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魔营·第三天:​永字八法

 清虚堂 2019-08-14

【魔营播报】

01、上午理论


今天开始,会逐渐进入核心。这两天大家可能有千百个疑问:怎么还是写不好?两个原因:

第一 ,书法里面好多问题我们刚刚开始,不要着急,后面会一点一点地解释。不要才第一天就想得到第十五天的答案。降龙十八掌,第一招出去,大树一动不动,有人 怀疑是不是教得有问题?郭靖不会怀疑洪七公 。大家也不要怀疑自己,等到你练到第十五式的时候, 自然就知道咋回事了。最高的招式,可能是要找到一个契合点, 机缘到了你才能知道 。 

第二 ,在学的过程里多思考,多想一想,不要老想着去得现成的答案。现成的答案对你其实不好。总之一句话,大家沉住气,慢慢地脚踏实地往前走。你唯一要做的是班训“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把当天听到的东西落实下来, 就可以了。

于钟华老师讲授“永字八法”

“ 永字八法”是楷书诞生的通道, 所以我们讲的笔法不是加了几个小动作, 它是一整套的书写方式:定点侧落的书写方式。它背后的原理是无为、是抄近路, 同时也吻合了 便捷书写的需要。 

所以到王羲之这里,他发现真正的书法是书写的时候可以无为的书写。无为的意思 是:我写字的时候,我的意识不需要投射到写的过程 ,我只要写就行了,我的意识可以腾出来去思考语意的表达, 这个时候,语意和书写基本上处于同步状态。

大家现在想想,“永字八法”是不是挺神奇? 

02、下午示范


 请大家考虑一个问题:自我摸索的书写方式和传承有序的书写方式之间的差异是什么?第二个问题:钟繇、王羲之的同一个字帖有很多版本,你能不能辨别出哪一个版本更接近钟繇的原型?哪一个更接近于王羲之? 

黄道周学钟繇,赵孟頫学王羲之,文征明更像王献之。后世叫做流,前面叫做源,学人家的东西的特点是很容易把别人的某一个用笔特点给它强化出来,形成他个人的特点。 

  中国古人为什么重视书法?书法里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我们是一定要把它继承下来的。所以我们说的古拙、古雅、古朴、古素,要雄浑劲健,又能够温柔敦厚,这才是中国书法好的地方。也就是中国的易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雄强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敦厚 ,把这两个合起来,差不多就是中国书法的精神。

于钟华老师临摹示范稿

03、晚上作业


1、500字学习心得一篇。

2、钟繇、王羲之、王献之 每家7行,共计21行,意它们用笔上的区别。

【我在魔营】

01
 观 察 日 记

【观察员 陈安源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被于钟华老师称为古典书法三家。

关于这三位书法大家的用笔特点,于老师说如果钟繇的字是没有脱壳的稻米,王羲之的就是米粒,王献之的则是米饭。

于老师说,想真把王羲之或者魏晋的字写好,可以买一本《世说新语》放在案头,没事就看。

在下午的作业示范课现场,于老师分别拿出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东方朔画赞》,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三本经典的小楷法帖摆在书案上让小伙伴们仔细观察。

钟字古拙奇趣高古,韵味浓醇,静穆典雅。王羲之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王献之《玉版十三行》笔锋外露,点画写得非常舒展修长,中间有一个持续的行笔过程。

于老师给纸杯题字“鱼翅咖啡”,不知道能不能收藏呀~~~


02
 学 习 心 得

寻回最本真的初心

张诗睿

上了两天课充分意识到独立思考与思维逻辑的重要性,而做到这两者的前提是对事物本身有一定的认知。

小学的时候老师让说描写月亮的比喻句,同学们都很积极“月亮像圆盘”,“月亮像镰刀”,我把脸憋得通红什么都说不出来,那时的我既不认识圆盘也没见过镰刀。但老师讲“像”,我也不好奇、不疑问,只记下“像”。现在想来,对老师的盲从、对新知识的无疑问来自于我的无知。不过凡事有坏的一面也会有好的一面。不了解就可以不带预判的、从零开始去认识一个事物。课上讲书写的无为是不带个人习性最简单的运笔,我自认为对事物的无知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无为。

钟繇、王羲之是在希望书写更加便捷的基础上改进了笔法,这说明意识是先行的。有意识才有达到的可能性,无意识的达到只是偶然。如果我们带着找寻古法的意识去学习,就可能将偶然转化为必然。再由个人的领悟去拓宽从而创新。所以最质朴的笔法可发展的方向越活泛,若执着于个人特点鲜明的书体是很难再向更高处前行。这也是重提魏晋古法的原因之一。

练字除了练“字”本身,更是练心练性练气度。软笔书法之于英文书法甚至硬笔书法在当下的不可替代性来自于其中蕴藏的内涵。我们通过字与古人交流,去学习他们运笔,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更传承他们的思想与胸襟。如果艺术当真是在误读中成长的,那么读史书、了解书家就是去虚求实。这是靠近古人也是找寻自己,在这个过程我们不断剥离欲望与枷锁,寻回最本真的初心。

希望在这次学习中我们能够找回初心,然后坚定不移的大踏步前进吧!

书写自由才能称之为书法

贾蕙宁

古法何以在魏晋其中侧重点在于古法而非魏晋。是因为当时魏晋时期有利的环境造就了古法诞生在魏晋。

由篆书隶书的逆锋而入到钟繇的一搨直入再到王羲之的一侧而入。古人云:“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这是魏晋古法诞生的过程也是魏晋古法由出现到成熟的过程。

钟繇小楷浑厚有力犹如虎豹,经过时间的推移小楷逐渐演变为羚羊、梅花鹿灵巧可爱。书写乃是书法的基础,只有做到书写自由才能称之为书法。那么我们又要如何追求书写自由?那就是在书写过程中可以达到顺手、省事、方便、无碍。

钟繇小楷有四大特点,分别为古、拙、朴、素。运笔中笔画犹如黎明叶尖的露珠,圆润、饱满、一触即破。钟繇的小楷就如未加工的原木,未染色的布料带着最原始的风味,这就与后代王羲之大为不同了。

魏晋时期人们追求自主、自然、自由。这也为古法诞生在魏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魏晋古法才是我们学习的目标

余雅婷

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之一,相传为隋代智永或东晋王羲之所创,是魏晋古法的代表。其字面意思就是八种笔画的书写方式,具体说来就是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竖为弩(用力也);钩为趯(跳貌,与“跃”同);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捺为磔(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除了众所周知的八个笔画,于老师进一步揭示了基于手的定点书写,笔画书写过程是去远拉近的,由此产生的笔画粗细,收缩延展都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这就契合这次魔营的主题—一种“无为”的书写方式。这里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于老师展示了“永”字从隶书向楷书的转变,提出一种“抄近路”的解释,王羲之笔法的改变就是为了便于书写,少走弯路,这种解释对我影响很大,好像突然之间理解了笔画直接连带的原因,突然理解了王羲之的伟大之处,这种改变是革命性的,这对我在写字时体会自然的书写有很大的帮助。

下午在对“自我摸索的书写和传承有序的书法有何差别”这一问题上,我们比较了多种字帖,辨别字帖中的字是更接近于钟繇还是王羲之,明白了“源”与“流”的差别,后人的学习或许只能学皮毛一角,或许只有把某一特点放大才容易形成自己的风格,总之,魏晋古法才是我们学习的目标。

03
 趣 闻 一 则

交友不慎。与尚老师一顿饭工夫, 知道自己的问题不在鄙吝之心“复没复生”,而是“ 有多深” 。中午吃自助快餐,她表示,“以后在小区开一家这样的快餐店”。

 “怎么?这个好挣钱?”

“不为挣钱,小区老人肯定喜欢;如果我条件好,还可以免费。”

我悄悄地刨了一口饭 。

接着她说 :“到魔营,学不好写字,可以学德性,如果两样都学不到,你就别来了。”

吓得我只有再默默刨一口饭。

为了不长成大胖子,我只好转移话题,告诉她,我在“找不同”,你看:

同是山东人吧,表达来魔营的心情:

男同学说学书法七八年,走了不少弯路,“明师不遇,岁月徒往”, 带着问题来,希望明师解惑;女同学说,学书三年时间,一点弯路没走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跟于老师学书法,不走弯路。

同是“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吧:

父亲是君子藏器;儿子是君子如玉。

同是店小二吧:

有人安安分分守家园,有人觉得世界很大要去看一看。

同样临字帖吧 :

我可以临成状若算子的“线条”,左边是神采飞扬的“笔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