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德宗年间,民间有一恶习,将儿童置于瓦罐中,制成特产进贡!

 风光正好h41m2u 2019-08-15

在中国的历史上,由于错误审美导致的社会病态真是不少。比如最为后世所诟病的三寸金莲,现代人都很难想象,哪些因为强行压迫而导致变形的小脚,和那用来缠绕“金莲”的裹脚布,怎么就会让古代的男人们如痴如醉?

除了三寸金莲,中国人还有一种喜好侏儒的恶习,这种恶习最为泛滥的时候,就连皇宫中都少不了侏儒优伶和太监的身影……

比如在唐朝时期,全国各地按照惯例每年都会向皇宫进献特产,而道州没有什么特产,就把侏儒当做贡品送到宫中去当太监。

我们都知道,侏儒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内分泌不足而引起的身体发育迟缓的一种症状。但是,区区一个道州,哪里有那么多天生的侏儒可供进献,于是这就衍生了一个惨无人道的行业——制造侏儒。历任道州刺史为了迎合皇帝,或者迫于上面的压力,便偷偷派人用拐骗或者金钱收买的方法,把别人家的幼童拐来,装进一个陶罐中,只留下一个脑袋在外面吃饭喝水,他们就用这种残酷的手段,生生将不少正常的幼童,制造成畸形的侏儒送到宫中,以保住自己顶上的乌纱帽。

这种状况,一直到了唐德宗后期,才有所改善。当时的谏议大夫阳城为人耿直,因为弹劾权奸而被贬到道州,据《新唐书·阳城传》记载:阳城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冒死进谏,请求罢免道州百姓进贡侏儒的恶俗。他在给皇帝的奏章上说道:历代典章制度没有下属必须上贡矮奴的规定。此外,即便道州有身材矮小的百姓,他们也只是矮民,而不是什么矮奴。

在阳城的冒死请柬下,这个惨无人道的畸形“产业”才被彻底废除,后来这件事被大诗人白居易听说后,写下《道州民》一诗云:

道州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余。市作矮奴年进送,号为道州任土贡。任土贡,宁若斯?不闻使人生别离,老翁哭孙母哭儿!一自阳城来守郡,不进矮奴频诏问。城云臣按六典书,任土贡有不贡无。道州水土所生者,只有矮民无矮奴。吾君感悟玺书下,岁贡矮奴宜悉罢……“

后来,道州的百姓们为了感激这位救民于水火的父母官,为阳城建庙起祠,敬奉为福神。到后来,经过宋元明清等朝的异闻传说,阳城与福星的形象渐渐合二为一,并被后世供奉至今,这也就是今天”福禄寿“三星中”福星“的由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