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挫折锻炼是孩子的必修课, 面对“弹簧效应”, 阶段教育尤为关键

 湖南周慎 2019-08-15

“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中国现在的家庭 ,大多呈现出一种4-2-1的结构模型,即4个老人2个父母1个孩子。

这时期社会最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各种疑难杂症尤其集中于孩子方面,很多人都在抱怨,现在的孩子成了两个极端:

第一种是娇,受不得丝毫委屈。

第二种是熊,普天之下就没有不敢做的。

其实也不难理解,每一个独生子女的背后都站着6个人为他们撑腰,就算是想要星星,父母也会想办法给弄来。被这样娇生惯养长大的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能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挫折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磨刀石,孩子的成长离不了挫折。

挫折是什么?心理学上将挫折定义为:个体在活动中,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目的得不到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的一种情绪状态。

挫折是每个人成大过程中绕不开的坎,但是有的人面对挫折愈挫愈勇,有的人则一蹶不振。这是为什么?

“心理韧性”才是衡量心理素质的标准,常受压的弹簧弹的更高

弹簧效应:某一事物受到的环境压力越大,其自身的爆发潜力和空间也就越大,受到的环境压力越小,其自身的爆发潜力也越小。

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就像压力,而人就像弹簧,常年被挤压的弹簧,它的韧性就强,所具有的潜力也更大;一直不受压力的弹簧,它就永远不会反弹。人也有这种韧性——心理韧性。

20世纪70年代Rutter进行的研究中首次提到了心理韧性,心理韧性是个人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的时候的良好适应,意味着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反弹能力。

心理韧性和面对挫折的表现成正相关,心理越强,表现越好

场景:

小虎和小乐是一对好朋友,平常放学也经常一起结伴回家。小虎是个沉默寡言不惜言谈的人。小乐是个活泼好动,乐观开朗的孩子。

这天放学回家,两人在过一个街角时,突然一辆自行车冲了出来,撞倒了两人。小虎磕到了手肘,小乐的膝盖撞到地上,所幸并未伤及皮肉。

小虎和小乐同一时间遇到了挫折。

小虎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说自己这样受了伤,回去免不了要被妈妈一顿数落。小乐刚开始虽然也在哭,但他很快就止住了泪水,一边用手背擦着眼泪,一边把小虎扶起来。

小乐先送小虎回到家,向小虎家长解释过后,才转身往自家的方向走去

同然年龄的孩子,小虎的心理韧性弱,遇事只知哭闹,不去寻求解决办法,而心理韧性强的小乐不仅能处理好自己的情况,还能帮助朋友共度难关。

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韧性呢?答案就是家长要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心理韧性”怎么提高?“挫折教育”是唯一方法

挫折教育:让受教育者接受挫折,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使受教育者接受知识,提高潜能。

翻阅古籍,我们不难发现,古来能成大事者,没有不经人间百味,历千难万险的

上天要把大任托付给一个人,一定要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才能使他“动心忍性,增益不能”。

场景:

朋友家的孩子叫小明,今年是小学五年级,却不得不休学去接受为期一月的心理康复练习。事情还要追朔到两个月前。

那时,市区举行了一场知识竞赛,小明作为全校的尖子生被指派参赛。却在关键的决赛上因为一时的失误导致母校错失第一,同学们的指责纷纷导向他。面对如此大的压力,小明变得厌学、自闭,情况越来越严重。

小明为什么变成这样?根本原因就是家长没有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以至于小明一遇到挫折,马上就进入到了崩溃的边缘,心理韧性不过关。

所以要想让孩子成才,挫折教育少不了。

“挫折教育”也有两面性,正确看待它的作用是关键

场景:

山西省有一对夫妇,他们年轻时穷困潦倒,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了山西首屈一指的富商。而当孩子出生后,为了不使儿子成为纨绔子弟,不学无术,他们故意向儿子隐瞒了家庭的真实情况。

在同学之间,孩子因为穷屡遭嘲笑,格外的自卑。后来,他偶然得知父母竟然是名振山西的富商,他无法理解父母的所作所为,不惜采用毁掉自己的方式来对父母进行报复,给自己和父母都造成了巨大大的损失。

山西父母对孩子进行了挫折教育,为什么还会变成这样?

我们要知道,但凡事物都有两面性,挫折教育也不例外。

挫折之利:

1:心理上

丑陋的虫子用蛹将自己包裹起来,没有空气,没有食物,没有水分,11天与生死相搏,终获得化蝶的质变。

什么最能磨砺精神?是挫折。孩子经历的挫折越多,心理素质就越强硬,变得成熟、勇敢。

2:身体上

蛇由小蛇成为为巨蟒的过程中,它会不断地蜕皮,每一次的蜕皮都是痛苦万分。可在它成功后,就会获得一副新的,更加坚硬的蛇皮。

孩子在经历挫折的过程中,身体免不了会受到一些伤害,而在每一次挫折过后,孩子的身体素质都会提高一截。

挫折之弊:

1:心理上

人的心理就像一张蹦蹦床,每次受到压力都能弹起来,可是如果哪次压力过重,将蹦蹦床直接压破,它就再也不能弹起来了。

人能有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在当今仍然是个迷,但有一点,不同的人心理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过大的挫折遇上心理承受能力的上限,很容易将人彻底打入低谷。

2:身体上

心理受到的伤害尚且能用心灵感化治愈,身体上受到的伤害却回天乏术,过重的挫折教育一但对孩子的身体上造成了伤害,可能就是一生无法抹去的痛。

挫折教育要把握分寸,四个阶段按部就班才行

世上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一蹴而就完成的,凡是都要讲步骤和方法,挫折教育也不例外。挫折教育应该分为四个阶段,循序渐进。

▲第一阶段适用于孩子0-1岁,低幼阶段

孩子尚在襁褓中,但是已经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了感觉。家长在这时候要频繁的接触孩子,陪孩子玩耍、嬉闹,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信任,方便日后对孩子进行教育和沟通。

▲ 第二阶段:适用于孩子1-3岁,幼儿阶段

这时正值孩子可以独立站立,行走的时候。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站立不稳,就不由自主的想要动手去帮助孩子。家长不应该直接帮助,更好的办法是鼓励和引导孩子自己完成。

▲第三阶段:适用于孩子3-5岁,幼儿园阶段

孩子进入到了幼儿园,日常生活中与外界的接触也增加了起来,孩子能够独立的做更多的事情了。这时候家长让孩子独立完成他能完成的事情,比如穿衣、吃饭。

▲第四阶段:适用于孩子5-6岁,学前阶段

孩子已经步入了课堂,开始逐渐学习到文化知识,孩子所容易遇到的挫折也大多出现在学习方面。家长这时候不要觉得孩子烦人,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

孩子面对学习方面的挫折,最需要的是家长帮他们一起度过难关。家长也不要直接回答孩子的问题,最好事通过查阅书籍,观察试验,引导孩子得出正确的结果。

总结: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如同在暴雨中行走,父母以为为孩子撑起伞来能让孩子更快的行走,实际上恰恰相反。孩子束缚在雨伞下。他就会觉得外面的天空毫无危险。

某一天父母这把伞突然不见了,孩子却不知道如何躲避暴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