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的宜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从自己的卖场选了两盆植物,做了一组为期30天的语言实验。 两盆植物浇同样的水,施同样的肥就连晒太阳也是同进同出。 每天都有孩子对其中一株绿植说: “没人喜欢你。” “你是个错误,一无是处。” “你根本都不算绿植。” “讲真,你这货还没死吗?” 同时,他们却对另一株绿植说: “我喜欢你做自己的样子。” “一见你我就特开心。” “这个世界因你而改变。” “你真的很美……” 30天过去了,结果出人意料。 明明生长环境一模一样,可是被言语霸凌的植物,叶子枯黄,形态萎靡。 而饱受称赞的植物则生机勃勃、朝气十足。 抖音知名博主“毒角SHOW”买了两盆花一样的花验证实验的真实性。 一盆被24小时循环播放正面的鼓励话语,另一盆循环播放嘲讽和挖苦的话语。 三天后的两株植物,区别初见端倪: 一个月的延时摄影清晰地记录了两株植物每天的变化,30天后被嘲讽挖苦的植物彻底枯萎。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无独有偶,我在身边也看到一个类似的实验。 3月17日,我同事用两个大小、硬度、光泽几乎相同的苹果做了30天的实验。 左边苹果贴着“我爱你”,右边的贴着“我讨厌你”。 除此外两个苹果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半个月后,两个苹果发蔫,被“讨厌”的苹果有些腐烂,被“喜爱的”还完好。 一个月后的结果,被讨厌的苹果已经完全腐烂,对比明显。 实验结束后,孩子们都说:如果连植物都能被影响,人们肯定也会的。 言语中蕴含的能量是实实在在的,连听不懂人类的语言,也没有自己的思想的植物都被深深地影响,何况人呢? “伤人以言,胜于矛戟”,语言暴力是一种“看不见的灾难”。 除了讨厌、憎恶、嫌弃、羞辱,很多语言的伤害打着爱的旗号来进行。 宋丹丹和儿子巴图上《向往的生活》,全方位展示了一个强势母亲对儿子的打压。 “我生了个废物” “你要是能把鸡窝做起来,妈妈觉得孩子没白养” “巴图小时候没有一次让我笑着开家长会” 巴图羞地一脸通红,却不敢反驳,宋丹丹还在不停地把巴图和大华甚至和黄磊女儿比较…… 一个备受瞩目的星二代,衣食无忧,星途璀璨,在镜头前写满了掩饰不住的尴尬和自卑。 宋丹丹不爱巴图吗?肯定不是,她只是习惯了这样伤害性的“爱”。还美曰其名:我是真的为了他好。 宋丹丹绝不是个例,还有成千上万的家长在用语言伤害孩子而不自知。 我见过一个30岁患抑郁症的女孩,典型的被父母“语言的刀子”捅得遍体鳞伤。 我们坐在一张沙发上,但我被完全关在她的世界之外。 我所有的问候她通通屏蔽,只是茫然地、执着地盯着茶几上的水杯。 拿起水杯,她慌张地说对不起,又站起来鞠躬着说对不起,故意把水倒掉,又说对不起。 坐了没一会,她撕扯着自己的头发大声喊叫。冷静下来又如常人般,笑着对我说:对不起。 那瞬间我的心很疼,这个女孩从小该受到了多少打压和否定啊,才会对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抱歉内疚。 她的父母是高学历人群,尽管她也成绩优异,却从来没得到过父母的肯定: “你看隔壁的XX,这了次考100分,你看看你! 你这样的孩子肯定没出息。 你不行,我来。 教你多少次了,为什么还那么没有礼貌? 考不上好大学你还有出息吗? 为了妈妈,你一定要考好!” …… 她妈妈骄傲地炫耀:我的孩子多懂事乖巧啊。 乖巧懂事并不是个褒义词,这是孩子对专制独裁、打击压迫从抵抗到麻木的无声呐喊! 这些话许多父母都曾对孩子说过,就是这些语言的刀子,她声声全捅在自己女儿身上,捅了整整30年。 还好,这对父母终于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出在他们身上,摒弃了几十年的错误教育。 再次见到女孩,她已经可以正常生活工作。 柯云路说过:人人都需要欣赏,被欣赏,需要夸奖,被夸奖,需要鼓励,被鼓励。 不仅孩子,全世界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少。 当你恋爱的时候,如果得不到对方的欣赏,有什么恋爱的幸福感可言? 如果妻子辛辛苦苦做好一桌饭,得不到夸奖,还有做饭的热情吗? 丈夫为家里挣了钱,办了事,得不到妻子的夸奖,还有幸福感吗? 一个足球运动员射门了,没有人给他喝彩,全场观众麻木不仁,还有足球运动员吗? 爱迪生的母亲没有文化,但她相信和理解自己的孩子,说:“我的孩子并不弱智,他是个天才,只是你们不懂。” 母亲持续不断地欣赏、夸奖和鼓励,使爱迪生成功地走上了发明创造的道路。 语言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多一点鼓励、赞美、肯定,少一点打击、辱骂、比较,对自己、对他人都应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