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显示,每年猝死人数多达54.4万,也就是说,每一分钟,都有人面临着猝死威胁。 在猝死的众多诱因中,心脑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心梗、脑梗是最常见的猝死疾病。 而进一步深挖,血栓是造成血管堵塞、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 医生:腿上出现4种变化,提示体内有血栓 变化1:腿麻 很多血栓患者,在开始的时候都会不同程度的腿麻现象。 很多人会忽视,当双腿发麻时,很多人就会觉得是因为坐的时间太久,或者压着了,这样就耽误了病情。 变化2:腿疼 静脉血栓形成所引起的疼痛,主要是由血栓激发静脉壁炎症反应和血栓远段静脉急剧扩张,刺激血管壁内末梢神经的缘故。 由于血栓形成的部位、炎症反应的轻重不同,疼痛程度也有所不同。如果血栓发生于小腿肌肉内静脉从,范围比较小,激发炎症反应的程度轻,疼痛不明显。 变化3:腿肿 肢体肿胀是最常见的血栓临床表现。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两条腿粗细不一样了,出现了腿肿,要注意可能是血栓在作怪。 如果血栓位于肢体主干静脉,会迅速引起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出现明显的肢体肿胀。 变化4:腿抽筋 血管问题是导致抽筋的常见内在因素,如果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或者血栓,血液循环就会受到影响,局部组织如果缺氧整个生理机能都可能会受到影响,会导致下肢发凉以及抽筋情况出现。 而且血液运行不畅,身体内的代谢产物也不能及时送走,当达到一定浓度之后也很容易小腿抽筋。 体内有血栓,控制4个行为,避免猝死 1:避免吸烟 吸烟使得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从而导致血脂血糖升高。 吸烟使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强,血粘度增高,损伤血管壁,使得本来就不光滑的血管更易堵塞,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患者吸烟,可能促使心室颤动的发生,而这正是引起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2:避免酗酒 酒精摄入量对于出血性卒中有直接的剂量相关性。 每天酒精摄入大于50克者,发生心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血液中血小板增加,进而导致血流调节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使心脑血管病更容易发生。 3:避免久坐 久坐不动,腿部的肌肉收缩减少,下肢血流速度减慢,因而增加血栓发生的几率。 对中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由于血管柔韧度较差,久坐后猛然牵拉,还可能“撕裂”血管,诱发“主动脉夹层”等严重后果,如抢救不及时,其死亡率达到30%~40%。 4:避免熬夜 熬夜时,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不断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会造成血管收缩异常。 长期缺乏睡眠,人就会感觉紧张、焦虑,容易诱发或加重高血压。 对于本身有房颤、心律不齐、冠心病等病人,熬夜无形中给心脏加重负荷,很容易发生心肌梗塞等事故。 清除血栓,养护血管,常做三件事 一:不吃错 1、少吃脂肪性食物 对于血栓患者要少吃肉类,特别是含脂肪过多的肉类尽量的要少吃,或者是不吃。 因为很多的肉类,特别是肥肉类,吃的比较多的话,含有大量胆固醇,会加重血栓的形成,所以在饮食当中,要尽量减少脂肪的摄入。 2、少吃盐 出现血栓要想避免形成并发症,在饮食当中必须要清淡,少吃盐,因为吃盐过多,会造成血管收缩,就会造成血管栓塞更严重,诱发心梗和脑梗。 所以,平时要以清淡为主,千万不能多吃盐,而诱发血栓。 二:要喝对 1、红甜菜根茶 红甜菜根中含有的镁,能够阻止血栓的形成,净化血管壁的胆固醇斑块,改善脂质代谢,软化血管的硬化强度。 现代研究表明,红甜菜根还能明显降低血脂,其含有的甜菜红素可使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显著降低。 经常将红甜菜根泡水代茶饮,可以显著改善血脂,有效清除血栓,减少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红苏子叶茶 红苏子叶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可以降低血脂,减少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红苏子叶有舒张血管等功效,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其提取物可显著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且能在糖尿病综合症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经常将红苏子叶泡水代茶饮,可以很好地预防和清除血栓,改善血液状态。 三:动一动 1、金鸡独立 只要单脚支撑坚持5分钟即可,在做金鸡独立的时候,腿部的气血能够被带动起来,血液不断的向上涌动,也能避免血栓的形成。 2、转动脚腕 脱下鞋袜,平躺在床上,腿部伸直,踝关节做顺时针的旋转,脚部在这旋转过程中,也能促进血液流动,增强了下肢血液的循环,也能预防血栓。
|
|
来自: 健康生活维他命 > 《血脂/血压/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