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王朝不倒翁家族——礼亲王族

 王阿海哥哥 2019-08-17

十六世纪末,建州、海西、东海各女真部群雄并起,不相归一。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后,自知不将女真各部全部统一,终将无法报杀父之仇。

大清王朝不倒翁家族——礼亲王族

1、鼻祖代善 建功立业

1607年,努尔哈赤正在吞并海西女真,东海女真的一支瓦尔喀部前来归附,自感恩威传播,心中非常高兴。只是分身乏术,派他的三弟舒尔哈齐、长子褚英、次子代善带兵3000人前往迎接。

谁知消息走漏,海西女真的一支乌拉部得知后,设伏兵10000余人在图们江右岸的乌碣崖一带,想借机消灭努尔哈赤的兄弟和儿子,杀杀努尔哈赤的势头。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叔侄三人已在战场驰骋多年,并未惊慌失措。三人深知对方势重,乱了方寸恐是真地回不去了。代善策马怒吼:“吾父素善征讨,今虽在家……,尔勿以此兵为多,天助我国之威,吾父英明夙著,此战必胜。”遂率军迎面攻击,眼见不支之时,代善斩敌方将领于马下,改变战局,斩敌三千,获马五千,铠甲三千副。

乌碣岩大战不仅削弱了海西女真乌拉部的力量,而且打通了建州通向乌苏里江流域和黑龙江中下游地区的通道,努尔哈赤异常高兴,赐代善“古英巴图鲁”尊号,满语意为“勇士之最”,在清一代为代善独有

大清王朝不倒翁家族——礼亲王族

代善随父亲努尔哈赤东征西讨,势力范围一天天壮大,最终努尔哈赤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1616年,代善被封为和硕贝勒(清军入关前八旗旗主的称号),这时的他已可以参与国政,深得父亲的赏识。

1618年,努尔哈赤以为“父、祖报仇为名”反明。首攻抚顺,行军路遇大雨,道路泥泞,人马劳乏不堪,努尔哈赤考虑退兵。代善劝阻,认为雨天攻击可以促成奇袭,结果轻取抚顺,俘获人畜30万。第一次征讨明军,代善建首功。

大清王朝不倒翁家族——礼亲王族

1630年,明朝兵部右侍郎刘之纶率兵10000万人分八营攻击遵化,守遵化的后金兵出城,击破刘之纶二营兵,但其余营兵皆不后退。即日刘之纶就可破城,代善率三万后金精骑赶到,经过血战,将刘之纶的部队击溃。

刘之纶退守在娘娘庙山,代善挥军包围。代善惜才,派人上山劝降,遭到拒绝便下令发起攻击。

双方矢如飞蝗,激战不休。刘之纶中箭,箭没入头颅,明军前后共七营兵士全部战死,死者漫山遍野,血流成渠,剩存一营趁夜晚撤退。代善念刘之纶忠勇,归还尸体。

大清王朝不倒翁家族——礼亲王族

2、代善无缘继嗣 助皇太极、顺治两帝登基

代善在儿子硕托的问题上犯了大错,原因是硕托是代善前妻所生,硕托犯错后,代善在后妻的不断怂恿下,一心想要处死儿子硕托。

努尔哈赤知后大怒,召集诸贝勒大臣,对代善斥责:“汝亦系前妻所生,何不想想吾之对汝?汝为何听信妻之言语,虐待长大成人之子乎?”

代善伏地磕头不停的重复“若蒙父汗不处死刑而得再生”,努尔哈赤想起儿子随自己南征北战,九死一生,不禁泪目,接受了代善的忏悔,最终废黜代善汗位继承人。至此,努尔哈赤的汗位继承褚英和代善两兄弟人一死一废后,算是短暂得到平息。

1626年,努尔哈赤病故,却并未留下遗诏。据摩尔根觉罗 ·永宁的《清朝十二王》记载:此时大贝勒代善统领满洲两红旗(正红旗、镶红旗 ),侄子杜英(褚英儿子)拥有镶白旗,军方势力最大,本有竞争汗位的实力。

但代善考虑到八旗军刚刚兵败宁远,士气低落,为防止内耗和政权平稳过渡,他带领儿子和侄子拥立执政能力较强的老八皇太极上位,其余贝勒见兄长的姿态,也纷纷让贤。也正是代善的顾全大局,防止了兄弟相残,才使偏安一隅的后金政权入主中原成为可能。

1635年,代善等贝勒拥皇太极称帝,改国号“大清”。《清太宗实录》记录代善对天立誓:善誓告天地,紫禁以后……瞒皇上者,善不得令终。凡与皇上谋议机密重事,出告于妻妾旁人者,天地谴之,亦善不得令终。可见,代善忠心辅佐皇太极。

大清王朝不倒翁家族——礼亲王族

1636年,皇太极晋封代善赐为和硕礼亲王。代善成为清王朝地位显赫的亲王。

礼亲王府的庄地遍布直隶十数个州县及内蒙、山东、奉天各处。其在“ 辽宁的沈阳、辽中、辽阳、海城、本溪、盖平、岫岩、锦西八县,就有庄地原额一万六千四百四十七目”。较庄亲王府在奉天的土地数量多百分之三十, 肃亲王在奉天的庄地数多百分之二十。

1643年,皇太极猝死,尚未立嗣君。代善召集亲王、贝勒和大臣商议拥立六岁福临继位,以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共同辅政,以调和矛盾,兼顾多方的利益,平息了爱新觉罗家族内部的皇权之争。

大清王朝不倒翁家族——礼亲王族

宣誓三天后,代善的儿子硕托、孙子阿达礼企图推翻成议,改拥多尔衮为帝。阿达礼对睿亲王多尔衮曰:王正大位,吾当从王。代善大义灭亲,一儿一孙双双被处死。

正是代善在宗室问题上的正确抉择,使得两次君王突亡而平稳交接皇权,没有出现历代王朝宗室叛乱的问题,为稳定局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1648年,代善病逝于北京,享年66岁,皇帝赐予祭葬,并立碑记功。在1671年,代善被康熙帝追谥为“烈”。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配享太庙。

3、世袭罔替 荣耀家族

清代的封爵制度始于皇太极崇德年间,充实于顺治期间,乾隆年间形成完备的制度。尽管很多皇子都能得到亲王的爵位,但不是所有的亲王爵位都能世代承袭。只有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和清朝中后期四位在稳固江山中立功的皇亲宗室,被赐世袭不降封典,俗称铁帽子王。如果某“铁帽子王”获罪夺爵,以其旁支袭爵。其余获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爵位的宗室并不能世袭,每世递降一等。

代善死后,他的第七子满达海承袭礼亲王爵位,后改称巽亲王。

满达海也是满族皇室子弟中的一员骁将:曾经兵围锦州;大战洪承畴、吴三桂;大败李自成、张献忠的军队;平定山西叛匪。

满达海可惜只活了33岁,谥曰简。顺治十六年(1659年),因侵占多尔衮财物等罪被追削爵位,降为贝勒。

满达海病故。后其子常阿岱,袭封巽亲王。顺治十六年,以父罪降为贝勒。

满达海、常阿岱秉承了代善的从政风格,未因多尔衮的强势一味依附,与其保持了若即若离的关系,使得顺治亲政后,礼亲王族没有被迅速清洗。
大清王朝不倒翁家族——礼亲王族

满达海因罪被追削爵位,礼亲王一系由满达海之子常阿岱转由祜塞(代善的第九子)的儿子杰书承袭,并改封为康亲王。

康熙十二年,爆发了历时十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康亲王杰书用三年平定耿精忠叛乱,凯旋之时,康熙帝亲自到卢沟桥迎接,礼亲王家族荣誉达到极点。

康熙十九年,杰书进剿郑成功之子郑经。郑军溃败,厦门、金门、铜山先后被清兵收复,郑经率残部逃回台湾。

第五代礼亲王家族——康亲王椿泰名声和人缘都很好,恰逢康熙末年的皇储之争。在这一过程中,椿泰保持中立。康熙帝极为赏识他的人品,委以重任审理“大学士马齐保举皇八子为太子”一案。康熙采信了椿泰的审理,最终将马齐革职。同年二十七岁的康亲王椿泰病亡。

崇安作为椿泰唯一的儿子,顺理成章继承了康亲王爵位,他在雍正初年管理旗务,后雍正削弱各旗主的权利和势力,崇安彻底成了闲散王爷,四年后这个活了28岁的短命王爷去世。

大清王朝不倒翁家族——礼亲王族

亲王宝玺

雍正十二年, 崇安的伯父巴尔图承袭康亲王爵位,承袭亲王爵位之时已年近六十。巴尔图在雍正朝参与政事不多,大多是作为宗室亲眷参加礼仪性事务。乾隆十八年薨,年八十岁。

崇安死时,其子永恩才四岁,因此爵位才由巴尔图承袭。巴尔图去世时,永恩已经成年,因此其爵位重新由永恩承袭。永恩为人小心谨慎,常以老成持重的处世哲学训导子孙,虽贵为亲王, 但在政治上并无显著作为。永恩主张善待读书人,对当时权倾朝野的和坤时常苛责下属不以为然。

乾隆四十三年( 1778年) , 乾隆帝“ 念礼烈亲王开国元勋,壮猷茂著,其子孙继绪,应永绍始封之号,不宜有所改易,特命康亲王永恩复号礼” 。

4、礼亲王家族的异类 本应做学者的王爷

永恩死后,爵位由其子昭裢承袭。按清朝典制,宗室亲王之子年满十五岁即有受封爵位的资格,而昭裢在嘉庆七年,二十七岁时,才被封为“ 不入八分辅国公”,这在清宗室爵位中是最低的一等,可见嘉庆帝极不待见这位同宗兄弟。

昭裢袭爵后,虽享受亲王尊贵,但在政治上并没有突出的作为,只是以亲王的身份参加一般性的典礼祭祀活动。

大清王朝不倒翁家族——礼亲王族

嘉庆对昭裢不予重视,两人之间心中又互有芥蒂, 而昭裢又是一个性格张扬、处事极端的人, 这就为后来被削爵埋下了祸根。

嘉庆二十年( 1815年) 十一月, 御史 果良额 拾获匿名揭帖一封,内系讦告礼亲王昭裢各款。一是昭裢曾以入朝换班迟到为由训斥刑部大臣景禄,表示对其早有不满; 二是昭裢曾当面训斥尚书景安为奴才;三是礼亲王府中把管家等人称为军机中堂,实有僭越嫌疑;四是揭发昭楗在府内私设刑具,滥用私刑,虐待庄头。

嘉庆帝阅后气愤不已,谕示: “ 昭裢以亲王,如此肆意横行, 岂可不加惩办! ”。于是命宗人府会同军机处大臣严加查问此案,并派大臣前往礼王府,查办私设公堂刑具等证物。

次日,嘉庆帝就审查结果传旨询问,口气更加严厉。他对昭裢凌辱景安之事十分震怒, 景安作为国家一品大员, 只有身为一国之主的皇帝才有资格训斥他,昭裢称其奴才实太过张狂。 嘉庆帝斥骂昭裢:此语甚属狂妄, 妄自尊大,目无君上,失为屏为翰之义, 实自暴自弃之徒”。

大清王朝不倒翁家族——礼亲王族

而礼亲王府内滥用私行一事,经审明原来是昭裢为多收租钱而与庄头发生矛盾,便派武装等前往程家农田抢割庄稼、拆毁房屋,又将庄头及亲眷抓回府中拷打,竞用瓷碴划破程建忠的脊背“ 血痕遍体, 不忍寓目”。

半月之内, 嘉庆帝连发三道上谕,最终决定剥夺昭裢的礼亲王爵位和一切亲王待遇,交由宗人府圈禁三年。昭裢做了十余年的礼亲王,便因为一封匿名状被削爵。这其中有昭裢口不择言、藐视皇权的原因,也有当时朝中派别林立、互相碾压的斗争原因。

昭裢对阿谀奉承之人尤为不屑,喜欢结交鸿儒文士,因此在当时朝中被看做是一位另类王爷, 其他朝臣也多不与他亲近,这是致使他落难时几乎无人向皇上开口求情。

几个月后,嘉庆帝在阅读圣祖仁皇帝实录时发现一个类似案件,而康熙帝只是革去了犯案者的郡王爵位,嘉庆觉得昭裢虽“ 滥用非刑,其被虐之人究未毙命,较之纳尔图尚觉稍轻“,于是传旨解除了对他的圈禁。

恢复了人身自由的昭裢,彻底成为了一个无爵无职的闲散宗室,在道光二年,才因皇帝加恩赏了一个宗人府候补主事的官职,但对于做过十余年亲王的昭裢来说已微不足道。他也懒得过问政治,把主要精力都倾注在了读书和记述研究文史掌故上,最终写成了留传至今的集大成之作《啸亭杂录》。

大清王朝不倒翁家族——礼亲王族

这是一本价值极高的史学笔记,内容涉及广泛,记载了大量道光初年以前的政治、文化、军事、典章制度、民族关系、满族风俗和人物轶事等方面的宝贵材料,弥补了其他史料中所未载的空白。道光九年, 昭桩因“ 疽发于脑”病故。

昭裢被削爵,其一脉失去了承袭礼亲王爵位的资格。第十代礼亲王爵位由昭裢堂弟麟趾承袭。 麟趾嗜好文书,酷爱诗文写作,因此他远离朝政,专心于文学创作。

麟趾去世后,礼亲王爵位本应由其独子锡春承袭,然锡春先于父麟趾去世,因此由麟趾之孙全龄承袭。

道光元年( 1821年) 十一月,年仅五岁的全龄一跃成为礼亲王,三十四岁的全龄薨逝,是礼亲王世系的又一位短命王爷。全龄在政治上参与不多,所参与的大多是关于礼仪祭祀等皇族事务。远离政治的全龄在朝中的地位不高,不受当朝皇帝重视。

5、再现荣光

全龄去世后,他的第三子世铎承袭第十二代礼亲王爵位。

大清王朝不倒翁家族——礼亲王族

世铎又再一次光耀礼亲王府。同治元年,以礼亲王世铎为内大臣。并赏戴三眼花翎,又命在御前行走。后又授宗人府右宗正、宗令等职务。

咸同光年间,皇帝子嗣不多,礼亲王世铎跻身政权中心,其主要原因是辛酉政变后,世铎作为军机大臣之首奏请皇太后理政, 后又为慈禧太后筹办万寿节,深受慈禧信任,令亲信礼亲王世铎在军机大臣上行走, 作为其揽权的臂膀。

大清王朝不倒翁家族——礼亲王族

在恭亲王罢政后,世铎参与清朝核心政治,但因能力有限,无力扭转清朝和皇族衰落局面。

史书记载,世铎的子、侄辈中有从欧洲游历回来者,登门拜访他。世铎一生从没出过国,不知道外国是怎么样子。他好奇地随口一问:“洋鬼子的国家也下雪吗?”可见世铎和清王朝都已朽不可言。

6、末代礼亲王

民国二年( 1913年) ,世铎长子诚厚袭爵。此时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如诚厚般曾经的王公子弟早已没有昔日的风光,其继续袭爵也仰仗于溥仪的小朝廷有意拉拢。

诚厚起初受封不入八公,后赐恩可在御前行走、乾清门行走、赐黄马褂。1913年,溥仪命诚厚承袭礼亲王爵位,此时他已经五十三岁。

诚厚在辛亥革命后居于蓝靛厂,日子过得并不富足,爱养刺猬、长虫,对动物和生物有极其浓厚的兴趣。 平日里他行为举止怪异, 人们都称其为“ 疯王爷”。1917年, 这位顶着礼亲王虚名的末代王爷去世。

随着清朝的灭亡,曾经在清代历史中辉煌的礼亲王家族(共传十三代)也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销声匿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