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隐白、大敦、行间、太冲
隐白 (Yǐnbái)
足太阴脾经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正坐垂足或仰卧。在足大趾内侧,由足大趾趾甲内侧缘(即掌背交界线,又称赤白肉际)与下缘各作一垂线之交点处,即为本穴。
①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证;②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证;③癫狂、多梦等神志疾患;④惊风;⑤腹满,暴泻。
现代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肠炎、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等。配气海、血海、三阴交主治月经过多;配脾俞、上脘、肝俞主治吐血;配大敦治疗昏厥。《针灸资生经》云:妇人月事过时不止,刺立愈。
大敦 (Dàdūn)
足厥阴肝经
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坐位或仰卧位。于足大趾背外侧,从拇趾爪甲外侧缘与基底部各作一线,其交点处即为本穴。
①疝气;②崩漏,阴挺,经闭、遗尿、小便不利等妇科及前阴病证;③癫痫;④胃脘痛,便秘;⑤心绞痛,冠心病;⑥糖尿病。
现代常用于治疗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疝气、小儿遗尿、睾丸炎等。配太冲、气海、地机主治疝气;配隐白主治崩漏;配太冲、曲泉主治睾丸肿痛等。
行间 (Xíngjiān)
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第1步:坐位或仰卧位;第2步:在足背侧,第1、2趾两趾之间连接处的缝纹头,按压有凹陷处,即为本穴。
①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等肝经风热所致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病证;③遗尿、癃闭等泌尿系病证;④疝气;⑤胸胁胀痛。
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青光眼、结膜炎、睾丸炎、功能性子宫出血、肋间神经痛等。配耳尖、太阳主治目赤肿痛。
太冲 (Tàichōng)
在足背侧,当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第1步:坐位或仰卧位;第2步:由第1、2足趾间缝纹头向足背推;第3步:至第1、2跖骨之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可感有一凹陷处,即为本穴。
①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青盲,口歪等头面五官病证。②中风,癫痫,小儿惊风;③黄疸、胁痛、呕逆、腹胀等肝胃病证;④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等妇科证;⑤遗尿,癃闭;⑥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现代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病、高血压、青光眼、面神经麻痹、癫痫、肋间神经痛、月经不调、下肢瘫痪等。配合谷称为四关穴,主治头痛、眩晕、小儿惊风、口歪等。
来自: 三山六水 > 《肝经》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经络养生】足厥阴肝经的功效及主治病症(视频配图)
【经络养生】足厥阴肝经的功效及主治病症(视频配图)肝和肝经的作用。【主治病症】1、缓解治疗胸腹胀满、肝炎黄疸等2、缓解治疗小便不...
足厥阴肝经:经络循行图、穴位图、用药歌诀及主治疾病
足厥阴肝经:经络循行图、穴位图、用药歌诀及主治疾病。丑时(凌晨1:00~3:00)血气流注于肝,称为「足厥阴肝经」,本经有疏利三焦,通调...
足厥阴肝经的14个穴位 及 神奇的地筋
足厥阴肝经的14个穴位 及 神奇的地筋。学到肝经,还有个有意思的“地筋”,所谓“天筋在目,地筋在足”。但有些人反而会感觉这根筋软弱...
【针灸】20考研进行时-第233天
足厥阴肝经腧穴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病,少腹、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本经共有大敦、行间、太冲、蠡沟、曲泉、章门、期门7个穴位需要掌握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其他穴位了解。[...
十二经络【足厥阴肝经】经络穴位动态图讲解
十二经络【足厥阴肝经】经络穴位动态图讲解。经络穴位动态图讲解:【主治】:①疝气。【主治】:①目赤肿痛,青盲。【主治】:①头痛,...
【针灸学】高频知识点之针灸学各论——经络腧穴各论(八)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八)(全国卷历年出题数:5道)第二节 十四经脉及腧穴 考点十二:足厥阴肝经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足...
足厥阴肝经【经穴图文详解】
足厥阴肝经主治疾病 肝经三大功能: 一.肝主疏泄,抒发宣泄情志;从肝经的图上就可以看到,肝经的图是绕着阴器,阴器就...
点穴治百病 之 足厥阴肝经腧穴
主治:①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等肝经风热头目病症②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③阴中痛、疝气④遗尿、神...
75、足厥阴肝经经穴
下针时,若病人气没有到,就要用自己的气把病人的气引出来。病人没有气了,所以引不到气,整个白白的,没有粉红色,那你就针上下戳二下...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