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雄:教师如何面向未来讲(下)

 wanping0049 2019-08-16

4

选择

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首先,跟着大多数不会错,大家选这个专业,我就选这个专业;大家去上奥数班,我就去上奥数班。你有没有选择一下呢?至少要选择这个老师对孩子特别好,上得特别好玩的,至于学了多少知识,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孩子首先要喜欢。这个你都不选,就把孩子往那儿一扔,那就麻烦了。

第二,舍得花钱,就会有好的教育。我们有很多培训机构,有很多花头来骗人。这个大家都理解,不多说。

第三,还有以不变应万变,什么都没做,该怎样就怎样。在今天这个社会鱼龙混杂,这个态度就有很大的问题了。

所以实际上,要问到核心的一个词是,你可以改变吗?你可以开始阅读吗?你可以读你不能读的书吗?你可以开始写作吗?你要不断地学习。这个阅读、写作、不断地学习,不是为了外在的名和利,你要做这个事情,成为一个不断自新的人。这个可能是最重要的。而这个方面对于儿童来说,本来就是这样的。儿童本来就是好奇的,本来就是不断尝试新东西的,他也不怕失败,失败就再来嘛。但是,我们作为成年人,可能这些优势都丧失掉了,慢慢的就失去了这样的能力,整天按部就班,整天上班、上班,教书、教书……你的生命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家里,都会开始萎缩。

还有一个方面,你的方向在哪里?你改变的方向在什么地方?比如我开始减肥了,我开始阅读了。你有方向吗?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我们在生活中的方向是什么。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不要割裂开来。

这是我们做的儿童哲学课的目标结构图。这里面,健全人格的第一个核心是自我的精神世界,这是我们经常忽略的。我们所有的学习都在向外学习。我们很多人学了很多很多外面的知识,他知道未来的技术,知道生物工程,知道很多很多,可是他自己呢,他却不知道。

扬州有一个很好的小学,有一个班主任,有一次跟我吐槽:班上来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学生。我说你得把这个家长的言行全部记录下来。家长是扬州市引进的人才,孩子在这个老师的班上,可是他觉得这个孩子不正常。暴力,经常打别的孩子。家长也不正常。我说你必须把跟他说的每句话,跟他做的每件事情都记录下来。果然不出所料,几个月以后,这个孩子的家长就把这个班主任给告了。告到教育局,告到市政府。还好,这个校长把老师给保了。

老师每天怎么跟孩子谈,怎么帮他找心理老师,帮助亲子沟通,都没有用。为什么?这个引进的人才,真的是一个很杰出的学者,可是他忙于自己的研究。父母都一样,忙于研究。儿子往学校一放就不管了。

孩子需要母亲,需要父亲的陪伴,可是,他们太忙了。孩子就会用各种方法去攻击别人。所以,有心理问题的家庭是从父母开始的。而这个父母核心的问题是没有自我的精神世界。他所拥有的就是地方政府给你多少钱,你把这个项目做了。然后他们就忙。就像我刚才所讲的,你拥有自由吗?你所有的时间都在忙别人的事情,但是他觉得是自己的事情。真的是你自己的事情吗?他没有想过。他没有一个丰富的自我精神世界。你跟他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他完全不知道孩子的感受,也不理解学校和老师。后来,孩子转学了。

对于我们在座的老师,可能有很多人也不知道。我要问的是,你花多少时间思考你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的需要是什么?你究竟想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每个星期有时间吗?你每天有这样的时间吗?我们有很多时间,把时间留给了别人,或者把时间留给了自己,自己在家里打扫除,然后做饭、买菜,觉得这是自己的时间。其实自己的时间最宝贵的是给你自己的精神世界,去丰盈它,去阅读,去思考,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个层面就是三个关键能力:行动力、学习力、思考力。行动力在外面,一个人怎样行动,取决于他怎样去学习,怎样去思考,所以思考又是在里面的。思考力包括概括能力、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价值判断力。价值判断力,就是方向性的。概括能力,刚才岳老师所讲的流畅性,就跟概括能力有关。

前两天有个河南的小孩子,是我们乡村学校的孩子,到我家里玩。我给她一本书,三分钟看完了,流畅性很好,看得特别快。然后讲给我听,这个故事基本上讲得很完整。这就是流畅性很好,这取决于他的概括能力很好。概括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这是所有思考能力的基础,但是,学校重视的不够。

八十年代,中国第一次搞全国知识竞赛,我参加了。到图书馆里去查资料,比如一本书里的某一个知识点,某一个历史知识科技上的知识点,要查好多好多书,时间又特别有限。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看很多书,把这些书找到,这就是非常重要的概括和检索能力。我们有很多孩子没进过图书馆,可能有很多孩子进了图书馆之后不知道该干什么。其实你可以布置一个任务,找十个未来世界的故事。他就到处找,或者找十个不同国家的童话。他就去搜索,这样的事情是提升他的能力的。当然,最好是一群孩子,三五个孩子一起去做这样的事情,他们会互相沟通,那就更好了。

学习能力,涉及到阅读、沟通、绘画、表演、写作,等等。再上一步,就是行动力,最终你要到社会上去行动。中间比较多的部分,就是必备品格,一系列的品质,涉及到人格健全的方向,比如有礼貌、有信仰、诚实、宽容,等等,这些是海上航行的目标,是我们未来前行的坐标,所以这个才是非常关键的地方。

如何让孩子面对未来的世界呢?他诚实、有爱心、有责任心,能够独立思考,开放而且合群,她应该是对自己有信心的人,这样他才可能有健全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他才能应对未来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是所有这些爱心、诚实、责任心、开放、合群,所有这些都不是知识,是在现实的生活当中能够为未来做准备的一种能力,可是,仅仅是能力还不够,它需要内在的精神来保证一辈子笃行,这就是信仰的作用。

举一个例子,我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负责过农村项目。2015年,有一个在澳洲留学的硕士生找到我,说要做志愿者,到乡村去做村小的老师。我说你想好了吗?她说我就是要做这个事情。问她做多长时间。她说一年。我说行,没问题,然后就签约了。后来我了解到,她们家很有钱,她可以到很多国际公司,她都没有去,她要先到农村去,为什么?她觉得对社会没有了解,因为一直在读书。对社会的了解从哪里开始?最好从孩子开始。从哪里的孩子开始?从乡村的孩子开始。她半年后做了这个乡村小学的校长。一年以后,她申请说还想做一年。两年以后,她才从那里走开。

我们从这里看到一个有活力、愿意用自己的爱心去影响乡村儿童未来的人。两年的时间,那个乡村学校改变了模样。从要倒闭,剩下二十几个孩子,变成有一百多个孩子的学校。整个村庄的人都被她带动了,村庄里的村民组成一个社会教育委员会,然后到政府说,我们的学校永远都不能拆,我们是八百年的村子,我们有耕读文化的传统。政府认为,你这儿没孩子,人都走了,剩下二十几个孩子,怎么办?最后家长们就都周围各个乡去收孩子,收满了一百多个孩子,都是别的学校里不要的,没地方上学的孩子。这些孩子得到了很好的教育。这个学校还得到汇丰银行的支持。我们后来的海峡两岸农村教育论坛也是在这个学校开的。这一个女孩改变了一座村庄,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她自己的命运。大家可以去看《一位海归女孩与一所村小的命运》。

我相信,这才是我们未来教育的起点。谢谢大家。

MOR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