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写真书 于钟华 讲解 希 夷 整理 形式美法则 讲一讲汉字的基本结构规律。我们讲过结构的三个形式美法则:平行、对称、均匀。 一,平行。当连续的同类笔画出现的时候,它基本是平行等距的,比如连续的横画、竖画、撇画。第二,对称。当一个横加一个竖,一般情况下上下是对称的,左边和右边是对称的。搞设计的人很讲究这个,不知道这个规律的话,你无从下手去设计、去画画、去建造。同样,两横两竖也是这样,方框、撇捺相交,也是对称的。第三,均匀。当一个方框里面要放进两个横的时候,空白是均匀的,加一个竖,中间还是均匀的。 这是事物稳定的基本规律。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但是记住以后,往往是要打破它。 充分运动 (分析《雁塔圣教序》)比如破平行。写一个“三”,一、二、三,作为一个字肯定是不错的。但书法是人写的,人写的话,这三横要写得一模一样你得很努力,一般写“三”是什么样,首先一横是斜上去的,第二横自然拉开,第三横变成弧线。大家想一想,你的手写不了直线的,你的手写出来的永远是弧线。因为我们手腕关节正常情况下是要转动的,所以我们在写的时候,一旦由一个机械的变成人工的时候,它的变化就出来了,所以人工的东西,一定是有变化的。但是我们在做训练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都是人工的去告诉你怎么样写,事实上真正的艺术教学,它应该是不断的让你趋于自然书写,你在自然书写的状态下,这个手自然就到了,而不是告诉你这个结果,让你去执行。你的手的自然运动,我们叫充分运动,只要把这个做到,那这些变化就有了。 这个手在它的空间的掌控范围内,不同的地方的笔画,它出来的是不一样的,这个变化挺多,于是我们就会发现长短的变化,曲直、间距、角度、粗细的变化,请大家看,平行线的变化无外乎这五种。换句话说,你在看字帖的时候,要着眼于这五种去找它的变化。再往下推一步,把毛笔加进去、是人写的,手拿着毛笔写的时候,在不同的位置,你的落笔的方式一样不一样?所以,再加一个,因为笔的原因,所以起笔的切角不一样。 再往前运行,行笔看什么呢?曲直。哪个地方是曲的哪个地方是直的,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两者之间转换的节奏点,要找到。最简单的,这个线条最粗在哪里?最细的在哪里?刚才我们听周华健的歌,有的声音拉得很低,好像都出不来了,卡的那里,然后又出来了,节奏点要把握准。我每次听周华健的歌,好像是写吴让之的篆书,很顺滑地走到那里,突然间卡了一下。并没有阻止它,继续往前面走,有一点迟涩,很有味道。所以这个线条请大家看,前面由粗到细,持续一段然后平了,然后往上面轻轻一点,顿一笔带过来,把一根线条在运行过程之中的节奏点,给它把握准,如果你对这个不敏感的话,你听音乐就是白听的。 然后是收笔。收笔有时候是出锋的,有的是回锋回过去的,有的回的时候是为了和竖连贯,它会有一个纡回的方式带回去,有的是和下面同类的横画连贯,往下面带出来的,这些,希望大家能看得清楚。 萧散简远 这是我们讲的平行线,你去破掉它,找到它的变化。尤其是写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同类线角度的变化非常重要,乍一看是平行的,仔细一看,变化多端,所以它是在平行的基础之上对平行的打破,我们叫破平行。 同样你看竖画,也挺多的,两个竖会一样吗?不一样。所以,“竖画并施其形各异”,各不相同。这个各不相同,不是为了不同而不同,而是由于我们手在自然书写的状态下,哲学上有一句名言,“人不可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东西,当你说他俩长得一模一样双胞胎的时候,他母亲马上告诉你,他们两个生下来的时候,是一个早两分钟,一个晚两分钟,最起码时间是不一样的。最终,世界呈现的方式、物体呈现的方式是在时间和空间里面,而时间和空间源于人的意识是线性结构,所以它带来的东西不可能是相同的。 破对称。怎样破对称?一个横一个竖,两边是不一样的,再加一竖它们之间多寡也有变化,哪边为主,有一定的倾斜。它的头往左边摆时,身体会往右边倾,于是就构成了汉字里面的笔势(势是有可能的一个运动)。因为有笔势,这个字一边倒也不行,要把它救回来,于是就有一个反向的力,由笔势就生出来张力,这个是缘于对称。大家再看字帖的时候,琢磨琢磨,否则这个字就不稳。在对称里面给它打破,引申出一个概念叫“错位”,一流的书法家,最擅长就是在已有汉字结构的基础之上,产生一点点错位来达到他的艺术效果,这样的话,这个字就很容易有一些别具一格的、出人意表的东西。错位最高级是欧阳询,被称为结构大师,错位玩的最多的是上下结构之间的错位。 颜真卿的错位不是很明显,因为它的字是卡在一起的。褚遂良的字承的是魏晋古法。晋法是散的,唐法是聚的。褚是初唐楷书,到了颜真卿、柳公权之后,结构非常严谨,稍稍动一点就很明显,但褚这个字,好像笔画之间脱落的比较多,也就是断连的话,它是以断为主,所以这个字写得很散,比如这个“易”,正常的话这两个撇应该是合起来的,你看它这个中间全部是脱落开的,好像中间是一个漩涡一样,而不是聚到一个点,所以它就散开了,散开的东西好在哪里呢?对写行书非常有帮助。王羲之以及魏晋行书,基本上是散的,不是把这个字,一个字一个字团得很紧,但是形散而神不散。苏东坡说晋宋间人字,萧散简远,妙在笔墨之外,萧、散、简、远,很有意思,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最后一个是破均匀。在一个封闭式的空白里面,它的空白是不一样的,不光褚遂良,几乎所有一流的书法家都是这样的,苏东坡写的也是这样。《唐代行书技法四十例》里面讲空白,有一个叫如临深渊。封闭式的半封闭式的,这个两笔都是这样的,这个是破均匀。因为我们的手写字的时候,顺势过来是靠左,而不是靠右。所以空白的均匀要找到一个字里面的主空白,这个主空白通常是在一个方框的右上角,原因也是顺手上去的。一切一切这些东西,破平行、破对称、破均匀,请大家记住,不是为了破而破,都是为了方便你的手的自然书写,这些东西不是为了视觉,而是为了你的手,把这个关系给它找过来。 生存论 我们现在一切是为了好看去改,错了。是因为你的手最自然的书写的时候,所有的破、所有的形式的东西,首先要放到你的手去方便书写的基础之上,我们称这种方式叫建立在生存论上的,这种方式不是视觉艺术,是生存论。生存论的是什么呢?就是人在这个世界上,人和其他非人的存在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是一个朝向某一个方向的、要保持生命、维持生命的这样一种生存状态,就是为了生存而谋划的这样一种存在,叫人的存在,又叫此在。 此在,首先是人最方便自己的生命的、身体的运动,是真正的运动,一切外在于、外化于人的身体的某一个非身体运动,它长时间下来会变成一种人体的重复性的消耗,带来的结果是人的身体会出现职业病,而艺术恰恰是完全发至你的身体的,我们称之为良能,良能就是不学而能者,焕发出来的你本身具有的这个能力,艺术恰恰是调解了人的身体,所以,太极拳为什么是艺术也是这个意思,是把你的身体最协调的、本身具有的这个能动,给它诱发出来,它可以治疗你的病,所以写字并不是写了很长时间以后带来一身的毛病,如果这个人写字越写身体越不好,担保他不是真正的写字,如果这个人写字,本来有颈椎病的,有腰椎病的,写写好了,这个是正常的正确的书写方式,这个是检验一个书法家有没有得法的一个外在依据。 生存论就是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之上来看待这个世界,所以从生存论的角度来讲,不方便我的手、需要训练半天才能够得到的这个技术,一般我们是不要的,所以粗细、长短、曲直,一切的变化都是源于你的手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由的书写。没有这个的话,其他所有的变化都是虚假的。因为人在这个世界上首先就是筹划自己的生存,这个生存就是我的这个手的是这样的,手都不方便运动都写不出来,那这个运动是不要的,它也是伤害我们的身体的。 字是怎么练的?给你们说个窍门儿,写这个字的时候,你只要找到一个点,眼睛不用看,用手去写正好,它就是对的。大家试试,这个是书法的根本。中国书法发展的过程之中,找来找去就两个东西,第一,顺笔,第二,顺手,这两个合起来就是合乎道,就是天人合一。这个形式美法则属于所有,不要认为只是褚遂良。 这个字帖(《雁塔圣教序》)大家现在有点感觉了吧,用笔非常讲究,但它在字法上面还不是很明显,因为它用的是一个“散”字。 它的字,不是完全的要把笔画通过结和构的方式,合拢在一起。因为散,它的笔画之间不是以连接为主,而是以断开为主。好像笔画与笔画之间都是脱落的,因为脱落,所以它这个字写的都看似很松散,但是形散而神不散,所以它才有一种散淡的感觉,接近于魏晋风度。就像我们说这个人一样,什么样的名什么样的利什么样的东西他都不放在心上,能够淡然视之,这种人就代表了一种境界,褚遂良的字接近魏晋风度,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 臻善书院 欢迎朋友们前来读书写字吃茶。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开门时间:9:30~20:00 电话:18581828337 13778350768 地址:中心广场5栋14-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