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香文化小知识我们谈了:今日香文化小知识(5):四大名香之沉香,这一期我们来谈谈四大名香——龙涎香。 烧香 (宋)杨万里 琢瓷作鼎碧於水,削银为叶轻如纸。 不文不武火力匀,闭阁下帘风不起。 诗人自炷古龙涎,但令有香不见烟。 素馨忽开抹利拆,低处龙麝和沉檀。 平生饱识山林味,不柰此香殊斌媚。 呼儿急取烝木犀,却作书生真富贲。 在这首诗里面的“诗人自炷古龙涎”说的就是龙涎香。 关于四大名香“沉檀龙麝”中的龙究竟是龙脑,还是龙涎,还尚存很多的争议。不过倾向于龙涎的居多。 自古以来,龙涎香就作为高级的香料使用,它的价格昂贵,差不多与黄金等价。《本草纲目》中记载着龙涎香可以“活血、益精髓、助阳道、通利血脉”。龙涎香是治病和补益强壮的名贵中药。 世界上最早发现龙涎香的国家是中国,汉代时,有渔民在海上捞起一些灰白色的蜡状漂浮物,颜色灰白,清香四溢。有的虽然腥臭无比,但干燥后却奇香无比,点燃之后更是香味四溢。人们认为如此神奇的物品是龙在睡觉时流出的口水,滴到水中形成,经过天长日久,便成了龙涎香。 龙涎香其实是抹香鲸的分泌物,由于它未能消化鱿鱼、章鱼的喙骨,会在肠道内与分泌物结成固体后再吐出。刚吐出的龙涎香黑而软,气味难闻,不过经阳光、空气和海水长年洗涤后会变硬、褪色并散发香气,可用于制造香水。 龙涎香自己并不散发香味,但确实聚敛香气不散的好材质,甚至能用铰剪将烟气剪开成缕,在和香中加入龙涎香,不仅能发挥其他香材的优势,更能让香气持久不散。 在古代,龙涎香还常用于宴客或是庆典之上,宣和初年宋徽宗在睿谟殿赏元宵,大宴近臣,参加宴席的王安石有诗记载了宴席中焚烧龙涎香:“层床藉玑组, 方鼎炷龙涎”。 劝酬交错里,款款鸭炉薰。宴席中焚香能增添饮酒时的雅趣,对香味痴迷的宋人,焚香是古人宴席中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杨万里《廷弼弟座上绝句》诗曰: “黄雀初肥入口销,玉醅新熟得春饶。主人更恐香无味,沉水龙涎作伴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