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大脑有多少“被植入”的虚假记忆?

 楚宸月 2019-08-16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大量和童年记忆有关的法律诉讼,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进而推动了虚假记忆的研究。

这场文化推动的科学研究始于80~90年代那些向心理医生求助的女性,许多人都表示,他们的心理问题的根源,源自于早年遭受了父母或亲戚的性侵害,他们极为生动而且详细的回忆了事发的经过,以及对她们的情绪和身心造成的伤害。这些故事连同告发加害者的诉讼被媒体广为报道,以至于恢复记忆与性创伤疗愈的书籍红极一时。甚至在社会上引发了连锁的群体效应,那些发现童年创伤的人,纷纷诉诸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极其荒谬的是,在这股风潮中,人们甚至会通过所谓的前世治疗挖掘上辈子的记忆,以此寻找内心的安定。

问题在于,在当事人在寻找心理治疗师之前,一次都未曾想起的记忆,为什麽会突然涌现呢?

你是个罪犯,你忘了吗?

我们先来想象一个情景:想象一下,警察突然来到你面前,告知你:当你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时,曾犯过一次罪。现在,你被逮捕了。

警察要求你将事情发生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讲述一遍。但是你否认这件事情,不是因为你不诚实,而是你想不起来在你的人生中曾发生过这么一件事。但是,负责调查的警察却拿出厚厚一叠证明文件,这些文件包括了他人的证词,甚至还有你父母的证词,这似乎证实了你的罪行。

你开始疑惑:确实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

特别是当一位心理学家坐在你的对面,试图让你的情绪缓和下来,并告诉你,你不记得曾犯过的罪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你的潜意识在隐藏事实真相。

现在你的自信崩溃了——哦,好像确实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被植入的“记忆”---可以被制造的虚假记忆

记忆中的某件事栩栩如生、细节内容记得很清楚、连记忆出自哪里都十分确信,越是绘声绘色,人们就越无法怀疑记忆的真伪。不过,根据虚假记忆的研究,就算满足了上述所有条件,自己的记忆也有可能是不真实的。

虚假记忆研究专家 Elizabeth F. Loftus根据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伊丽莎白·洛夫特斯(Elizabeth F. Loftus)教授数十年间的研究结果,人类的记忆相当不可靠。她认为心理治疗师在推动”恢复被压抑的记忆”过程中,引发了复杂的社会问题。为了找出正确的科学解决方法,洛夫特斯决定投身于虚假记忆的研究。

虚假记忆(false memory)是大脑记忆的信息之间自动的组合导致不真实的回忆

一、迷路实验

1993年,洛夫特斯教授进行了简单的实验。她首先让受试者阅读根据童年时期的三项记忆编写的小册子。这些童年时期的记忆事先由受试者的家人提供,其中的两个记忆是真实的(童年时期实际遭遇的事件),还有一个记忆(在购物中心迷路的记忆)是假的。之后,洛夫特斯教授请受试者详细写下自己记得的内容,不记得的就不要写。从逻辑上来想,受试者应该会写下对真实事件的记忆,不会写下研究团队故意捏造的购物中心迷路记忆才对。

然而在整体受试者中,约有25%的人表示记得自己在购物中心迷路,并做出详细描述,以及情绪上的冲击,例如:“妈妈要我不要再那么做。”“那天我真的吓坏了,以为再也见不到家人,我也知道事情很严重啊。”“进到玩具店后迷路了,我左顾右盼,心想事情不好了,好像再也见不到家人一样,真的好可怕。那时有某位穿著蓝色衣服的爷爷走向我,是一位年纪很大的爷爷,头发花白而且秃了很多,爷爷戴著眼镜。”

生动且详细的描述,加上情绪冲击,很容易就相信是实际发生过的事情。但这都是根据研究团队捏造的假事件,自己再编造出来的记忆,就是虚假记忆。研究团队注意的是,在实验室中阅读分发下去的小册子前,这些记忆一次都不曾浮现。就像寻求心理医生协助的女性,想起了生平从来没有想过的性侵记忆一样。

洛夫特斯教授没有做任何诱导提问,甚至提醒想不起来的记忆就不必写,但还是出现如此惊人的结果。不过,心理治疗师试图找出被压抑的记忆,所以先丢出与幼年期记忆相关的线索。接受治疗者,如果将电影或新闻报导中看过的儿童性侵画面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觉得会不会自己也是那样的话,渐渐就会制造出记忆。

二、兔八哥实验

洛夫特斯教授在其他研究中,让童年时期曾去过迪士尼乐园的学生看了广告照片,照片中的兔八哥牵著一个小孩的手。研究团队请那些看过照片的受试者,具体描述童年时期在迪士尼乐园内遇见兔八哥的画面。参加实验的学生中,有62%记得与兔八哥握手,有45%记得与兔八哥拥抱。有些学生则记得摸过兔八哥的耳朵或尾巴,甚至还有学生生动地记得,自己给兔八哥胡萝卜。虽然这些学生可能有非常卓越的记忆力,但问题是,兔八哥并不是迪士尼乐园的角色,所以在那里是绝对遇不到的。那张广告照片是假的,实验学生的记忆自然也是假的。我们的记忆,并不是被动复制外在环境,然后再“调用出来”,而是一直主动重组意义,不管要多少生动的记忆都能”做出来“。

除了洛夫特斯教授之外,还有许多认知心理学者说明:记忆的特性不是像蜜蜡一样,一旦复制后就会留有确切的型态,而是像——

变化无常的黑板,不断地用粉笔与板擦涂写又擦掉、擦掉又涂写

三、汽车试验

汽车试验人们常常受到诱导提问的影响,重组了自己的记忆内容。洛夫特斯教授在1975~1978年间进行的实验中,让受试者看了汽车交通事故的画面,然后以三种问句提问。

她向第一组提问:您刚刚有看到两台汽车开著开著,然后碰一声猛力相撞的影片,汽车驾驶的速度大概有多快?向第二组提问:您刚刚有看到两台汽车开著开著,然后啪一声撞到的影片,汽车驾驶的速度大概有多快?最后向第三组提问:您刚刚有看到两台汽车开著开著,然后轻轻擦撞到的影片,汽车驾驶的速度大概有多快?

虽然实验参加者看的是同一部影片,但是回答却根据提问内容而有所不同:第一组受试者回答时速90公里、第二组回答时速65公里、第三组回答时速50公里。如果再追问:刚刚红绿灯不是黄色的吗?

即使实际上是亮红灯,受试者也会记得影片中的是黄灯。

四、蒙面人实验

在另一个研究中,让受试者看了在空荡荡的街上,有个蒙面男人登场的电影,然后询问:您记得那个男人的脸上有胡子吗?大部分的受试者回答,记得男人的脸上有胡子,但实际上男子是蒙着面的。

目击者的证词难以信赖的原因,不只是因为诱导审问,从假的刺激而自发性地回想的案例中(迪士尼乐园的兔八哥、在购物中心迷路)能观察到的一样,基本上人类有容易产生虚假记忆的认知特性。即使是同样的情况,人们在回溯记忆时,有依据周遭环境、必要性或诱导,而重组记忆的强烈倾向,并且相信重新建构过的记忆是真实发生过的事。

脑记忆像可编辑的网页

许多人认为,人类的记忆就像是一台摄像机,能把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东西正确、完整地记录下来。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在之后查看视频,回顾当时所发生的事情。或者换种说法:如果我们经历了某件事,并对其留下了记忆,那么这段记忆就再也不会改变了。——如果你也这么认为,那就错了。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人的记忆其实根本就不是摄像机那样。

人的记忆更像是拼图——将脑海中一片又一片的线索拼凑起来,连接成一个故事。拼凑过程中,会有漏洞或者错误,这些漏洞或错误可以被新的信息填补,从而产生新的故事。如果新信息很适合这个漏洞,能使故事更连贯、合理,那么它就很容易成为记忆的一部分。所以当记忆接收到合适的新信息后,会不断自动更新,而这些新信息就是假记忆。

这样看来,将记忆比作可编辑的网页可能更合适:

我们随时可以把一个网页找出来,并在它上面添加或删除信息。不仅我们自己可以这么做,其他人也可以对我们的记忆进行编辑。

五、避免被植入虚假记忆小贴士

一、在接收到往特定方向记忆的要求时,千万要特别小心。洛夫特斯教授强调,就算只是小小的暗示,也能製造出虚假记忆,所以必须要小心。因为就算是虚假的记忆,本人也会认为都是事实,并且坚信不移。

二、从压力中脱身,尽可能在自由的状态下去回想,才能防止虚假记忆发生。特别是,如果突然想起了之前想不太起来的记忆,就要怀疑那是不是虚假记忆。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太过依靠自己的记忆,与其他人的记忆做对照,并努力比较客观资料。

三、如果突然想起了之前想不太起来的记忆,就要怀疑那是不是虚假记忆。

写在最后的无奈:虚假记忆的威力——

洛夫特斯教授每次在实验结束后,都会告诉受试者他们的这些记忆都是假的。

可是,绝大多数人听到后都被吓了一大跳,甚至会矢口否认。

Elizabeth F.Loftus:伊丽莎白·洛夫特斯出生于1944年10月16日,是美国的认知心理学家。早期研究学习和问题解决,后来转而研究人类记忆活动,并致力于将自己的研究与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她在过去事件的信息是怎样塑造人类记忆的研究方面十分著名。她的妈妈是个图书馆员,爸爸是名医生,Loftus 原本打算当数学老师,但是他在UCLA发现自己对心理学的兴趣,UCLA也是他在1966年得到数学和心理学学士学位的地方, 1968年,他和Geoffrey Loftus结婚,并申请到史丹佛大学研究所,当她在史丹佛大学的期间,她开始对长程记忆有兴趣,并在史丹佛大学得到她的硕士学位(1967)和教授职位(1970),在1973年,在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得到一个助理教授的职位,一直任职到现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