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人的竹子情节

 伯乐书香小屋 2019-08-16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集》

苏轼这首诗非常有趣,意思就是竹子和肉如果一定要二选一,一定要选竹子。后面还有两句:“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意思是你瘦了可以吃胖,如果你俗了,你就没救了。

为什么竹子对于文人如此重要?这得从竹子的秉性说起,与一般的花木不同,竹子四季青翠,不存在“一年两熟”“两年三开”等各种生存习性;竹子造型修长柔软又劲挺,风雨不惧,自带不被任何挫折压垮的属性。

坊间流传着一个竹子生长的故事,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竹子作为一种植物的独特个性。有一根竹子用了四年时间仅生长了3厘米,却在第五年,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长了15米。

竹子选择用四年的时间稳稳扎根足下土地,用几个月的时间直冲天际。竹子虚心、隐忍、执着、坚持,这些品格都值得赞美。

一直以来,竹子是君子的象征,是高尚人格的体现。中国文人爱竹、咏竹,为竹作诗如苏东坡,画竹如文同,此二人不仅是表兄弟,也共同开创了文人写意墨竹之先河。

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够像竹子一样对中国的文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竹子的笔直、性空、有节,也一直被视为全德君子的风范。

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生活都和竹子息息相关,竹制品更是不计其数,即便是现代竹制品也具有相当大的发展前景,既比木头耐用又有亚洲文化的韵味。比如,眼下我们即将看到的这间用竹子设计的茶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