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烁挨批:用力过猛的挫折教育,正在毁掉多少孩子

 美目扬 2019-12-25


12月22日,新一期的《一起出发吧》(原《爸爸去哪儿6》)节目播出。不过作为节目嘉宾的演员杨烁,却因为教育方式过于粗暴而引发广泛争议。
在节目中,杨烁用严格的标准对待孩子,强迫孩子执行自己的命令,甚至时不时冷嘲热讽的挖苦几句。对此有网友表示,杨烁是“把粗暴当严厉,把奴隶孩子当成男子汉教育”,那么如此用力过猛的挫折教育,是否合适?
杨烁被批评不冤
不管是电视剧、电影,还是真人秀节目,受人设、剪辑等因素影响,我们所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情况,因此杨烁教育手段的粗暴,当然不排除有被放大的可能。
然而就节目中的诸多细节表现来看,杨烁被批评也不算冤。
比如父子两下车时,因为儿子和自己走的方向不同,就进行呵斥,并让他按照自己的路线重走一遍;对孩子按照幸运数字选来的房间,杨烁更是各种不满意,还不停地用“你选的,很棒棒”“5号不是你的幸运数字吗”之类的语言挖苦……

此外,儿子衣服没有穿好,或者走路姿势不对,都难逃被训斥。总之,一旦表现不好,随时都可能被骂,尽管在一些问题上其实谈不上有什么错误。如此严格到苛责的姿态,连同样是严父的陈小春都表示太凶。
对于军训式、窒息式的教育方法,杨烁表示,想要儿子体验有多难。然而矛盾的是,对自己的女儿,他又是百般宠爱。至于为何对儿子和女儿差别对待,杨烁解释称,儿子“将来要成为男子汉,所以对他更严厉”。
中国一直都有“穷养儿子富养女”的说法,尤其在对待儿子时,棍棒教育更是家常便饭。因此杨烁的思路,和很多家长的想法如出一辙。在他们看来,面对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再把孩子当温室里的话花朵养育已经不适合。用高压来锻炼孩子的抗打击能力,让他们提前适应社会的残酷,激发斗志,就成了一种流行的挫折教育手段。
比如“狼爸虎妈”就曾被广泛推崇。像“虎妈”美籍华裔母亲蔡美儿,将自己用辱骂、恐吓等高压手段管教孩子的经验,写成了《虎妈战歌》出版,一度成为国内外的畅销书。

“虎妈”曾经上过时代杂志封面
为了逼迫孩子进步,一些家长不仅在其犯错时会训斥、打骂或者挖苦、讽刺,试图激起孩子的自尊心,甚至还会人为地给他们制造一些不必要的挫折,去驯化他们。
比如前两年,乐嘉带着4岁女儿连续四天徒步穿越张掖沙漠。用一个很多成年人都无法完成的逆境,去考验“鞭打”年仅4岁的女儿,这种育儿手段明显有力过猛了。
挫折教育可能让孩子“习得性无助”

90年代时,一篇《我们的孩子是日本人的对手吗?》的文章,引起了关于教育方法的广泛讨论。文章大意是,中国的孩子太娇生惯养了。
所以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在知网上,还可以找到关于语文教材中悲剧性作品对学生挫折教育的研究。逆境商数(AQ)概念,也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也被广泛应用,而“过得太顺利的人‘逆商’差”,更是成为流行的民间说法。
但正如杨烁的例子显示的,中国家长在开展挫折教育的过程中,经常陷入观念误区,误以为挫折教育就是打击教育,就是不断给孩子挑刺,先让他感受到挫败的教训,然后再通过不留情面的贬损、训斥,来让孩子在逆境中成长。
殊不知在依靠家长权威的打压和驯化过程中,感到挫败的孩子,有可能激发斗志,同样可能自暴自弃,形成“我是一个失败者”的自我认知,导致悲观、自卑、逃避等消极的心理因素不断蔓延,丧失生活的动力。
另一方面,用力过猛的挫折教育,也未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相反,它却可能造就一种斯德哥尔摩式的心理。像前几年武汉一高中学霸高考前精神“崩溃”的案例中,在长期的狼性教育之下,该学生因为身体不适考试跌出前十,“回家后竟主动求骂”。
这种精神状态,有点像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习得性无助”。它是指因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而对那些长期被打击的孩子来说,负面情绪叠加,往往会有两个结果:要么顺从到底,要么彻底爆发,最终都会毁了孩子。

1967年,塞利格曼通过电击狗的实验验证了“习得性无助”
其实别说用力过猛,就是在尺度之内的挫折教育,都可能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原因很简单,不同孩子的特质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在心理学界,就有关于儿童心理韧性的研究模型。相关的研究显示,影响儿童心理韧性的因素,包括身体素质、基因素质、气质和性别等内在因素,还包括家庭成长环境、教养方式、学校等外部因素。
可见孩子的心理韧性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他们需要的是因材施教,而不是盲目一刀切地采用成人化的抗压标准,去进行挫折教育。更何况一些家长的挫折教育,说到底是将自身的挫折和不满转移到孩子身上,用孩子来进行发泄而已。

杨烁已经表示会虚心接受批评
挫折教育不是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挫折教育的不断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家长们看到国外的孩子更加独立,成年之后能够无缝地融入到社会竞争中,而不是一味啃老。
那么,国外的挫折教育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呢?可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在英国,《每日邮报》之前报道,英国有中学推出了难度极大的数学考试试题,并且校方直言“不可能拿满分”,进而让他们意识到失败是可以接受的。另外,像英国伦敦的温布尔登中学开设了专门的“失败周”,这种校园文化还被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些私立学校复制。
而据媒体报道,德国为了让孩子直面人生一些痛苦的阴暗面,一些小学还专门开设了“死亡课”,让孩子们轮流扮演角色,模拟诸如父母因车祸身亡时如何应对。
可见,让孩子提前适应生存竞争的不容易,已经成了中外家长的共识。然而这些挫折教育的国外经验,有明确的目的导向,不是为了打击而打击,也不是只有打击。如果孩子的失败不是源于自身的过错,鼓励和正面引导恰恰是必不可少的。


在今年4月17日的上海卢浦大桥上,一名17岁的学生被批评后,突然下车跳桥身亡。事件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后,让广大网友倍感五味杂陈,它也再次说明孩子的抗击打能力,有时比我们想象的要脆弱许多。
然而即便如此,一些家长还是会将挫折教育狭隘地理解为打击教育,而打击教育又被粗暴地简化为棍棒教育。

最终在“为你好”的温情脉脉的逻辑之下,无理由的打骂孩子,反而被披裹上了挫折教育的美好外衣。由此导致,挫折教育容易滑向体罚、虐待,虐待儿童的悲惨新闻时不时上演,超越尺度的管教被“合法化”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家长经常对标的日本,同样有严格的挫折教育。比如为了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会让他们在艰苦的自然环境,自食其力、安营扎寨。然而另一面是,在儿童权利保护上,日本也是相当敏感,今年3月,日本甚至一度打算对儿童福利法案进行修订,禁止父母体罚子女。可见,挫折教育,绝不是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