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书集王羲之圣教序,基本笔画这样学习才不会产生恶习致使走歪路

 静里乾坤f1k68u 2019-08-17

Aug.

17

品录斋/李广国

这一节我们主要介绍的内容是,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中的点、横、竖的写法。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原拓

技法详解:

一、带下点:此点为行书中用得最多的一个点,是由楷书的斜点演化而来,其关键是收笔处向下引带,与下一笔相呼应,引出下一笔的开始。在运笔时不可一扫而过,要在前半部分和后半引带部分中完成好笔锋的转换,有些稍方的笔画还须在中间有收锋弹起的动作,再折笔铺下的过程。不要因为点较短小而减省运笔过程,同时落笔、转笔、提笔都要干净而果断。例如:“之”、“法”、“永”。

二、挑点:此点也是因向右上或向右连带而产生的笔画,其运笔要领与带下点相似,只是笔画方向不同。例如:“味”、“况”、“六”。


三、上下点:此为上下呼应或相连的两点组合,上点多为带下点,在向左下引带后转笔向右下再完成一个斜点或带下点,时断时连。练习时,要注意由两点相连带而产生的提按和节奏变化。例如:“於”、“终”、“昨”。

四、左右点:此为分布在横向上相呼应或连带的两点。此两点可以同是挑点,也可以是左点为挑点,右点为带下点或撇点。前者是同向右相连挑出,后者相对并向左下引带而出。例如:“以”、“其”、“八”。

技法详解:

一、独横:在行书中,横虽然还保留有楷书起收提按顿挫的遗意,但由于运笔快速和连带的需要,大多数横的形态已发生变化,且与上下呼应成一个虚虚实实的整体,但在本帖中不少字中的横还是保留楷书的成分很多,笔画之间呼应很少,显得独立,所以称独横。本帖中的独横,可以是楷书中的任何一种横的写法。例如:“皇”、“天”、“三”。

二、带上横:此横是在收笔处向左上引带,与其上部分竖或撇的起笔呼应,起笔处可以有多种变化,注意上带运笔时笔锋的调整。一般情况下,笔毫应稍驻再转笔向左上,甚至向左回笔,再向左上挑出。比如“古”,容易散锋,乱锋或转笔处臃肿是此点画的难点,可将动作反复锤炼,方能得心应手。例如:“上”、“尤”。


三、启下横:此横是在收笔处向左下引带,与在下部的笔画呼应或连接,与带上横一样,起笔处形态可以有多种变化,运笔关键处是在向下引带处,其要领与带上横相似,运笔速度变化和笔锋的转换是关键。例如:“寺”,“百”、“言”。

四、承上横:此横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起笔部分,起笔部分与上面一笔产生呼应连带,使起笔部分形成各种曲线变化,运笔时注意和上部自然承接。例如:“一”、“是”、“老”。


五、左尖横:此横为王羲之行书中常见的横,起笔处较细,为顺毫入笔而成,显得顺畅而灵动。例如:“若”、“三”“菩”。

六、右尖横:此横为收笔处出锋,呈左粗右细的形状,有时也可称挑横,有爽利劲健之感,但要注意运笔时笔力要送出去,不可因细而扫出纸面。例如:“十”、“七”、“左”。


七、侧下横:此类横在起笔时为侧锋切下,与楷书中横的起笔相似,也是用的最多的一种写法,这种写法线条厚实、稳重,但也容易写得过于死板,注意上下笔画之间笔势的配合。例如:“正”、“五”、“轉”、“桂”。

技法详解:

一、垂竖:此竖上部较细,由轻逐步变重,起笔多为顺锋落笔,或稍有顿挫,收笔多向左上提收,笔意向左上,线形有向下坠落之感,运笔速度上可先快后慢。例如:“形”、“化”、“不”。

二、悬针竖:此竖和楷书中的悬针竖相近,但下收的笔势更强,注意力送纸外,不可以一飘而过,运笔速度不可太快,应比其他笔画速度要慢,起笔处的顿挫要肯定而凝重,不可扁薄。例如:“神”、“年”、“半”。


三、左钩竖:此竖是在收尾处向左上方引带而出与下一笔呼应,从而产生的钩形,这与楷书中的钩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楷书中的竖钩其实也是这样演变产生的,但运笔时不像楷书那样板滞,要顺着笔势自然引带出来,转锋提笔动作要灵活轻松。例如:“林”、“於”、“仰”。

四、右钩竖:此竖是行书中的一个典型笔画,当竖处于左部时,收笔往往和右部的笔画进行呼应或连带,由此自然引带出由重到轻的游丝。注意完成竖后向右引带时的笔锋转换,且提笔右带时要迅速。例如:“下”、“悟”、“慨”。


五、弧竖:为了取势或向背关系的需要,本帖中往往将竖画处理成向右或向左的弧形,显得动感十足,更具情态。一般是越长的竖画弧度越明显。例如:“峰”、“惟”、“華”。

上述我们总结了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中的点、横、竖的写法,在临习时,字的大小要接近原帖的大小。明代丰坊在《童学书程》中曾明确告诉我们学行书是先小后大。如果我们仔细研读古人书迹就不难发现褚遂良、赵孟頫、董其昌等人临摹王羲之的作品都是与原帖一样大。因此,他们写的字都比较小,丰富的笔法是通过手腕的几个微妙动作来完成,到了明清时期书法作品开始悬挂于厅堂,字就被写大了,原来丰富的笔法变成为几个简单明显的动作。于是就通过强化结字、章法、墨法来增强视觉冲击力,渲染艺术效果。我们在初学时首先要解决的是笔法,绝不能舍弃丰富而学其简单。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子《劝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