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觉孩子是个羞怯、胆小的孩子(抑制型儿童),父母应该教会孩子如何应对陌生场景和陌生人,就能帮助孩子。 长期给孩子支持和鼓励,而不应该总是剥夺孩子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可以培养孩子的高成就动机:自信,且勇于去争取自己想要的。 即使孩子做错了事情,父母也应该和孩子交流,让孩子知道:你做错了这件事,我很不开心,但我还是会一直爱你的。 因为孩子很有可能会因为做错了一件事而否定掉自己这个人,甚至害怕被父母抛弃。 所以父母应该做到对孩子无条件积极关注,让孩子知道无论做什么,父母会一直爱孩子、接受孩子。 不然儿童会放弃真实情感和愿望,只接受他们身上被父母赞许的那部分,长大后这样的孩子会认为只有自己怎么样怎么样才是有价值的,甚至在感情中根本没有自我价值感。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很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来习得的。 所以作为在她面前出现得最多的父母,行为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包括孩子看的动画片图书什么的,也最好要经过筛选。 成功经验是自我效能感(即形成自信,相信自己能做到)最重要的来源,让孩子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如厕甚至是让孩子帮妈妈端一碗菜都能让孩子产生很大的信心。 所以才说在这些事上不溺爱孩子,不一手包办。 双性化的角色比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角色更受人欢迎、有优势。 男性化即更果断、理性、勇敢,女性化即更温柔、情绪化、敏感。 但男性化和女性化并不是对立的,父母也不要按固有印象说女孩子一定要怎么样,男孩子一定要怎么样。 有一句话是: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的。 即一个人既有温柔、感性、包容的一面,又有勇敢、坚强、顶天立地的一面。 很多人就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原因,形成人格心理上的种种缺陷,一直延续童年糟糕的情感模式,或创伤一直影响着整个人生。 也许我们大部分父母都不能保证给孩子一个多么富足的物质生活,但我们可以做的是给孩子足够的爱、包容、尊重和理解,帮让子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而一个健全的人格就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