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白、大敦、行间、太冲

 三山六水 2019-08-17

隐白、大敦、行间、太冲

  隐白  (Yǐnbái)  

  • 【所属经络】

    足太阴脾经

  • 【定位】

  •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 【取穴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在足大趾内侧,由足大趾趾甲内侧缘(即掌背交界线,又称赤白肉际)与下缘各作一垂线之交点处,即为本穴。

  • 【主治病症】

    ①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证;②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证;③癫狂、多梦等神志疾患;④惊风;⑤腹满,暴泻。

  • 【经验应用】

  • 现代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肠炎、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等。配气海、血海、三阴交主治月经过多;配脾俞、上脘、肝俞主治吐血;配大敦治疗昏厥。
    《针灸资生经》云:妇人月事过时不止,刺立愈。


  大敦  (Dàdūn)  

  • 【所属经络】

    足厥阴肝经

  • 【定位】

  • 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 【取穴法】

    坐位或仰卧位。于足大趾背外侧,从拇趾爪甲外侧缘与基底部各作一线,其交点处即为本穴。

  • 【主治病症】

    ①疝气;②崩漏,阴挺,经闭、遗尿、小便不利等妇科及前阴病证;③癫痫;④胃脘痛,便秘;⑤心绞痛,冠心病;⑥糖尿病。

  •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疝气、小儿遗尿、睾丸炎等。配太冲、气海、地机主治疝气;配隐白主治崩漏;配太冲、曲泉主治睾丸肿痛等。


  行间  (Xíngjiān)  

  • 【所属经络】

    足厥阴肝经

  • 【定位】

  • 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 【取穴法】

    第1步:坐位或仰卧位;
    第2步:在足背侧,第1、2趾两趾之间连接处的缝纹头,按压有凹陷处,即为本穴。

  • 【主治病症】

    ①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等肝经风热所致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病证;③遗尿、癃闭等泌尿系病证;④疝气;⑤胸胁胀痛。

  • 【经验应用】

  • 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青光眼、结膜炎、睾丸炎、功能性子宫出血、肋间神经痛等。配耳尖、太阳主治目赤肿痛。

  太冲  (Tàichōng)  

  • 【所属经络】

    足厥阴肝经

  • 【定位】

  • 在足背侧,当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 【取穴法】

    第1步:坐位或仰卧位;
    第2步:由第1、2足趾间缝纹头向足背推;
    第3步:至第1、2跖骨之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可感有一凹陷处,即为本穴。

  • 【主治病症】

    ①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青盲,口歪等头面五官病证。②中风,癫痫,小儿惊风;③黄疸、胁痛、呕逆、腹胀等肝胃病证;④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等妇科证;⑤遗尿,癃闭;⑥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 【经验应用】

  • 现代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病、高血压、青光眼、面神经麻痹、癫痫、肋间神经痛、月经不调、下肢瘫痪等。配合谷称为四关穴,主治头痛、眩晕、小儿惊风、口歪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