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毅的孩子是问题解决者,而不只是困难面前的隐忍者

 埃达 2019-08-16

坚毅是领导力素养——积极的态度和灵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体现。坚毅的孩子会在一条道路走不通的时候,积极寻找其他的解决办法。

旅居美国的廖予馨分享了她在女儿学校参加的“坚毅教育”主题讲座和感想,其中的父母积极参与引导、按照孩子的接受水平辅助练习,还有最重要的、培养坚毅的目标不是养成逆来顺受的个性,而是保持和增长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方法。

这几年Grit(坚毅)成了教育的热词,在国内就听说过,来了美国发现,这里也挺关注的。女儿在美东上公立小学,几乎每个学期学校都提供How to raise a grit kid(怎样养育一个坚毅的孩子)主题讲座。错过两次之后,上个月我终于赶上了一回。老师Ms.Magnus讲的很实在,对我挺有启发的,写在这里,加上自己的一些感触和联想。

01 

日子里的经历就是很好的教材

谈到Grit这个话题,会有不少家长思考,我该创造一些什么样的机会让孩子体验挫折教育呢?Ms.Magnus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机会就很好,不必要给孩子设置超过能力范围的挑战。

比如一遍遍地练习钢琴曲,转学适应新环境新伙伴,升入更高年级适应新课程,参加体育运动,对孩子来说都是挑战,都可能带来挫折感。在这些日常的、自然而然的遭遇里把握好机会,恰当引导,就可以做孩子的韧性培养。

我觉得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太刻意了就用力过猛了。我就在国内亲眼看见过,一对夫妇硬要锻炼一个看起来只有2岁多的小女孩去爬大孩子的攀登架。孩子卡在上面不敢动弹,吓得哇哇哭了20分钟,浑身大汗淋漓。反正我觉得这磨练不了什么,倒是在记忆力留下了挺恐怖的一笔。

02

培养韧性≠袖手旁观

这也就谈到了家长在坚毅教育中的角色。家长不要做不必要的麻烦制造者,而是要做支持者。Ms. Magnus说,坚毅教育不是要孩子独自面对、承受所有压力,而是给予他们足够的回应,要他们知道可以怎样寻求帮助,最终把问题解决掉,坚毅的孩子是问题的解决者,而不只是被动的压力承受者。说句话对我很有触动,以前谈到韧性,我只想到了要女儿在困难中坚持下去这一层。

把孩子培养得有韧劲需要大量的引导。你不会指望孩子读了一年级就自动搞清楚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吧,那么养成坚韧、勇敢的个性也是一样。这让我想起以前在某一本书上看到过的一句话来,大概意思是,养育孩子不是数据精确的科学实验,而是投入敏感和细腻情感的艺术创作。

03

具体怎么做?

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做起来不简单。Magnus老师给出了一些建议,我一并录在下面:

1.  不要对孩子过分强调事情的成败或者考试的成绩。比如想要询问孩子演讲比赛的情况,你可以这样说:“今天的演讲,你做的怎么样,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了吗?”而不是“今天的演讲,你是班上最好的吗?还有别人讲的比你好吗?”我们要启发孩子把对自我的认同和努力学习、工作连结起来,而不是和成功或者失败的结果连结起来。有韧性的人正是这样做的。

2.  如果你对孩子犯了错误,要主动道歉。比如“对不起,我今天没有按时接你”,“对不起,我刚刚没控制好情绪,凶了你。”然后你向孩子解释说,爸爸妈妈是怎么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的,又是怎么改正的,这样就给孩子提供了一个面对失败的好榜样。他们会意识到,犯了错误并不是世界末日,那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渐渐坦然接受挫折和不顺心了。

3.  引导孩子体会自己的情绪。一个人体会各种各样的情绪是很必要的,所以当孩子遭遇挫折时,不要立即帮他们从不舒适的情绪中走出来,让他们沉浸一会儿,然后慢慢开解他们。这样有助于他们学习处理沮丧,伤心和其他的负面情感。

4.  孩子犯错误时,避免用“为什么”来发问。“为什么”对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没有什么帮助。如果孩子在大雨天把自行车丢在外面而自己跑回了家,你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能说什么?恐怕只能说:“我不是故意的,我才8岁。”所以不要问“为什么”,而要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发问:“你把车扔在雨里,车链会生锈,你打算怎么修好它?”这么问,他很可能会去网上找答案,或者用零花钱去买根新链条。

“解决问题”的发问更有建设性。它启发孩子学习容忍不确定性,并且思考应对潜在问题的方法。比如孩子担心自己不喜欢新学校,家长不要简单地说:“没事,你会喜欢的。”而是可以这样安慰:“好些孩子到新学校读书一开始都会不喜欢。”然后帮助他们想想,要是真的不喜欢,接下来要怎么做能加快自己适应新环境。

5.  还有最重要的,也是看起来最老生常谈的——做好孩子的榜样。孩子总是在看着父母的,父母怎样处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孩子就会照猫画虎。排队买东西的时候,觉得疲劳的时候,肚子饿的时候,爸爸妈妈会怎么表现?抱怨,刷手机,还是努力找点儿乐子?作为孩子身边最近的成年人,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教授孩子怎样面对沮丧的时刻。

在这里,我想举个自己的例子,说说孩子对成人举动的敏感。一次小测试女儿考的非常不好。回家路上我假装若无其事地问她测验怎么样。她老老实实地告诉了我。“那你知道都错在哪里了吗?”“知道了。”“行了,下回考试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了。”没想到7岁的女儿竟然长出了一口气:“我以为你会骂我呢!”我自认为不是个要求严苛的妈妈,可孩子依然从细枝末节里感受到我对她的期望。孩子对成人的敏感我们无法想象。在孩子面前,我们又怎么能言语轻易呢?

每一对父母对孩子都是深情的,总是想要拼尽全力,替他们着想、打算未来的方向。然而,生活常常不会如我们的期望展开,一路上磕磕绊绊的小石子甚至大风雨,无人能真正替孩子遮挡。学习任何一种技术、手段都有被时代迭代的可能,我更看重的是孩子生长出独属于自己的、宠辱不惊的内在生命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