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讲座 | 《白氏草堂记》临创举要(9)

 zjr1212 2019-08-16

章法特点

  书法作品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有机体,讲究整体协调统一,其任一局部构成形态,如点画、款识乃至于一枚印章的形状、尺度、位置等都是书法章法中所研究的对象。古人云:“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明示了整体与局部的轻重关系。换言之,书法作品犹如一栋建筑,其构成元素如砖瓦、钢筋、混凝土以及由此生发的柱基、楼梯、围墙等都是物质要素,而其设计的结构、框架外形和户型等为其设计因素,其中的任意变动,直接对实用、风格等品质要素产生影响,非常微妙却值得探讨。同时,有理论研究者称,书法单字结构关系和原则为“小章法”,包括线条粗细、上覆下载、向背揖让、均衡包围、关联承接等;将作品字间、行间与通篇整体布局与风格称为“大章法”,包括通篇字与字、行与行、正文与落款以及用印之间的关系谋划、布置等。在此,笔者仅对《白氏草堂记》之“大章法”进行扼要阐述。

  一、行列关系

  篆书作品宁静古雅,排列整饬有序,大篆多依形就势,自然布局,呈现竖有行、横无列之态。小篆排列则相对严整规矩,常竖有列、横成行,整齐划一。其次,篆书每一个文字的位置相对固定,其排列通常字距与行距相同。《白氏草堂记》整体形制为六条屏,通高约2米,每条屏正文分为2行,单行8字,每个字二十多厘米高,属于大字范畴。从整体上审视,该作品布局纵有行、横有列,且呈现出行间紧凑而列间疏松的整体格局:一、字间距较小,甚至有上一字之长脚笔画向下延长,与下一字之头部伸展笔画,形成上延下伸,自然穿插与交错,字距显得紧凑连贯(见图一);二、行间距较大,略为单字宽度的二分之一。

图一

  二、点、线、面形态

  众所周知,点、线、面作为平面构成的三元素,其空间位置关系十分密切。书法作品中单个文字,可以抽象看成一个点,而一行文字则可抽象成一条线,那么,若干行文字密切排列就可看成一个面。不同的点、线、面排列带给人的视觉体验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笔者认为,合理安排作品章法是产生美感的基础,其不同布局当遵循重复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整体原则。首先,《白氏草堂记》正文六条屏,每一条屏整体呈现出两条竖线的关系,由于邓石如书写时临近之字有大小之别(见图二),且注意左右参差和正斜之势(见图三),因此,在作品章法上呈现的每条屏的两条线并不雷同,轮廓自然错落而富于变化。其次,该作品的边款用行书写成,字形结构与正文同样显示出强烈的疏密反差,同时也是以两条线的形态呈现,不同之处在于两行落款文字之首尾处理成了较大的错落关系。再者,该作品有两枚红色印章,位于款识之后,它们以两个“点”的形态出现在作品上,颇为醒目。图二

图三

  三、黑、白、灰对比

  书法作品呈现在宣纸上,通常情况下,墨为黑色、纸为白色,其形态出现了“黑与白”的对比关系。通过人的视觉体验表明,在平面构成中,仅有黑白关系而缺乏介于二者之间的“灰”的存在,则层次会显得单一、平淡无奇,而令人乏味。相反,层次分明、主题突出的丰富视觉愉悦是必须通过黑、白、灰三者的丰富对比来加以体现的,这样就会显现书学章法中“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效果。那么,书法章法的“灰”色层次在哪里呢?具体如下:其一,书法作品中如果使用灰色墨,涨墨法、笔尖蘸清水书写以及浓墨干涩飞白处均可产生“灰”色;其二,可以通过灰白宣纸拼接,或者托裱衬纸或衬绫以体现“灰”“白”层次对比。在《白氏草堂记》中,首先,单字结构密不透风处为“黑”,浅色宣纸则体现为“白”,其笔画疏可跑马处以及笔画干涩出现飞白效果处均为“灰”。其次,《白氏草堂记》浓黑的线条书写在宣纸之上,而该宣纸现今并非呈现出白色效果,无论是当初邓石如书写时纸张选用的本是灰色,还是该作品自诞生之日起至今历经二百多年,岁月的积淀令其化为仿古灰,所呈现的灰色是毋庸置疑的。装裱该作品,衬托之锦绫若比宣纸浅,则呈现出所谓的“白”,如果锦绫比宣纸色深,则其为“灰”,整幅作品的宣纸则为“白”。

  四、图形、色彩及多字体的搭配 

  书法章法对书写汉字的形态和位置关系的安排布局,影响着作品的整体美感。将秦砖拓片图案、瓦当纹样、龙纹云纹等图形印制在宣纸之上并不鲜见;用多色绢帛、宣纸及简牍呈现书法古来有之。章法中合理进行多种字体结合,并进行大小位置的合理安排,会给习书者带来启发和借鉴。当然,在作品中能够将图形、色彩、多体文字等形式元素游刃有余地加以运用,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需要具备一定的美学积累。《白氏草堂记》仿古色六条屏,整体节奏与韵律和谐统一,恰如其分地显示出其内容与形式的高雅不俗。笔者近期创作的《中华西部赋》选摘作品,充分借鉴了其整体章法(见图四)。刘洪彪先生坦言:“当今的展厅之书法,需要着盛装晚礼服,高雅不俗而住别墅……”该提法也是对作品纸张、质地、肌理等因素提出的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图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