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肌电图专辑【四】带你一文搞定针极肌电图基础

 萃萃婆婆 2019-08-16

最近公众号后台有同道问,有没有针极肌电图的介绍?这个必须有哇。

笔者以前读硕士期间,曾轮转肌电图室一个月,对针极肌电图的认识,虽然带教老师也偶尔会讲解,奈何悟性不够,不嫌丢人的说,一脸懵到出科。看过不少关于针极肌电图的介绍,最大的体会就是:看时貌似搞懂,看完似懂非懂,过后一团浆糊。一直想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理解针极肌电图,今天来试试吧,且看暗访明察三部曲

常规针极肌电图,就是用同心圆针电极记录的肌肉安静状态下和不同程度随意收缩运动状态下各种电活动的一种技术。通常包括静息电位轻收缩运动单位电位重收缩募集电位三种状态

先复习点儿生理学知识,来搞清楚一个概念,什么是运动单位?

运动单位定义(Motor Unit,MU)一个运动神经元或者说一个脊髓前角细胞以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神经肌肉接头肌纤维构成。

    一个运动神经元单次发放冲动可以引起其轴索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同步收缩,产生运动单位电位(motor unit action potential, MUAP,它是肌肉收缩时的最小功能单位。

神经病变时会导致轴索的长度不等或神经到肌肉的传递时间不等;肌肉本身病变时也会影响冲动的传导。二者都会造成同一运动单位内很多肌纤维不能同时去极化,这是我们以后会讲到的神经源性肌源损害时运动单位改变的病理生理基础。

    那么,可能有些基础不牢的同学又要问了,神经纤维指的是啥呀?莫慌,来看下神经的组织结构图吧,让你一目了然。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吧(为便于理解,极限假设)

我们将神经想象成一支军队(神经),假设一支军队有10个连(神经纤维束),一个连10个班(神经纤维),每个班长负责管理10个士兵(肌纤维)。那么,运动单位的概念就相当于一支军队里面最小的集体--,即班长“神经纤维”和它管理的士兵们“肌纤维”。

无论以前写过的神经传导、还是本次写的针极肌电图,其最终目的是想对神经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发现病变位置,即我们常说的定位。这就好比说一支军队出如果现问题了,想要知道到底问题根源到底出在了谁身上,是领导层无能,还是基层士不给力?这时就需要请第三方来评估一下了。

而肌电图检查就是第三方观察员,他会通过一系列手段来对这支队伍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估。如果我们将神经传导检查看作对该队伍领导层的观察,那么我们本次所讲的针极肌电图就是对一线基层单位班”(运动单位)甚至“士兵”(肌纤维)的观察。

    理解了上述内容,一起来看今天的重点,暗访明察三部曲(1暗访-2明察-3大操练)

一.静息态(暗访)

   静息肌肉放松状态下的电活动(静息状态)。即观察员先要暗地观察有无捣乱的士兵。包括插入电位自发电位

(1)插入电位:针电极插入肌肉时瞬间对肌纤维的机械刺激,肌纤维“嗷”的叫一声,产生持续时间300 ms左右的电位。针电极一旦固定,插入电位即消失。

(2)自发电位:肌肉在放松状态下出现的自发电活动,叫自发电位。

    正常自发电位来自于终板区的电位属于正常自发电位,又叫终板区电位。终板区通常在肌腹,若在终板区针电极针尖刺激到肌肉内的神经末梢时,将会出现低波幅的终板噪声和高波幅的终板电位(也叫终板棘波)

    ①终板噪音:是由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前膜的乙酰胆碱囊泡自发破裂产的微终板电位,小而短暂。代表了突触后膜的一次小的去极化,在肌纤维终板附近被记录到。远不能达到引起肌肉动作电位的要求,不被传播。)

    ②终板电位:产生原理与终板噪音类似,只是引起其产生的突触递质较多。引起运动终板去极化后,产生的终板电位也是不能传播的局部反应,随着与终板距离的增加很快减弱。这种在终板附近肌纤维的电活动可呈暂棘波,以快速不规则形式发放。

二.轻收缩(明察)

    观察肌肉随意收缩状态时的电活动,即一个前角细胞支配的一组肌纤维同步放电的总和。即运动单位电位

    观察员正式视察啦先来看看一个班的情况吧。班长集合大家(轻收缩)欢迎观察员视察。此次视察重点:听听喊口号、看看团结度。正常情况下,一个班集体应口号响亮团结度

观察指标

    (1)时限(duration):指电位偏离基线至回到基线的时间。代表了一个运动单位里不同肌纤维同步化兴奋的程度。班级内部越团结,时相越短;班级内部越分裂,时限越长。

    (2)波幅(amplitude):一般采用峰-峰值计算。即针电极针尖所能收集到的周围约7个肌纤维产生电活动的总和也是班级集体力量的反应

 (3)相位(phase):指从离开至返回基线的部分。正常情况下一般为2-4相,不超过4相。超过4相者称为多相波,正常肌肉多相波百分比占15%~20%。但不同肌肉差异较大,如胫前肌可多达35%。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肌电图所记录的运动单位电位是由针电极所能收集到的约7个肌纤维产生电活动的总和。而针电极所能收集到的运动电位范围通常远比一个运动单位所支配的区域小。

另外,同一块肌肉中,不同运动单位肌纤维的分布呈现为镶嵌型混合分布,而使同一运动单位中肌纤维相邻的机会小。因此,在同心圆针电极记录时,同一个部位可以记录到多个运动单位的肌纤维电位。针电极稍微移动后,也可能产生另一个新的动作电位。

三.大力收缩(大操练)

军长发话,所有班级都操练起来,让观察员看看,好不热闹呀!

正常情况下,当肌肉刚开始收缩时,并非所有运动单位同时被兴奋,而是有一定的顺序。即轻度收缩时可能仅仅激活一个或几个运动单位并以每秒4-5次发放冲动。

随着收缩力量的增强,参与兴奋的运动单位数目会逐渐增多。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原来未被激活的运动单位兴奋和募集起来,二是原来已经激活的运动单位加快发放频率。

因此,当正常大力收缩时,随着其他运动单位的兴奋以及各运动单位放电频率的增高,很多运动单位相互重叠、互相干扰、难以区分。通常将这种正常情况下运动单位的募集现象叫干扰相。(很多同学看肌电图报告时,以为干扰相是发生病变了,此处予以正名

本期就介绍这么多吧。过几天写针极肌电图的异常表现,带你搞定让人头疼的神经源性病变和肌源性病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