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西班牙历史|1.古罗马和他的西班牙

 陆一2 2019-08-17

02

古罗马与他的西班牙

时间轴:公元前2世纪

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也叫做西葡半岛上,最早的人类遗迹出现在大约80万年前,这些半岛的原住民是多个民族,包括腓尼基人、希腊人、迦太基人,他们在交流当中不断融合。

想要了解公元前2世纪时候的西班牙,我们首先要谈到古罗马。古罗马是西方古代三大文明之一,与古埃及、古希腊比肩。罗马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1年,中国西周周幽王时期,一对叫做 Rómulo Remo 的兄弟被人遗弃,后来被狼收养,喝狼奶长大,骁勇善战,富于权谋。他们在亚平宁半岛,也就是今天的意大利这里,崛起了一个兵强马壮的民族,也就是古罗马。当然这是神话传说,罗马是居住在亚平宁半岛的拉丁人建立的,罗马文化是传统的拉丁文化。

西方的海洋文明崛起是很早的,很早就有了海权的观念。而中国作为内陆国家,这恰恰是我们所缺乏的。公元前3世纪到2世纪,为了争夺地中海的霸权,更重要的是,为了掠夺资源和奴隶,罗马作为地中海东岸霸权,与地中海西岸霸权迦太基,连年征战,光是大仗就打了三次,史称布匿战争(Guerras púnicas)。

从罗马人到来之前,西班牙这片土地本来是众胡杂居,当然他们不是胡人,但他们体现的是什么?是多个民族的融合。西班牙吸纳个各种文化的精髓,比如伊比利亚人、凯尔特人、优秀的商人腓尼基人、迦太基人、哲学和美学大脑希腊人等。当时的西班牙有多杂呢?比如西班牙的这个“牙”就是从腓尼基语来的,小时候我听说西欧两国:西班牙、葡萄牙,英文叫做Spain, Portugal我就很想不通,这个“牙”是怎么翻译成来的?后来学了西班牙语才知道,是因为西班牙语里面叫做España民国的翻译家结合他们在海角的地形,翻译称为“牙”。而“España”来自于腓尼基语,腓尼基语和中东的闪族语是亲源,意思是“兔子窝”,西班牙语这个“ña”,在腓尼基语意思是“兔子”,因为当时从非洲到新月沃土有很多野兔。当然还有其他学说,这是流传最广的一种。希腊人来到这里,把他称为“蛇岛”,这就说明当时的西班牙,是一片蛮荒烟瘴之地,各种野生动物横行。

罗马人第一次把西葡半岛(也就是我们今天地理上所称的“伊比利亚半岛”)实现了大一统。我们中国人是很讲大一统的,历史上,中国人是认同民族的,所以屡次分裂后能重新统一,但古罗马后来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也就是罗马帝国的分裂,变成了两个政治实体,却再也没有统一过,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讲。

本来西班牙这片土地是众胡杂居,文化高度分化,为什么罗马人来了就能统一呢?我们后面还将讲到这个问题。

我们之前讲到拉丁人建立了古罗马,古罗马和中国秦汉时期一样,是繁荣富庶,兵精粮足的强大国家。这个时期的罗马,又分为三个时期: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王政时期、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7年的共和国时期,以及公元前27年到公元后5世纪的帝国时期。

古罗马建设了古代欧洲最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句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古罗马从它首都修建的古驿道,可以通向这个强大国家的任何角落。欧洲国家实行大陆法系,迪奥多西法典是第一部真正的大陆法,罗马法系是大陆法的源头。罗马还建立了元老院(Senado)制度,罗马官僚制度是后世欧洲官僚体系的前身与模板,元老院制度就是今天欧洲国家议会上议院的前身,元老院顾名思义,古罗马的元老、贵族在里面商议国家大事。古罗马的贵族是什么人呢?

我们来看这样一幅图:

这是提图斯雕塑,我们看到衣服,叫做托加袍,这就是古罗马贵族的衣服。差一点的用上好的羊毛,更好的是很名贵的,材质是来自中国的丝绸,那时丝绸之路运送万里之遥,一克丝绸堪比黄金。染色最名贵的叫“推罗”,是活骨海螺提炼的,要多名贵,上万枚海螺研磨1克燃料。一般贵族的托加袍上是镶紫边,只有罗马帝国的皇族和凯旋归来的将军是穿一身紫,衣服的穿法也有讲究,衣服上的褶皱是奴隶按统一标准,折叠出来的,再用小夹子固定,宽袍大袖,挥洒飘逸,这种衣服像你们这样来上课还行,上马不能打仗,下地不能干活,这就说明什么?古罗马已经形成的官僚贵族阶层是相对稳固的,因为他们既不需要打仗,也不需要劳动,他们的工作就是贡献大脑。在这一点上这和同时期汉朝的官服类似,如果是游牧民族,没有穿这样衣服的,为什么赵武灵王要改制胡服骑射,就是为了“改兵制,习骑射”,为什么“改兵制,习骑射”,因为他要“攘地北至燕、代”,他要打仗,不是和平时期,就肯定穿不了这样的衣服。古罗马也同样有礼法,“长幼有秩,尊卑有序”,贵族长辈是斜躺着用餐,年轻人要坐着,奴隶必须弯腰或者蹲坐吃。而且和中国古代一样,中国古代喜好9这个数字,9在中国古代称为“阳极”,帝王称为“九五至尊”,古罗马也崇尚九,崇尚奇数,进餐最好是9个人,实在不行7个、5个、3个也行,但是不能是偶数,不吉利。进餐用右手抓取,那如果手上有了油污怎么办?那时候没有餐巾纸,要抹在奴隶头发上,奴隶留长头发就为了给贵族当餐巾纸。孔子讲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古罗马贵族也是喜爱各种名贵珍馐,经常举行宴会,有时候宴会从下午开到深夜,吃多了怎么办,你别听着说难过,用羽毛插喉咙,之后接着吃。中国东晋文人有各种酒令,“曲水流觞”,古罗马宴席上也有节目,以文人吟咏诗歌开场,间以乐师奏乐、舞蹈、戏剧、角斗。角斗也是古罗马闻名的,是奴隶之间,以及奴隶与野兽时间搏斗,以供贵族和平民取乐,古罗马为之修建了很多斗兽场。贵族住在哪儿呢?住在院子里,在郊区,奴隶挤在市中心,有点像今天的欧洲。除了饮宴作乐,古罗马修建了很多浴场,因为当时卫生条件,自来水不可能通到家里,贵族清洁身体就要去这些浴场,同时公共浴场也是政治生活的一部分。洗完了还用各种香料,再用白垩石粉和铅白美白。从雕像也能看出来,古代欧洲人以白为美,到了近代才以深色皮肤为美。

为什么我们讲这么多古罗马贵族的饮宴作乐?一是为了说明罗马贵族的奢靡之风,既然奢靡,就肯定要有富庶的来源。我们讲“兵精粮足”,这个粮就是指的西班牙。西葡半岛,就是当时古罗马的粮仓,特别是南部和埃布罗河流域,历来土地肥沃。

西班牙除了主要作物,还有从很早就种植的葡萄和橄榄,直到今天,西班牙的葡萄酒和橄榄油也是闻名世界的。从古罗马时期,贝蒂斯地区(Betis)种植的橄榄品质最好,主要供给古罗马王室享用,今天电视广告商还有宣扬贝蒂斯的橄榄油。在橄榄界,可以和葡萄酒界的波尔多齐名。当然,西班牙的葡萄酒也不熟法国,今天最有名的产区的里奥哈(La Rioja)和杜埃罗沿岸(Ribera de Duero)。

在罗马帝国从迦太基手里吞并了西葡半岛之后,西班牙作为古罗马的粮仓,古罗马在这里建立了多个“行省”,派驻“长官”来管理每个行省。可以说,西班牙融合入罗马,直到完全成为罗马主体文化的一部分,称为“罗马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和罗马城的行政中心对于西班牙的定位规划,西班牙从蛮荒到逐渐文明的过程,以及罗马文明传到西班牙的速度,是成正比的。

罗马对于西班牙的区划几度变更,最早,在西班牙设立了“近伊斯巴尼亚”(Hispania Citerior)和“远伊斯巴尼亚”(Hispania Ulterior),伊斯巴尼亚是罗马对于西班牙的称呼,远近是以到罗马城的距离而定。后来,近伊斯巴尼亚更名为“塔拉戈纳塞”(Tarraconensis),远伊斯巴尼亚分裂为“贝蒂斯塞”(Baetica),包含了我们刚说的橄榄油之乡贝蒂斯,大致为今天西班牙科尔多瓦,肥沃富饶的瓜达尔基维尔河(río Guadalquivir)流域。后来在今天葡萄牙建立了“远卢西塔尼亚”,所以,今天葡萄牙文化仍被称为“卢西文化”。当然,这只是大致,具体的行政规划还很复杂。

到了公元前3世纪,罗马政局不稳,出了几个短命皇帝,多位贵族觊觎皇位。围绕西班牙卡塔赫纳(Cartagena)建立了迦太基塞,这所城市与曾经的迦太基很有渊源。围绕西班牙北部的加利西亚建立了加利西亚塞(Gallaecia)。在罗马后期,戴克里先分裂东西罗马,东罗马帝国建立,在君士坦丁一世、二世时期,在西班牙巴利亚利群岛建立了巴利亚利塞(Balearica),在北非地中海沿岸建立了毛里塔尼亚塞(Mauritania Tingitana),越近今天摩洛哥。我们传统认为西班牙是欧洲国家,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西班牙在非洲至今还有狂快海外飞地,一块叫做梅里亚、一块叫做休达,就是从毛里塔尼亚塞遗留下来了的。

在罗马统治时期,我们可以从几件事看出西班牙对罗马的态度。

1. 以Tiberio Sempronio Graco将军为首,罗马对西班牙的占领,遭到了顽强的抵抗,典型的有卢西塔尼亚的Viriato、凯尔特伊比利亚人(努曼西亚围城)等。

2. 西班牙是罗马的粮仓

3. 西班牙的罗马化持续了200多年

4. 西班牙还为罗马城提供金属矿、兵源、手工艺品

5. 拥有和没有罗马户口的人,享有很明显的差别对待(直到Caracalla皇帝时废除)

6. 开辟了白银之路

7. 基督教从加利西亚、卢西塔尼亚等地开始传播开来

今天你和西班牙人聊天,你问他们西班牙的民族英雄多有谁,他们准定会提起罗马时期的一位人物:塞多留(Sertorio)。塞多留是谁呢?生于公元122年,塞多留生于罗马一个普通牧民家庭,但他自幼勤修文武,当时罗马流行从古希腊传承的逻辑学、雄辩术,他这个人不仅武功卓越,而且口才很好,辩才出众。后来他参军,追随马略(Gayo Mario)将军,在罗马人和辛布里人和条顿人(cimbrios y teutones)的战斗中,暂露头角。曾经有一场战争,叫做阿劳西奥战役,在这场战争中,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他和少数人幸存了下来。就在这种残酷的战争中,他逐渐成长为战功卓著、攻守兼备的人。后来就被罗马拍到西葡半岛,担任葡萄牙的总督,他就留下来管理这个地方。

他追随的马略是什么人呢?这是罗马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改革家。当时是罗马共和时期,最高领导人叫执政官,执政官是在罗马元老院的监督下,由民众选举产生的。马略曾经七次被选为执政官,可见他是很有民众威望的,这在整个罗马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找不到第二个。包括后来的凯撒,他是和凯撒齐名的一个英雄人物。

他主政时期,推动罗马军事改革。他主政时期,改革罗马兵团,以前罗马军团是招募有产农民,特别是有田产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样,这些兵才会拼死保护他们的土地。但是这样有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这样你把有产农民招募上来,他们去打仗了,土地怎么分配?是由其他人继承呢,还是荒芜着,如果荒芜着,这个国家就很多无主荒地,影响生产。到了马略这里,他的改革措施就是开始招募无产农民,并且许诺他们,对于作战骁勇的士兵,在卸甲归田之后,给予他们一定的土地作为补偿。但是,土地在古罗马是元老院掌握的,马略是需要从元老院手里拿到土地,所以他和元老院的关系,就很受到这些底层民众的关心,底层民众就希望向元老院推举他为执政官,他就获得了很高的民望。所以,我们看到,马略是个很会收俘民望的人,他通过土地募兵,就能让民、让兵支持他。但他这样算不算有政治头脑呢?作为元老院的贵族,他们会怎么看?他们肯定觉得被马略在政治上挟持了嘛,因为你如果不推选他,下面的民众就不答应。所以,元老院另一位奴隶主贵族政治家的代表:苏拉,就公然反对他。

逐渐,在元老院就形成了马略派和苏拉派。

塞多留追随并拥护马略,但当时马略年事已高,已经71岁高龄,在第七届执政官任内,仅当了一个月就去世了。马略死后,马略的党羽迅速被苏拉的人马肃清。塞多留也不例外,他当时还在葡萄牙当总督,也遭到了苏拉的清算和迫害,被迫流亡到非洲。

苏拉当政后,对西班牙民众横征暴敛,残忍暴虐,遭到西葡半岛人民的很大不满。于是,塞多留带着忠于他的3300多士兵,重新又回到了西班牙,马略党瓦解后,他联络残留的马略党和当地的土著氏族,奋起反抗苏拉。在半岛建立了自己的割据政权,指挥军队,开办学校,与苏拉派来绞杀他的部队作战。

这说明当时什么情况?为什么西葡半岛的人拥护塞多留?因为他们不满罗马的残暴统治。但塞多留又是第一个在西班牙推行罗马文化的人,当时的西班牙人又倾慕罗马的文化。因为他们相对落后。罗马在文化、经济、军事上都先进。但先进的罗马,没有让西班牙归顺,为什么?因为他们只把西班牙看作自己的粮仓,取用无度。

西班牙仰仗比利牛斯山的天险,他们不服从罗马的统治。不断在反抗罗马,但同时又不断在吸纳罗马的先进文化。

1世纪,罗马史学家Lucio Anneo Floro就曾经说,“西班牙人从不顺从罗马,他们依仗比利牛斯山,是一个勇敢、但不讲礼法的民族。”

后来,在这种不断地反抗中,罗马看到西班牙当地民族的这种不服从、抗争的精神。逐渐在西班牙推动改革,不再对西班牙横征暴敛,情况才有所改善。罗马渐渐以平等的姿态对待西班牙,把他也看作罗马本土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叫做“罗马化”。后来,在罗马帝国时期,西班牙本土诞生的图拉真、哈德良,甚至被选为了罗马的皇帝。罗马的凯撒大帝也曾经在“远伊斯巴尼亚”做过一段时间执政官。

西班牙的罗马时期建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