瘰,或痛或痒
白薇汤
【处方】白薇2钱,麦冬3钱,款冬花3分,桔梗3分,百部2分,贝母5分,生地3钱,甘草3分。
【功能主治】喉癣。喉咙必先作痒,面红耳热不可忍,其后咽唾之时,时觉干燥,必再加咽唾而后
快,久而作痛,变为杨梅红瘰,或痛或痒。
【用法用量】水煎汤,漱口服,日服1剂。服10日虫死。后用溉喉汤30剂。
【摘录】《辨证录》卷三

360.阴虚火旺,身热支满;及热入血室,传热归阴,冲任受邪,潮热詀语,或昼明夜乱
白薇汤
【处方】白薇、生地、丹皮、丹参、沙参、芍药、甘草、麦冬、石斛。
【功能主治】阴虚火旺,身热支满;及热入血室,传热归阴,冲任受邪,潮热詀语,或昼明夜乱。
【摘录】《医级》卷七

361.艾叶泡水喝,治好了多年的“支气管炎”
在端午节结束时,家人必须摘新鲜的叶子,然后将其烘干以备后用。通常,它可以用来浸泡脚和清洁皮肤,因
为艾叶具有杀菌作用。特别是在水中,它已治愈慢性支气管炎多年。
1.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将1公斤新鲜艾草叶洗净切碎,在4000毫升水中浸泡4-6小时,然后煎煮浓缩至3000毫
升,每次服40毫升,每日3次,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哮喘,四肢冰冷,舌质淡,可有效缓解症状。
2.用艾草和生姜汤饮用,以缓解感冒和感冒时的呕吐。
3,用艾草叶15克煎汤,经常服100克糯米煮粥,可以治疗感冒不孕症。
4,艾草茶,可消除疲劳;贫血,感冒的人可以多喝。(味道不好,可以加入适量的冰糖。)无论如何,饮用
水也是一种饮料。最好去药店买一些,喝它。
5,治疗皮肤瘙痒:艾叶50克,胡椒粉9克,地肤子15克,皮肤白嫩,煎汤熏蒸,每日2次。
6,用适量的生蒿咀嚼,可以缓解过量食用冷瓜果和腹痛。
7,用生蒿叶10克,加红糖适量煎服,以缓解经期或经前腰腹痛患者
8,艾草炖鸡:用小干蒿,半小鸡,红枣和糯米。艾草炖鸡在肚子里炖,适合限于月亮,滋养身体,消除邪灵
的女性
9,浸泡在米酒中浸干艾草叶,浸泡后约两个月,可止咳,止血,并对腹痛有很好的疗效。
10,治疗痔疮:将叶子洗净,晒干或晒干,研成粉末。在洗涤疼痛表面后,在叶子表面上撒上一层薄薄的叶
子。也可以用生茶油调节叶子的外叶,并用纱布覆盖它们。每天一次,它具有良好的收敛肌生成作用。
平时家里常备艾叶,煮水、泡脚、清洗皮肤都可以用,因为艾叶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下面是一些艾叶的偏方,
觉得有用就存起来吧。
1、用阴干的艾草叶浸泡在米酒中,大约浸泡两个月后饮用,可止咳化痰止血,对腹痛也有不错疗效。
2、用艾草和生姜煮汤饮用,可缓解风寒感冒时的呕吐。
3、用艾草叶15克煎汁,粳米100克加水煮粥常服,可治疗宫冷不孕。
4、艾草茶,可以消除疲劳;贫血、怕冷的人可以多喝。(口感不好可加适量冰糖)反正喝水也是喝,不如去
药店买点,没事就喝。
5、治皮肤瘙痒:艾叶50克,花椒9克,地肤子、白鲜皮各15克,水煎熏洗,每日2次。
6、用适量生艾草嚼服,可缓解食用过多生冷瓜果腹痛不止者。

7、用生艾草叶10克,加红糖适量煎汤服用可缓解经期或经前腰腹冷痛的患者
8、艾草炖鸡:用一小把干艾草、半只小土鸡,配上红枣和枸杞。艾草炖鸡祛风暖胃,很适合坐月子的女性,
一来滋补身体、二来祛除风邪
9、治慢性支气管炎:鲜艾叶1公斤,洗净切碎,放人4000毫升水中浸泡4-6小时,然后煎煮过滤浓缩至3000毫
升,每次服40毫升,每日3次,对慢性支气管炎咳痰、气喘、肢冷、舌淡者,能有效缓解症状。
10、治臁疮:将艾叶洗净,晒干或烘干,研成粉。疮面洗净后,将艾叶粉薄薄一层撒在疮面上。也可用生茶油
调艾叶粉外搽,并用纱布盖好固定。每日1次,有较好的收敛生肌作用。

362.三叉神经痛效方
【辨病】三叉神经痛
【辨证】肝风内动-风窜络脉证
【方药】内服中药·江阴天江颗粒颗粒
R:
生白芍30g炙甘草15g醋延胡索20g制吴茱萸4g柴胡15g钩藤20g全蝎2g炒僵蚕4g
【用法】每日1剂,1剂分2次饭后半小时冲服。
【医嘱提醒】
感冒停用、经期停用。戒烟酒、辛辣、发物、刺激性食物、荤腥。要求服药期间心绪平和。

363.治百日咳
百日咳,中医多称之为“顿咳”、“天哮”、“疫咳”、“痉咳”和“鸬鹚咳”“鸡咳”等名。本病由
于病程较长,可持续2~3个月以上,故称“百日咳”。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两季为
多。本病传染性较强,各年龄皆可罹患,但以5岁以下幼儿最多。
多因内蕴伏痰、外感时疫之邪,初袭肺卫而致肺气郁闭、肺气受伤,与伏痰搏击、阻遏气道,肺失肃降
而气上逆,遂发本病。现代医学认为多由百日咳杆菌感染而引起。
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初期形似感冒咳嗽;中期咳嗽继而加重,出现阵发性痉挛
性咳嗽,咳后有特殊的鸡鸣样回声,尔后倾出痰湿涎样泡沫而止。多伴有颜面和眼睑浮肿,甚则有鼻出
血和咯血现象。至后期痉咳则逐渐缓解,恢复健康。本病在痉咳期(中期)病情重,也可出现严重的并
发症(如肺炎喘嗽、惊厥窒息等),切不可忽视。
..板蓝根汤..
【组成】板蓝根、贯众各12g,金银花9g,甘草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连服5天。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预防百日咳。
..百部丸..

【组成】百部250g。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备用。1~3岁每次服3~15丸;4~5岁每次服20~30
丸;6~7岁每次服40~50丸;8~10岁每次服60丸。日服3~4次,连服5~7天。
【功效】润肺止咳。
【主治】百日咳(急性期)。
【附记】或取罗汉果、柿饼各1个。水煎服,每日1剂。效佳。
..百及汤..
【组成】百部、白及各12g,忍冬藤30g,红糖20g。
【用法】上药共制为粗末,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30分钟,兑入红糖即可。每日1剂,代茶
饮用。
【功效】宣肺降气、化痰止咳。
【主治】百日咳初期。
..二冬汤..
【组成】天冬、麦冬各30g,阿胶15g。【用法】将上药捣碎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30分
钟,每日1剂,代茶饮用。【功效】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主治】百日咳。
【附记】或取天冬、麦冬各15g,百部根9g,瓜蒌仁、陈皮各6g。水煎服,每日1剂。用之临床,效
果亦佳。
..止咳糖浆..
【组成】鲜鹅不食草500g。
【用法】将上药加水1000ml,煎至500ml,为第1次煎液;药渣再加水700ml,煎至500ml,为第2
次煎液。合并2次煎液,浓缩至500ml,加糖浆500ml,过滤放凉。加入防腐剂和矫味剂即得。用药剂
量:1岁以下3~4ml;1~2岁5~7ml;3~4岁8~10ml;5~6岁11~15ml;7~8岁16~20ml。每
日分3次口服。【功效】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主治】百日咳(痉咳期)。
【附记】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黛蛤散..
【组成】青黛、蛤壳粉各30g,川贝母、甘草各15g。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每次服1.5g,日服3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7~10天为1个疗
程。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主治】百日咳(痉咳期)。
【附记】屡用效佳,一般服药2~10剂即可治愈。若有并发症者,需配合其他疗法治疗为宜。

..芫戟丸..
【组成】甘遂、芫花、大戟各12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将面粉100g炒黄,调成糊状和药末拌匀为丸如黄豆大,备用。用药剂量:1
~2岁服1粒,3~4岁服2粒,5~6岁服3粒,7~8岁服4粒。每日早、晚各服1次,开水送服。
【功效】利水止咳。
【主治】百日咳。
【附记】①在服药期间,禁服甘草及辛辣食物。未见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②效果:屡用效
佳。
..礞石膏..
【组成】金礞石50g,杏仁、川贝母、麻黄、甘草各15g,蜂蜜180g。
【用法】将杏仁捣成泥状,余药研为细末,将蜂蜜熬开纳入上药调成糊膏状,备用。每次服7~10g,
日服4或5次,此为3周岁患儿剂量,其他年龄可增减剂量。
【功效】宣肺化痰、润肺镇咳。
【主治】百日咳痉咳期。
【附记】临床屡用,疗效满意,一般服1剂,最多2剂即可治愈。多数在7天内治愈。用药期间未发现
副作用。
..杠板归汤..
【组成】杠板归、海浮石各30g,黛蛤散(冲服)、百部各15g,朱砂1.5g(冲服)。以上为成人剂
量,儿童酌减。
【用法】上药除黛蛤散、朱砂(研细)外,余药水煎取汁,冲朱砂黛蛤散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安神。
【主治】百日咳。
【附记】治疗50例,服药5~10天后痊愈46例,无效4例(均系并发气管炎或间质性肺炎患儿)。治愈
率为92%。
..治百日咳方..
【组成】①大蒜10g,白糖适量。②浙贝母2~3g,鸡蛋1枚。
【用法】方①将大蒜去皮捣烂,加开水50ml,澄清后加入白糖。每服5~10ml,日服2或3次。方②将
浙贝母研细末。取鸡蛋1个,洗净外壳后,在其尖端剪一小孔,把浙贝母粉由小孔内放入,摇匀后以纸
封闭小孔,放入饭锅内,小孔一端朝上,蒸熟即可。每次服1个,日服1或2次,连用5~7天。
【功效】方①抗菌消炎、驱虫健胃。方②止咳平喘。
【主治】百日咳(痉咳期)。
..二参百部汤..
【组成】太子参、北沙参、百部、麦冬、白术、茯苓、紫菀各9g,五味子6g,炙甘草3g,大枣3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效】益气养阴、健脾止咳。
【主治】百日咳恢复期。

364.用灵芝保什么汤好喝
用灵芝煲什么汤好喝?众所周知,灵芝其实是非常滋补的一种药材,平时生活中有很多人都特别喜欢用
灵芝来煲汤喝。那么,灵芝煲什么汤最好?接下来养生在线网为你介绍相关知识。
1、灵芝煲什么汤最好之灵芝陈皮老鸭汤
配料:芝人堂泰山野生赤灵芝或灵芝切片50克,陈皮1个,老鸭1只,蜜枣2枚。
制作方法:先净老鸭剖洗干净,去毛、去内藏、去鸭尾,斩大件;芝人堂泰山野生赤灵芝切片、陈皮和蜜枣分
别用清水洗干净。然后将以上全部材料一齐放入已经煲滚了的水中,继续用中火煲约三小时左右,以少许
幼盐调味,即可佐膳饮用。
功效:芝人堂赤灵芝具有安神、健胃、去痰、活血的作用;陈皮具仍行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老鸭肉有
滋阴补虚、利尿消肿的作用;蜜枣具有补中益气、止咳润补肺肾、化痰平喘的作用。
2、灵芝煲什么汤最好之灵芝蹄筋汤
配料:芝人堂泰山野生赤灵芝或灵芝切片15克,黄芪1克,猪蹄筋100克、葱、姜、调料适量。
制作方法:将芝人堂泰山野生赤灵芝切片、黄芪装纱布袋内,扎口;猪蹄筋洗净与芝人堂灵芝、黄芪及水共
炖至熟烂,去药袋,调味,饮汤食肉。功效:健脾安神,益肾养肝,适用于慢性肝炎、食欲不振、体虚乏力、神
经衰弱等。
3、灵芝煲什么汤最好之灵芝黑白木耳汤
材料:灵芝、黑白木耳、蜜枣、瘦猪肉。
做法:将灵芝、黑白木耳、蜜枣洗干净;瘦肉洗干净之后切碎;然后全部放入干净的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熬
煮。
功效:能够有效的滋养身体、补脑防癌、降低血压、预防各种慢性疾病。
4、灵芝煲什么汤最好之灵芝杞子南枣乳鸽汤
材料:灵芝、杞子、南枣、乳鸽、生姜片。
做法:将所有的食材洗干净,然后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武火烧开之后文火慢炖,直到乳鸽软烂之
后就可以起锅了。
功效:能够很好的保健脾胃、醒脑安神、补气益血,对于治疗精神萎靡、头昏眼花有着很好的效果。
5、灵芝煲什么汤最好之灵芝莲子清鸡汤
材料:灵芝、莲子、陈皮、鸡。
做法:将灵芝、莲子、陈皮洗干净,鸡去毛之后洗干净;将所有的食材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
烧开之后小火慢炖,直到鸡肉软烂之后就可以起锅了。
功效:灵芝怎么吃效果好,这道食谱能够很好的达到健脾开胃、保健身体的作用。适用于分娩之后的女性,
或者是气血不足的患者。
哪些人适合吃灵芝
1、心脏功能不好的人:灵芝可以改善冠脉循环和心肌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
抵抗心律失常。
2、易疲劳、睡眠差的人群:灵芝能提高人体能量工厂——线粒体的能量,提高机体耐寒能力,减轻疲劳。
对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有良好的作用,能使人们入睡快、睡的深、睡的好。
3、高血压人群:灵芝具有抗氧化与清除氧自由基作用,阻止肾酵素与血浆球蛋白发生作用形成血管紧张
素,能从根本上调理高血压,稳定血压。
4、免疫力差的人群:灵芝能增加免疫系统细胞、组织数量,促进抗体产生,增加吞噬、杀伤细胞数量、增
强其功能,又可以调低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
5、高血脂人群:灵芝能通过抗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作用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降低血脂,消
除动脉粥样硬化。
哪些人不适合吃灵芝
发热恶寒者不能吃灵芝粉。“发热恶寒”是出自我国医药古籍的病症名称,简而言之就是感冒伤寒病症,
身体发热并且怕冷。因为感冒之后五脏六腑功能减弱,体虚不耐受进补,此时进补灵芝会封住寒气,不但无
法达到功效反而有可能加重感冒。
阴虚内热者不能吃灵芝。同理,阴虚内热也是中医上对于人体状况的一种描述,它是指人体内虚火过旺,比
如怕热、易怒、口干,以及大便干燥,小便赤黄等症状。而灵芝属于大补的保健品,如果此时再进补,无疑
是“火上浇油”,使人体内火更旺。
某些与自身免疫功能失调病症的病人不宜吃灵芝。众所周知,灵芝具有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效,但是如
果自身免疫功能失调,最好还是不要急于进补灵芝。最常见的比如硬皮病等,盲目摄入灵芝有可能导致病
情加深。
用灵芝煲什么汤好喝?以上是养生在线小编针对灵芝煲汤做了详细的介绍,在此提醒朋友们,我们平时
生活中可以使用灵芝煲很多种汤,灵芝煲汤虽营养,但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喝灵芝煲的汤,像发热恶寒
者,自身免疫失调的人都不太适合。

365.治疗梅核气
处方:生地、桃仁、川芎、枳壳、桔梗、厚朴、法夏、苏子、贝母各10克;红花、柴胡各6克;赤芍15
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服,连服7天为一疗程,用药1~3个疗程。
按:梅核气多认为是痰气郁结所致,治疗多用理气化痰之法,方用半夏厚朴汤。本方从痰瘀互结论
治,加以活血化瘀之品,比单纯理气化痰之法效果要好。共治疗16例均有效。

366.卒得风疾,耳中恍恍卒痛
白盐方
【处方】盐5升。
【功能主治】卒得风疾,耳中恍恍卒痛。
【用法用量】甑上蒸热,以耳枕之,冷即换。或用软布裹熨之患处。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三

367.齿龈宣露、牙黄黑不白
白牙药真珠散
【处方】真珠1钱半,白檀3钱,石膏2两,乌鱼骨半两,白石英半两,浮石半两,朱砂2钱半,香白芷
2钱半,川芎2钱半,川升麻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齿龈宣露、牙黄黑不白。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以指蘸药擦牙。合口良久,吐津后用温水漱口。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368.风牙疼痛,及牙龈肿硬不消
白牙药升麻散
【别名】白芷升麻散
【处方】川芎4钱,升麻1两,藁本1两,石膏1两,白芷1两,皂角1两(烧存性用)2钱2分,细辛6
钱。
【制法】上为末,纱罗3度。
【功能主治】风牙疼痛,及牙龈肿硬不消。
【用法用量】白芷升麻散(《普济方》卷六十九)。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369.令牙白
白牙散
【处方】石膏4两,香附子1两,白芷2钱半,甘松2钱半,三柰子2钱半,藿香2钱半,沉香2钱半,零
陵香2钱半,川芎2钱半,细辛2钱半,防风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令牙白。主
【用法用量】早晨搽牙,以水漱吐之。
【摘录】《袖珍》卷三

370.牙宣
白牙散
【处方】石膏3钱,细辛3钱,地骨皮3钱,青盐3钱,甘松3钱,藿香3钱,零陵香3钱,白芷3钱,藁本
3钱,磁石末、新砖末、香附子、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牙宣。
【用法用量】方中磁石末、新砖末、香附子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
371.令牙白
白牙散
【处方】细辛、荜茇、防风、白芷、茯苓、川芎、升麻、甘松、香附子、石膏3倍于上药。
【功能主治】令牙白。主
【用法用量】《奇效良方》本方用法:上为细末,研匀。常用揩牙。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


372.老中医蒋立基应用生地的经验
作者/蒋运祥蒋运胜
蒋立基老中医业医四十余载,学验俱富。蒋老临证,喜用生地,颇有创见。兹举蒋老临床验案数则,略
加分析、以示其用生地之一斑。
一、治痹证:
痹乃闭而不通之谓。可因风寒湿邪壅滞或痰瘀痹阻,也可因气血亏虚或运行无力。故有不通则痛与不荣
亦痛之病理。倘若气血充沛,营卫调和,在外之邪不易入,即使已入内之邪也无容留之地。
蒋老对生地疗痹倍加赞赏。他说:肝主筋,肾主骨,心主血脉,痹证之发生恒与心肝肾攸关。生地一
药,入心肝肾三经,气凉质润,性降通利,擅养阴生津,生血脉。《本经》云其“除寒热积聚、除痹”,
《别录》谓其“通血脉,益气力”。可见生地针对病机而“充”、“通”兼备,属不可多得之佳品。
(一)风寒湿痹案:
宋长琴,女,18岁,农民。83年10月28日初诊。周身关节肿痛3年,多次在省市医院查治,诊为风湿性
关节炎。长期用消炎痛、炎痛喜康、地塞米松等,仍反复发作。起居稍有不慎,即发热,肿痛加剧。近
三月来,左踝及两腕、手指肿痛,不红,屈伸不利,肌肉瘦削,饮食二便尚可。面萎黄虚浮,舌质淡
红,苔白微腻,脉细涩。
今纯用中药治疗:生地50克,黄芪、续断、桑寄生各15克,防己、桂枝、制川乌(先煎)各10克,五加
皮12克。3剂,痛肿明显减轻。守方继服16剂,痛止肿消,肌肉渐丰,面色红润。为巩固计,再进8剂,
半年后随访未发。
(二)脉痹案:
张笃洲,男,69岁,干部。84年8月20日初诊。左小腿及足背肿胀沉重疼痛2月余,久站久行症状加重,
西医诊为左下肢深层静脉炎,虽未间断中西药物治疗,但效果甚微。肢冷麻木,肤色紫黯,按之不留指
痕,腹股沟淋巴结不大,舌质暗红,边有齿痕,苔薄微黄,脉沉细。
生地50克,玄参、防己、宣木瓜、地龙、猪苓、泽泻各10克,鸡血藤、川牛膝、丝瓜络各15克,连翘20
克,蜈蚣一条。3剂后,沉重改善,肿胀稍减。前方继服10剂,诸证向愈,去蜈蚣又8剂。现随访已愈。
(三)腰腿痛案:
王义兰,女,38岁,范岗林场,84年7月8日就诊。二年前因露卧湿地,其后即感腰骶痠痛,渐重,痛从
骶沿右大腿后外侧而至腘窝、小腿处传布,诊为坐骨神经痛。用强的松、炎痛喜康等,并作局封,未
愈。曾服阳和汤加减3剂效果不显。刻下,面.白,形寒肢冷,纳差,时感腹胀,舌淡嫩,脉沉细。
疏方:生地60克,附片、制川乌、制草乌各9克(先煎),炮干姜、细辛各4.5克,麻黄、白芥子各9克,
五加皮、骨碎补各12克。9剂后痛止,仍感肢冷,未再服药。两月后因发疟数日又感隐痛,前方加桂枝
又6剂,诸证全除。
二、偏头痛:
武守云,女,21岁,站岗乡,84年8月4日来诊。右上颌部痛2年余,常为电击样抽痛,骤然暴作,持续
30秒至5分钟不等,轻时数日不发,重时每日数发,诊为右第2支三叉神经痛。曾用中西药物,针刺等仍
未能制。近月来频繁发作,难于忍受,泛泛欲吐,饮食少进,口干不欲饮。面黄形瘦,舌嫩红,苔薄
腻,脉弦数。
疏方:川芎15克,荆芥、防风、白芷、羌活、法夏、吴萸、僵蚕各9克,菊花、钩藤(后下)各12克,
薄荷(后下)、甘草各6克。服6剂未效。于84年8月20日再诊时予前方去荆芥、羌活,加生地60克。4剂
后疼痛大减,夜能安睡。守方又9剂,痛全止,随访半年未发。
三、治十趾疼痛:
许传琴,女,19岁,桑涧乡,83年11月6日来诊。十趾灼痛阵作月余,渐重,每因遇热、触物或站立而
加重,诊为红斑性肢痛症。西药治疗半月无效,夜间疼剧。近感两手中食指亦有微痛,二便尚可。面色
潮红,四肢温暖,足趾皮色略红,跗阳脉动而劲,舌质淡红,苔白罩黄,脉沉弦。
生地60克、细辛4.5克,麻黄、白芥子、川牛膝、桂枝各9克,赤芍、木瓜各15克,苡仁30克。进3剂疼痛
已去十之七八,守方遣6剂。约两月后(84年元月12日)因疥疮来诊告云,药未尽剂而痛全止。
四、外用敷贴:
清·吴尚先说:“外治之理,即是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是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基此,蒋老又常将
生地作为外用药,分别治疗外伤血肿、麦粒肿、电光性眼炎,牙痛等。
(一)生地治外伤:
生地治跌仆损伤,古已有之,惟近世罕用。如《本经》云其“主折跌绝筋”,《别录》则谓“破恶血”,
《本草从新》进一步说:“凡跌仆损伤,肌肉血瘀发肿青紫者,以鲜生地捣烂厚敷,自能去消肿,活血
定痛,知地黄去瘀自有天然作用。”鲜生地我处无货,乃用干地黄切碎,温水浸透,捣如泥状,加少许
冰片或风油精数滴,敷于患处,亦甚效验。
如治吴必和,因重物撞伤右踝一天,局部肿痛,皮下瘀血,摄片称骨关节正常。遂予前法外敷,干时取
下,用酒拌透并加风油精数滴,再敷。当日痛减大半,三日而愈。
(二)治针眼:
生地、枸杞子各10克,烘干(勿磔化)研细末,以麻油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数次。
如治王占英,右眼患针眼,经用前法,当日肿痛减轻,3日而愈。越2月左眼也生针眼,仍以前法涂敷,
亦3日而愈。
(三)治电光性眼炎:
生地20克,切碎,温水浸泡片刻,捣如泥,加蜜或糖水适量,作成两个饼状,略大于眼眶,敷于两眼,
包扎固定4至6小时,往往一次而愈,对严重者可再敷一次。
如患者李忠仁,电焊作业后,双眼红肿疼痛畏光流泪,头痛。于晚上敷药一次,次晨取下,诸证皆失。

(四)治牙痛:
花椒6克研细,生地20克,食醋二盅,同捣如泥,作成小丸如蚕豆大,放在患牙上,咬合牙床,张口使
涎水流出,如不流涎则更换一粒。
如治胡立业,牙齿肿痛3天,龋齿松动,牙龈红肿较著。注射青霉素、服消炎药数次,未能见效。用上
丸1粒痛减,连用8粒而痛止肿消。
按:蒋老用生地内服剂量较大,一般为30—60克,个别亦用至90克者。因生地性凉质润,对阳虚或脾胃
虚寒者,在组方时用辛宣、温通药物以反佐,或将生地加生姜汁或白酒一盅,同捣如泥,这样既不碍
胃,又使药效易于发挥。

373.厌食
患儿3岁,此次前来想调理脾胃,纳少,眠翻,大便干,给以处方:
1.三甲散3g消积散3g清热散3g定风散3g清导散1g10付每日1付水冲服
2.赖氨葡锌1包/次2次/日口服
3.厌食贴

374.腰痛
腰痛是指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现代医学中的肾脏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腰肌劳损、
外伤等均可出现腰痛。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故肾虚常为腰痛发生的关键。又因湿邪重着,最易痹着于
腰部,故外感所致腰痛总离不开湿邪为患;至于劳力扭伤所致腰痛,常和淤血有关。
【验方1】土鳖、红花各10克,治疗急性腰扭伤时,可混入水,加酒200毫升,文火煎15~30分钟,每日
分3次服。
【验方2】威灵仙研细末,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治寒性腰疼。
【验方3】补骨脂6克,杜仲6克,木瓜5克,当归10克,水煎服。
【验方4】桑寄生10克,杜仲10克(炒),煎水,每日1剂,分2次服,治肾虚腰痛。
【验方5】猪腰子1对,补骨脂15克,放入剖开的猪腰,蒸熟后空腹食,黄酒200毫升送下。用于肾虚腰
痛。
【验方6】八角小茴香炒香研细末,饭前黄酒送服6克,每日2次。
【验方7】鳖甲用沙炒,研末,热黄酒送服,每次3克,每日2次。
【验方8】丝瓜子仁,炒焦,酒热服,并以渣炒热敷患处。治疗腰痛不止。
【验方9】核桃仁60克,黄酒30毫升煮熟,放红糖30克,于睡前服用。
【验方10】松针150克,米酒500毫升,浸14日后,每次1小杯。
【验方11】当归、红花、杜仲、川芎、桂枝、独活各3克,牛膝、木瓜、五加皮、防风各6克,白酒泡
服。
【验方12】金毛狗、大活血藤、五加皮、土牛膝各60克。加水2000~3000毫升煎煮,去药渣,将药汤
倒入盆中熏浴,待不烫时浸浴患处。具有活血、止痛等功用。

375.气积伤肝肺
中医认为,气贵于流通。人的怒、思、悲、忧等情绪过于强烈或持续时间过长,最易引起“气”的运行失
常,从而导致气机郁滞不畅,形成“气积”。气机失调主要和肝、肺有关。肝失疏泄,则气机郁滞,常表
现为长呼气、长叹气后自觉畅快,也可伴有胸闷不畅、神情抑郁或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舌苔发白等表
现。肺气失衡可出现长吸气、深吸气后自觉畅快,或有气短、神疲乏力、多汗舌淡等表现。
清理对策

1.运动是最好的药:户外运动是气机升降平衡、疏肝降火的好方法,推荐慢跑、爬山、健步走、太极拳
等;
2.适量补充有行气功能的食物如柑橘、韭菜、洋葱、柠檬、山楂、白萝卜等;
3.合理饮用禅茶:如白茶或普洱茶,都可舒肝理气

376.一切牙痛,牙黄黑色
白牙散
【处方】白芷7分,升麻1钱,石膏1钱5分,羊胫骨灰2钱,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牙痛,牙黄黑色。
【用法用量】先以温水漱口,擦之。
【各家论述】《杏苑》:用白芷以疏阳明经风,升麻、石膏以清阳明经热,用羊胫骨补齿虚,麝香辛
窜,引诸药以通行关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377.
固齿
白牙散
【处方】藁本、升麻、细辛、皂荚(烧灰)、石膏1倍于上药、檀香、麝香。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牢牙。主
【用法用量】每日早晨刷牙后,搽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二引《居家必用》

378.令牙白
白牙散
【处方】酸枣仁、蘑菇不拘多少(煅过)、麝香少许。
【功能主治】令牙白。主
【用法用量】刷牙。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

379.四逆汤标准配方
《伤寒论》四逆汤配方
组成:炙甘草二两(6g)、干姜一两半(6g)、附子一枚(15g)生用去皮破八片
用法: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现代用法:
水煎服)。

380.当归四逆汤配方
组成:当归三两(12g)、桂枝三两(9g)、去皮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3g)、甘草二两(6g)、炙通草二两
(6g)、大枣二十五枚(8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人参四逆汤配方
组成:炙甘草二两(6g)、附子一枚15g(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一两半(9g)、人参一两(6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听声音

381.四逆汤的临床应用
1、急性肠胃炎
急性肠胃炎,古称霍乱,不论真假霍乱,吐泻脱水,四肢厥逆,阳气暴脱,脉沉微者,即施以四逆汤1
剂,服后约1小时,呕泄即止,少进热食而安睡,次日患者可恢复正常。
2、虚寒腹泻
诊见四肢厥冷、汗出,脉微欲绝者,治与四逆汤,令服3剂,服后能自觉腹中舒适,泄泻减少。继服理
中丸,2次/日,1丸/次,连服1—2剂即可告愈。
3、重型传染性黄疸肝炎
根据中医辨证,确诊为阴黄的重型黄疸肝炎,用四逆汤加味治疗,效果显著。方药:附子9g,甘草6g,
干姜6g,茵陈20g,人参5g,1剂/日,水煎分2次服。一般服20~30剂可获痊愈。未发现不良反应。
4、麻疹逆证
据报道,用四逆汤加减,治疗属真阳不足、正不胜邪而至麻疹内陷的患者,能回阳救逆,使体温上升,
疹点变为红活,继而用清透之品治愈。
5、胃下垂

中医认为,胃下垂多由中焦虚寒所致,故用“虚则补之”、“寒者温之”的方法进行治疗。有人以四逆汤为
主方,根据具体病隋加减治疗胃下垂,经服药10—20天,结果患者腹痛、腹胀、嗳气等主要症状均显著
改善或消失。
6、放射性白细胞减少症
四逆汤加入参、黄芪、枸杞子治疗放射性白细胞减少症,取得明显效果。可能是本方对骨髓造血功能有
特殊的振奋功能,即中医称“阳生阴长”之说。
7、咳嗽气喘
采用四逆汤加减治疗咳嗽气喘,每获良效。本方适应肾阳不足、摄纳无权以至咳逆上气,不得平卧者。
若是慢性支气管炎偏寒者,用之效果颇佳。
8、阳虚自汗
附子5g(先煎10分钟),干姜2g,炙甘草10g,党参30g。汗泄如淋加碧桃干、浮小麦、炙黄芪;便溏者,加
肉豆蔻、五味子;肢体痛者,加白芍、木瓜、威灵仙。1剂/日,水煎服。

382.补肉膏
别名:理伤膏(《伤科汇纂》卷七)。
处方:黄蜡猪油各120克乳香没药各30克松香麻油各500克
制法:上以折伤木皮30克捣碎,入油内煎数沸,滤去滓,煎至滴水成珠,却入密陀僧、黄丹,慢火熬成
膏,次入松香、黄蜡熔化,后入乳、没,再加自然铜末。
功能主治:主刀斧伤,肉破骨碎者。
用法用量:外贴患处。
摘录《伤科汇纂》卷七

383.柴葛解肌汤治疗疑难杂症
柴葛解肌汤出自明代医学家陶华的《伤寒六书》,此方组方之目的在于治疗中医三阳(太阳、阳明和少
阳经)并病,所以既用了治疗少阳证的常用药柴胡和黄芩,又用了治疗阳明病的葛根和石膏,还用了治
疗太阳病的羌活和白芷,并合并了桔梗排脓汤(桔梗,甘草),组方思路很严谨。
本方现在常用于治疗感冒、肺炎、气管炎、牙龈炎、结膜炎、中耳炎、肋间神经炎等多种疾病。
陶氏原著用此方解肌清热,主治感冒风寒,郁久化热,恶寒发热,头痛肢酸,目疼鼻干,眼眶疼痛,心
烦不眠,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笔者用陶氏的这张方子治疗了几例疑难杂症,效果不错。笔者常用的各药剂量如下:
柴胡12克,葛根9克,甘草3克,黄芩9克,羌活6克,白芷6克,芍药6克,桔梗6克,石膏12克
下附笔者治疗的案例三则,以作说明。

病例一:甲状腺癌术后头闷胀、麻木的患者
罗某,女,2019年4曰15日初诊。
患者于2010年6曰29日发现甲状腺右叶下极混合型占位,同年底手术切除,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分
期pT2N1M0。
患者自诉手术后身体虚弱,又感风寒,因为医院病床紧张,未痊愈即被要求出院。
出院后一直不适,口苦,畏寒,易感冒,头部闷胀,有如物裹,右肩和左侧下背部沉痛,睡眠质量很不
好,手术后整夜不能正常入睡,鼻塞不通。询之于西医,西医认为可能是手术伤了神经,故有此症状。
多年来辗转各地,求诊于各大医院,中西医找了很多,就是不能缓解头部闷胀不适感。
脉虚无力。尚有阴道出血,盆腔积液,阴道炎,头皮痒等症状,怪症百出,甚为苦恼。
初诊时,笔者觉得可能是桂枝加葛根汤的适应症,给患者开了7付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患者在服用2付桂
枝加葛根汤后,略有好转,服用到第五付,不但不再好转,相关症状还在加重。
患者咨询笔者,该如何调整处方。笔者想了想,患者太阳、阳明和少阳证俱全,柴葛解肌汤有并解三阳
证的功效,于是开了三付柴葛解肌汤。
三付药服完后,患者的症状大有好转。再咨询如何用药,嘱效不更方,继续服用三五付,症状消失后停
用。
此患者10年来,到处求医问诊,这种症状也确实比较少见。所以屡经各种治疗无效,医生们也难以解释
清楚患者的病因。
若叫笔者来解释患者的病因,也是很难说出所以然来,但是根据其症状,却可以从中医典籍中找到对应
的效验方来。按照笔者一贯坚持的对症下药的用药原则,只要方与证相符合,就大胆的用历史上的效验
方,果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病例二:顽固的失眠症患者
顾某,女,2018年10曰8日初诊。兰州某高校教职工,因其同事的介绍,找笔者治疗其多年来顽固的失
眠证。
患者从2016年开始,因为工作和房屋装修等原因,导致过度焦虑,从2016年7月9日搬家日开始失眠,一
直不能缓解。无皮肤过敏、喷嚏等症状,搬家后,房子潮湿,腹泻近一两个月。
患者在这之前就畏寒,失眠后畏寒更严重,夏天不敢穿凉鞋。在办公室里不敢吹风。左侧肩膀从2016年
底开始疼痛,大便正常。怕风,出汗。搬家的当天晚上,家里通风,当天晚上感觉很冷。脉滑,舌润,
苔薄,不口干舌燥,咽喉不干。
患者也四处求诊多年无效,因见其同事患癌症,被笔者治疗的效果很好,遂求其同事引荐,求治于笔
者。
根据此患者的症状,笔者一开始觉得与桂枝加葛根汤证相符,所以开了桂枝加葛根汤原方:桂枝10g,
白芍10g,炙甘草6g,葛根15g,生姜3片,大枣3个。
患者自诉服用桂枝加葛根汤后,没有任何效果。此后患者因为家中事情多,又其老父患癌,需要照顾。
更加焦虑,失眠问题一直不能解决。
今年初,患者实在被失眠折磨得很无奈,再次恳求笔者处方治疗。笔者想了想,从患者的症状来看,似
乎也是三阳合病,郁久化热。焦虑属少阳,肩颈痛属阳明与太阳合并的葛根系列方剂证,遂决定用柴葛
解肌汤。
患者服用柴葛解肌汤后,失眠的症状终于得到了缓解。

384.水气,胀满浮肿,小便涩少
白鸭方
【处方】白鸭1只(去毛肠,洗),饭半升。
【功能主治】水气,胀满浮肿,小便涩少。
【用法用量】以饭、姜、椒酿鸭腹中缝定,如法蒸,候熟食之。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三

385.头偏痛
白雪丸
【处方】硝石1两,硫黄1两,白矾1两。
【制法】上以固济了瓶子一所,先下消石,次下硫黄,后下白矾,其瓶盖上留一小窍子,先掘一地
坑,内更着水瓶子一所,坐令安稳,便将药瓶坐于瓶上,用泥密固之,以慢火逼之,候窍中相次烟出
尽,即却泥之后,用大火熬令通赤,候冷,开瓶取出药,于纸上摊,用甘草水洒地令湿,以盆合之,2
日出火毒了,细研,用绿豆粉,以水调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头偏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白雪丹”。
【摘录】《圣惠》卷四十

386.痰壅胸膈,嘈逆及头目昏眩困倦,头目胀痛
白雪丸
【处方】天南星(炮)1两,乌头(炮,去皮)、白附子(生)1两,半夏(洗)1两,滑石(研)1
分,石膏1分,龙脑1分,麝香(研)1分。
【制法】上为末,稀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痰壅胸膈,嘈逆及头目昏眩困倦,头目胀痛。
【用法用量】《御药院方》无乌头。
【注意】食后服为佳。
【临床应用】头目昏眩:予每遇头目昏困,精神懵冒,胸中痰逆,愦愦如中酒,则服此药,良久间如
搴一重裘,豁然清爽,顿觉夷畅。
【摘录】《苏沈良方》卷五

387.血崩昏暗症
血崩亦称崩中、暴崩,指妇女不在经期而突然阴道大量出血的急性病证。本病病因颇多,有因劳伤过
度,气虚下陷,统摄无权所致;有因暴怒伤肝,肝不藏血,经血妄行而发为血崩;亦可素体热盛,复感
热邪或恣食辛燥之品,积热化火,热迫血行而发病;另有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或因外感,夹内伤,瘀
血内阻。恶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造成崩中。现代医学中的功能性子宫出血之重症者,与本证相类。
傅青主,名山,字青主,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擅长妇科疾病,医论独有见地,通俗易懂,立法严谨而
灵活,制方精良且不矜奇立异,疗效卓著而备受中医妇科医家尊崇,堪为妇科之精典。每一病分为几个类
型,每一类型先有理论,后列方药。在论述中,先叙述一般人对这个病症的理解,然后提出自己的意
见,加以辨析。主要抓住了肝、肾、脾的相互关系,对妇科疾病进行调治,处方较为切合临床实用,因
而颇受后世医家推崇。例如对血崩后昏晕的病例,作出如下辨析:妇人有一时血崩,两目黑暗,昏晕在
地,不省人事者,人莫不谓火盛动血也。
然此火非实火,乃虚火耳。世人一见血崩,往往用止涩之品,虽亦能取效于一时,但不用补阴之药,则
虚火易于冲击,恐随止随发,以致经年累月不能全愈者有之。
是止崩之药,不可独用,必须于补阴之中行土崩之法。方用固本止崩汤。
大熟地(一两,九蒸)白术(一两,土炒焦)
黄耆(三钱,生用)当归(五钱,酒洗)
黑姜(二钱)人参(三钱)
水煎服。一剂崩止,十剂不再发。倘畏药味之重而减半,则力薄而不能止。
方妙在全不去止血而惟补血,又不止补血而更补气,非惟补气而更补火。
盖血崩而至於黑暗昏晕,则血已尽去,仅存一线之气,以为护持,若不急补其气以生血,而先补其血而
遗气,则有形之血,恐不能遽生,而无形之气,必且至尽散,此所以不先补血而先补气也。
然单补气则血又不易生;单补血而不补火,则血又必凝滞,而不能随气而速生。况黑姜引血归经,是补
中又有收敛之妙,所以同补气补血之药并用之耳。
(若血崩数日,血下数斗,六脉俱无,鼻中微微有息,不可遽服此方,恐气将脱不能受峻补也。有力者
用辽人参去芦三钱煎成,冲贯众炭末一钱服之,待气息微旺然后服此方,仍加贯众炭末一钱,无不见
效;无力者用无灰黄酒冲贯众炭末三钱服之,待其气接神清始可服此方。人参以党参代之,临服亦加贯
众炭末一钱冲入。)
(注)先生这首方剂,属于临床急救方剂,应用得法效果明显,确能在危险中得以重生。受先生用方启
发,本人在临床对这样危急病人,用方(党参60克、蒸熟山萸肉60克急煎取200毫升冲服15克贯众炭
末)作临时急救。

388.疝气
治疝病难忍及囊肿如斗肾子痛者
雄黄甘草(各一两)白矾(二两)
共研细末。每用一两,滚水五升冲和,洗患处良久,再暖洗至冷,候汗出痊。

疝灵散
治偏坠七疝,肾囊肿大,疼连小腹,不能自忍。服之极验。
龙眼核荔枝核(二味先捣碎焙)小茴香(各等分焙)
共为细末。每服一钱,空心用升麻煮酒送下。重者二服。
治心腹小肠痛,小肠疝气,血气疼痛,及产后一切疼痛,诸药不效者。此药能行能止,妙不可述。
五灵脂(等分)蒲黄(等分)
研为末。或酒或醋,调匀熬成膏。再入水一钟,煎至七分热服。或醋糊为丸。童便酒服亦可。

389.治肾子大小偏坠方
用绵花子煮汤入瓮。将肾囊坐入瓮口,俟汤冷止。一二次散其冷气即愈。
治偏坠神方
用冰姜一大块,光粉一块等分,同捣极烂,涂肾囊上,仰卧以油纸衬好,勿污被褥。少顷大热,切勿动
手,听其自落。涂两次即可断根。日久肾子大者,亦渐缩小矣。
治偏坠小肠气屡验方(吉晋榆社尉宛华亭)
多年煮肉菜磁盘锅底一个打碎,入锅用芝麻油一斤许,煎至焦枯,看火起烟尽起锅冷定,研细蜜丸。每
服三钱,黄酒送下。

390.治疝气神效方
荔枝核(四十九枚)陈皮(九钱)硫黄(四钱)
共为末。盐水打面糊为丸,如绿豆大。遇痛时空心温酒服九丸,良久再服。不过四五服,其效如神。
温经汤变方
温经汤变方源自于温经汤的变方,黄煌教授称其为“能美手的温经汤”,治疗烦人的手掌皲裂效果十分明
显。后来发现温经汤加减后不仅对手掌皲裂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对脚皲裂、干燥性皮肤、冬天皮肤掉
皮、面色晦暗、气血不佳等都有明显效果。将本方水煎后直接外洗,亦能起到明显的滋润效果。隧将原
方化简为“温经汤变化”,适合内服外洗。
配料:当归7g桂枝6g生白芍6g川芎3g丹皮6g麦冬6g党参6g炙甘草6g生姜2小片
用法:水煎温服,亦可水煎外洗面部皮肤
功效:
1、滋润干燥的皮肤,特别适合干性皮肤或冬天皮肤脱皮者。
2、活化晦暗皮肤,使皮肤亮丽、有光泽。
3、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月经情况。
此属药食同源中药,可长期使用,经期也可用。

391.升槐升降汤
升槐升降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古今名方》卷六引《易聘海医案》。具有升清降浊,行气活血,升阳
举陷之功效。主治气虚下陷,持续腹痛,阵发性加剧,痞块按之不移,大便间下红白、血水,坠胀难
堪,不能进食;精神极度萎顿,舌苔薄白,脉象沉弱。
名称升槐升降汤
出处《古今名方》卷六引《易聘海医案》
组成升麻、槐子、炙黄芪、白术、柴胡、当归各、大腹皮、广木香、炙甘草
功用升清降浊,行气活血,升阳举陷
主治气虚下陷,持续腹痛,阵发性加剧,痞块按之不移,大便间下红白、血水,坠胀难堪,不能进
食;精神极度萎顿,舌苔薄白,脉象沉弱
组成
升麻30克(醋120克,煮干,焙枯),槐子15克,炙黄芪18克,白术、柴胡、当归各12克,大腹皮30克,广
木香6克,炙甘草9克。
功用
升清降浊,行气活血,升阳举陷。
主治
气虚下陷,持续腹痛,阵发性加剧,痞块按之不移,大便间下红白、血水,坠胀难堪,不能进食;精神

极度萎顿,舌苔薄白,脉象沉弱。
方义
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男性多于女性。中医多诊为肠结症。多因情志不畅、血、气、寒、热、湿、
食、虫等因素所致肠道传输不畅,从而气机不行,瘀血滞留而出现腹痛为主等症。本方则适于气虚不
足,气滞不行所致肠套叠者。
附注
验之临床,如辅以醋制玄胡,其止痛效果更好;并可配合针刺治疗,可选用足三里、合谷、内庭、内关
等穴。若治疗48小时后仍旧无效,则应准备采取手术治疗。

392.治咽喉症诸方
治咽喉诸症方:
1.本方用:川草乌(焙),何首乌(焙),乌头(焙),龙骨
(煅)象牙(挫)青黛,硼砂,儿茶各一钱,血竭,珍珠,乳没(灸),青鱼胆,冰
片各五分,生银花五分,灸甘草五分,麝香五厘。青鱼胆须另制。每冬至前七日内,
取胆不落水洗,冬至日埋向阳土中,至立春日取出,风干备用。每取五分,和入诸药
为细末,瓷瓶密收。用此先次下刀,后用秘药。
2.秘药方:
治咽喉七十二症,俱用此吹之,神效。黄连,黄柏,黄芩,栀子,以上焙,
黄芪,薄荷,防风,荆芥,玄参,连翘,细辛,独活,白芷,川芎,羌活,三奈,槟
榔,厚朴,苦参,甘草,木通,制半夏,二乌,苍术,麻黄,赤芍,升麻,大黄,僵
虫,大力子,桔梗,射干,干葛,皂剌,车前,桑白皮,五加皮,粘子,地骨皮,麦
冬,山豆根,杏仁,生地,归尾,花粉,南星,银花,川槿皮,参三七各一两。拣上
好洁净咀片,有泥垢者洗净。用好新缸一只,将药入内,加清水浸之,日晒夜露,四
十九日取起,滤去渣。用铜锅煮之。将药水逐渐加入,用文武火熬,不住用槐枊枝搅
之。煎稠如糊,再加入后开各药:雄黄一钱,青礞石(童便煅七次),乳没(制去
油),熊胆(焙),龙骨(焙),元明粉,血竭,石燕(醋煅七次),海蛸(纸包
煨),芦甘石(童便煨七次),青黛各五分,枯矾,儿茶各一钱,轻粉,黄丹(水
飞)各三分,桑枝灰三钱,硼砂七分。以上共为细末,入煎膏内和匀,做成小饼,如
指头大。晒露七晓夜,放地上以瓦盆盖之,一日翻三次。七日取起,置透风阴干,收
藏瓦罐内三个月,方可用之。用时为极细末,每二分加后七味,片脑,珍珠,珊瑚各
四分,麝香,牛黄各二分,轻粉一厘,硼砂二分,共为末和匀。密收小罐,以乌金纸
塞罐口。每以铜吹筒取药少许吹患上咽喉诸症皆获效。
3.通关散:
青盐一钱,硼砂五分。咽喉肿痛滴水不下,吹之止痛。
4.元霜散:
治一切喉风痹症,并口舌诸症。薄荷,僵虫,青黛,朴硝,白矾,火硝,黄
连,硼砂各五钱,共为细末。腊月初一日取雄猪胆七八个,倒出胆汁,用小蛊将胆汁
小半和上药末拌匀。复灌入胆汁内,以线扎头。外用青缸纸包裹,于不露天地上掘一
窝,阔深一尺。上用竹竿悬空吊药胆,上用板铺,以土密盖。侯立春日取出,挂在风
口阴干。去胆皮并纸为末。每一日加冰片三分,吹喉神效。
5.蓬莱雪:
治咽喉七十二症俱效。生黄芩,生黄连,栀子(炒黑)各研细末,雄黄,硼

砂,牛胆硝各三钱。鹅内金,人中白,枯矾各一钱,制青梅(煅存性),青黛各五
分,共为细末。入后七味:牛黄,麝香各三分,铜青,熊胆,珍珠,冰片各五分,儿
茶八分,共研匀收之。每遇喉症,以少许吹于患处,一日夜十余次。徐徐流出痰涎即
愈。如有腐烂臭秽,用猪牙皂,扁柏枝同捣,和水去渣。灌漱令净,吹药神效。制青
梅法:大青梅一斤去核。入白矾,食盐各五钱,拌匀。再以蜒蝣虫不拘多少,层层间
之,一日夜取梅晒干,以汁尽为度,煅存性待用。制胆硝法:冬月取黑牛胆一个,入
朴硝在内,挂风口阴干,一百二十日取用之。
6.冰片散:
治咽喉口舌诸症。硼砂五钱,雄黄,黄柏(蜜灸),靛花,黄连末,元明粉
各二钱,枯矾,内金(煅存性),土茯苓各一钱,鹿角霜一两,人中白三钱(煅),
铜青五分(煅存性),冰片二分(另入),乌金纸三张(煅灰),以上为细末,吹喉
神效。
7.冰硼散:
治咽喉口齿新久肿痛及久嗽痰火,咽喉作痛。元明粉,硼砂各五钱,冰片五
分,朱砂六分,共为细末。吹四五次神效。
8.碧雪散:
治一切风痹喉癣时行诸症。俱可用吹。已溃烂者,珍珠倍之,加琥珀四分,
真紫荆藤八分(具要研末),白萝卜苗四两(无苗用鲜白萝卜一斤代之),茡荠苗四
两(无苗用鲜蒙阴荠一斤代之),鲜土牛膝五两(干者用七两,又名天明精),鲜银
花叶四两(干者六两),以上四味用囊盛之,长流水浸一宿取起,带水磨,搅匀沉清
取粉。每粉一两为料,配入后药:远志(去心)八分(甘草水泡),丹皮,人中黄,
人中白各一钱,桔梗三钱,僵蚕(甘草水泡,去水上浮油),硼砂,真川贝,马勃各
五分,珍珠四分,西牛黄五厘,冰片三厘。以上远志,丹皮,桔梗,僵蚕四味,用文
火焙,余各生研极细末,无声为度。并前粉和匀。用吹,为丸含舌下亦可。为丸用鲜
土牛膝一两,和人乳汁半酒杯捣汁,加当门麝三厘,和药跌丸如绿豆大。
9.十味散:
治一切曲痹喉症,猝发肿痛。用芦管吹之,并可内服。用甘草六分,桔梗一
钱,煎汤调下,每服七分。芙蓉叶,菊花叶,枊槐叶,巴蕉叶,冬桑叶,土牛膝叶,
银花叶,苏叶,柯叶。各应采鲜者阴干为末。侯十叶备全等分和匀,瓷瓶收贮。猝遇
喉症,外用芦管吹之,内服甘草桔梗汤或开水调下,每服七分。若遇无名火毒,焮肿
红赤,兼可敷消。取井华水调敷患处

10.含化丸:

治诸般喉症效应神方。真西牛黄二钱,新柏子仁(去尽油)四十九粒,真
法半夏(雪水浸七日)八分,透明雄黄,陈胆星各五钱,硼砂二钱,真川玉金,真川
黄连各六钱。以上药用好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一丸,甘草汤送下。能在口内含化更
妙。虚人,孕妇禁用。
11.五宝丹:
治结毒,筋骨疼痛,腐烂口鼻,诸药不效,以及咽喉烂损,汤水难下并
效。滴乳石四钱,琥珀,珍珠,朱砂各二钱,冰片一钱。各研细,称冷和匀。每用二
钱,加面粉八钱和匀。每用土茯苓一斤,水八碗煎至一碗。去渣作五次。每次加五宝
丹一分,和匀服,十服自愈。看病上下,如腐烂每日土茯苓加辛荑三钱,咽喉腐烂加
桔梗三钱。忌食海腥牛羊火酒煎炒等物,并房事。
12.舌饹散:
梅核结气愈后,用此散余毒。真元明粉一钱二分,贝母一钱,晚米一撮,
拌湿同炒为末,放舌饹喫。
13.咽津丹:
治梅核气及痰气结于喉中,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如茅草长剌喉中作痒。
初起吐酸妨碍,久则闭塞。胆矾,硼砂,明矾,雄黄各等分为末,用红枣煮烂为丸,
如芡实大。空心含化一丸,温黄酒一杯过口。内服苏子降气汤。
14.冰梅汤:
治风热火毒凝结喉间,以致痰涎壅塞,舌吐不利。鲜大南星二十五个切
片,鲜大半夏五十个切片,牙皂(去皮弦),朴硝,白矾,防风,盐各四两,桔梗二
两,硼砂一两五钱,山豆根三两。拣七分熟梅子一百个,先将盐硝入水,浸梅子,上
漫三指为度。过一日,将各药为末入水拌匀,同梅子再浸七日,取出晒干,再浸再
晒,药水尽为度。将梅子入灌收之,梅子日久起白霜更妙。用时以薄棉裹一枚含口
中,令含出津液,徐徐咽下,痰即化,病即愈,一丸能治三人,切勿轻弃。
15.三黄汤:
治咽喉一切诸症。初起黄红甚至紫黑,壅肿疼痛,恶寒发热,用此抑火。
黄连四分,甘草五分,川芎七分,黄柏,黄芩,栀子,赤芍,薄荷各一钱,水煎。食
后温服,加后七味:青皮八分,陈皮,花粉,射干各一钱,银花,当归各一钱五分,
元参二钱,名三黄凉膈散。引加灯心二十寸,竹叶十片。口干便闭加大黄三钱,虚人
虚火不必加大黄。
16.清脾降火汤:
治脾阴火灼,外感风热,咽喉剌痛等症,丹皮,黄芩,防风,白芍,
白术,猪苓各一钱,青皮,薄荷,泽泻各七分,当归一钱二分,生地三钱,黄连五

分,桔梗,赤茯苓,麦冬去心,元参各一钱五分,栀子八分。引加须葱白二寸,灯心
十寸,水煎服。
17.清凉散:
治一切咽喉肿痛,吞吐不利。炒山栀,防风,枳壳各七分,连翘去心八
分,黄芩,当归,薄荷,桔梗焙各一钱,生地一钱五分,甘草六分,白芷五分,引加
灯心二十寸,细茶一撮,山豆根五分,水磨汁冲服;肿甚痛不减或生痒加大力子,元
参一钱五分,去白芷;痰火甚加射干八分,瓜蒌一钱,竹沥五分,去白芷;咽喉干燥
加麦冬一钱五分,花粉一钱去白芷;发热加柴胡七分;热极大便结加大黄三钱,去桔
梗;肾虚水泛咽痛生疮,声音不清倍生地,加黄柏知母各一钱,去白芷。
18.益气疏风汤:治心胃郁热,风火逆于喉间,致生疮瘤等症。升麻,青皮各五分,甘
草六分,川芎七分,桂枝三分,紫苏,防风各八分,生地三钱,当归,白芍,花粉,
茯苓,前胡,甘葛,连翘(去心)各一钱,麦冬(去心)一钱二分。加芦根汁半小杯
冲服。
19.雪林普济消毒丸:
治大头瘟,憎寒壮热,面肿目不开,烦咳,咽喉不利,舌干口燥
等症。黄连,酒炒黄芩,元参,大黄,党参,生甘草,大板兰根(如无以靛花代
之),银花各一两,陈皮,川芎,大力子,僵蚕,甘葛,薄荷,当归,连翘,生甘草
各五钱,升麻,柴胡各四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重二钱。每服二钱,细嚼白汤
下。如发时不及制丸,用末药一钱二分,照引服。未愈再进一服,以汗为度,不可透
风。肿仍服是丸,但肿处必脱去皮一屋乃愈。忌酸冷,鱼鸡,羊肉,房事。另一方治
大头病,面肿项肿。用福建靛花三钱,火酒一钟,鸡子清一个和匀。服下不逾时,肿
消而愈。
20.托里消毒饮:
喉症已成,不得内消,宜服此药托之。未成即消,已成即溃,腐烂易
去,新肉易生。此时不可内服泄气寒凉等药,致伤脾胃为要。一切痈疽俱可用。焙党
参,黄芪各一钱五分,白芷,皂剌各五分,甘草六分,桔梗,白芍,当归,白术,茯
苓,银花各一钱,水二蛊,煎七分,食远服。脾弱者去白芷,倍参芪。
21.济阴化痰饮:治阴虚火灼,忧思郁虑成喉疾。小生地三钱,银花,元参各一钱五
分,广皮七分,远志,柴胡各八分,桔梗一钱二分,川贝一钱,赤茯苓二钱,甘草六
分。
22.元参六味汤:
治老人,虚人风热喉痹,肿痛等症。元参一钱五分,小生地二钱,丹
皮八分,甘草节,建泽泻各五分,淮药一钱二分,山萸肉,茯苓,桔梗各一钱。愈后
俱服清咽抑火丸,以杜后患。
23.枳桔二陈汤:
治七情郁结,痰气结如梅核或如败絮,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
或中腕痞满气不舒畅,或痰涎壅盛,一气喘急,或因痰饮噁心呕吐等症。陈皮,炒栀
子,制半夏,茯苓,桔梗,黄芩,苏子各一钱,枳壳七分,甘草,白叩五分,姜三
片,水煎服。
24.行气藿香饮:
治梅核气,咽喉气胀,上攻胸膈疼痛。香附,陈皮,厚朴各五分,紫
苏,枳壳各七分,乌药三分,桔梗,制半夏各一钱,酒蒸大黄一钱半,甘草六分,引
加灯心二十寸。
25.清咽利膈汤:
治七情郁结致生气肉,咽间胀塞,吞吐不利。甘草,枳壳,陈皮各七
分,炒山栀,苏梗,贝母,制半夏,茯苓各一钱,桔梗,花粉各一钱二分,香附五
分,引加姜一片,水煎服。如火盛咽痛紫色,加片苓一钱,黄连五分,去制半夏,
姜;如虚火甚,咽红,劳力即疼,加元参二钱,生地一钱五分,当归一钱,知母一
钱,黄柏一钱,去半夏,姜。
26.少阴甘桔汤:
少阴咽喉痛,头眩脉沉细而身大热者,宜服之。桔梗,川芎,柴胡各
五分,甘草三分,陈皮,羌活,升麻各四分,黄芩八分,元参一钱,水二蛊,葱白一
根,水煎服。
27.黄连泻心汤:
治老幼心火妄动,结成重舌紫舌,肿胀坚硬。黄连,山栀,荆芥,黄
芩,去心连翘,木通,薄荷,大力子各一钱,甘草五分,水二蛊,灯心三尺,煎八
分,食远服。
28.黑参丸:
治口舌生疮久不愈者。元参,麦冬(去心炒),天冬各一两,为末,炼蜜
丸如弹子大。每用一丸含化下。
29.甘露饮:
治男女胃中客热,齿龈肿闷,牙宣出血,心内多烦,饥不欲食,善睡螧卧
及咽喉生疮肿烂等症。二冬(去心),当归各二钱,石斛,二地各三钱,黄芩,枇杷
叶(去毛净),二芍,元参,犀角各一钱五分,甘草一钱,荆芥(炒黑五分)。水二
蛊煎七分。食后服。若齿龈宣露肿闷,并可煎汤温漱。
30.清咽抑火丸:
常发一切痈蛾乳核或单或双,愈后服此丸药百天,切勿间断,可永不
发。生地六两,丹皮,麦冬,金果榄,元参各四两,连翘,黄连,山栀各二两,甘草
一两五钱,沙参,白芍,归尾,桔梗各三两,远志,泽泻各一两,七芥穗二两五钱,
川黄连五钱。各取净末和匀,炼蜜为丸。每服三钱,开水下。
31.山豆根汤:
治咽喉癣毒,阴虚火盛,五心烦郁诸症。陈皮(去白)八分,射干,桔
梗,连翘各一钱,山豆根,元参各一钱五分,薄荷,甘草各五分,去心麦冬一钱二
分,引加灯心二十寸,煎七分,慢慢咽下。
32.治喉癣方:
喉症唯此最速,迟久则失音不可治。西牛黄,冰片各一分,山羊血二
分,川黄连,灯草灰各五分,血碧,橄榄核灰各三分,硼砂一钱,共研细末。每一茶
匙药用一茶匙蜜调之,放舌尖上。一日五次,两月可愈。或加蜓蝣,梅核烧灰二分于
此方更妙。

393.一切风痰壅盛,手足顽痰,或牙关紧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白丸子
【处方】半夏7两(生用),南星2两(生用),川乌(去皮脐,生用)5钱。
【制法】上为末,用生姜汁调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痰壅盛,手足顽痰,或牙关紧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正体类要》卷下

394.一切风
白丸子
【处方】白附子1两(炮裂),白僵蚕1两(微炒),干蝎1两半(微炒),蝉壳半两,天麻1两,羌活1
两,防风1两(去芦头),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麻黄1两(去根节)。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以腻粉滚过,令干。
【功能主治】一切风。
【用法用量】如中风不语重者,每服10丸,以暖酒研下,当有汗出即愈。如常服,每服5丸,空心温酒
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395.一切风
白丸子
【处方】天麻1两,干蝎半两(生用),附子半两(生用,去皮脐),芎藭3分,细辛半两,半夏半两
(生用),川乌头1分(生用,去皮脐),白附子半两(生用),白僵蚕3分(生用),麝香1分(细
研),麻黄半两(去根节)。
【制法】上为末,以枣瓤为丸,如绿豆大,以腻粉滚过,令干。
【功能主治】一切风。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396.哮喘方
痰火症
真麻油三两。以牛黄五钱。明矾一两。研末浸油内。痰火发时。服一二匙痰自下。
七粒金丹
治哮吼之症神效。将瓦放火上烧红。放鹁鸽粪于红瓦上。自然成灰。研细好酒送下。二三钱即愈。
治哮病方
哮有虚实之分。热哮。盐哮。酒哮。皆虚症也。寒哮。实症也。寒哮遇冷风而发。热哮伤热伤暑而发。
治不同法。

麦冬(三钱)桔梗(三钱)甘草(二钱)
水煎服一帖即愈。不必加去痰之药。加则不效矣。不能断根另有药。
397.实哮方
百部(二钱)炙草(二钱)桔梗(三钱)半夏(一钱)陈皮(一钱)茯苓(一钱五分)
水煎服。二帖即愈。

断根方
用海螵蛸火为末。大人五钱。小儿二钱。黑砂糖拌匀调服。一帖即除根。若不服上煎药。止可得半
也。上煎药如热哮加元参三钱。冷哮加干姜一钱。盐哮加饴糖三钱。酒哮加柞木三钱。

定喘止嗽降痰噙化方
孩儿茶白檀香白豆蔻桔梗麦冬(去心)蛤粉(各一两)川贝母(一两,去心)南薄荷天门冬(各五
钱)木香(三钱)麝香(二分)真冰片(五分)
上药共为末。甘草四两。熬膏为丸。如梧子大。每噙化一丸。去痰降气止嗽。如神。不可备述。

治盐哮方
盐哮每朝清晨服豆腐浆愈。

治冷哮方
茯苓干姜(各一两)南星(七钱)石膏(七钱)生半夏杏仁(各五钱)
上味共研末。每服三钱。乌梅灯心汤服。

冷哮方此非汤剂可治须吸烟法
乳香芸香麻黄细辛薄荷
各等分。为细末。扑纸上捻作长条。燃火令旺。灭之即以烟熏口中及鼻内。泪出自痊。
凡三次作三日。

398.牙痛、牙龈肿痛
牙痛(1)
处方:生地二钱,独活二钱
用法:水煎,飯后服。
牙痛(2)

处方:生地二钱,荆芥一钱,川军一钱,白芷一钱,辽细辛一钱,甘草一钱
用法:水煎服。

牙龈肿痛
处方:生代赭石五钱,生石膏三钱,滑石三钱,怀牛膝三钱,甘草一钱
用法:水煎服。


399.破伤风;兼治中风手脚挛缩及半身不随
白丸子
【处方】安息香1两,胡桃仁(与安息香同研)1两,白胶香(研)1分,牛黄(研)1分,麝香1分,丹
砂(研)1分,芎藭1分,当归(切,炒)半两,干蝎7枚(全者,酒炒),巴豆3粒(去皮心膜,研如
膏,压去油)。
【制法】上10味,将3味捣为细末,与别研7味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破伤风;兼治中风手脚挛缩及半身不随。
【用法用量】每服1-2丸,温酒送下。量力饮之,但令醺醺,勿至大醉,兼理中风。手脚挛缩及半身不
随,日2夜1,不可过多。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400.十种水气
白丸子
【处方】轻粉1钱,粉霜1钱,玄精石1钱半,滑石半两,硇砂半钱,白直丁香20个。
【制法】上先次将粉霜、玄精、硇砂匀研,滴水为丸,用白面裹,草火内烧,面熟为度,不用裹药
面,复同余药,丸如绿豆大,再用滑石为衣。
【功能主治】十种水气。
【用法用量】第1日服3丸,日3次;第2日5丸,第3日8丸,1日8次,熟水送下。不动脏腑,其水道小便
出。
【摘录】《鸡峰》卷十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