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观收藏】元明清瓷器断代鉴定培训正在进行中,此次举办的是我们的青料工艺基础班。是由徐鸿老师主讲的专业瓷器鉴定课程,涵盖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瓷器基础工艺鉴定知识,课程配发徐鸿老师主编的《元明清瓷器断代与辨伪基础工艺》教材。课程结合大量瓷器标本、瓷器实物,通过讲授青料的区别、绘画技法、器型的变化、制作工艺、胎釉、款识、每个时期独有的时代特点等各方面的断代知识、实用鉴定技巧。学员们通过学习将达到能够初步鉴别瓷器真假、断定瓷器时代的目的。 我们的培训现场,瓷片标本达数千件。每当老师讲到一个鉴定要点的时候,会随课堂发下去相应特点的瓷片,学员们边学边记笔记,边观察瓷片,仔细体会老师所说的时代特点和鉴定要点。这种实用知识与实物上手的方法实践证明,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即使是零基础的瓷器小白,也能迅速入门,快速领略鉴定瓷器的窍门和乐趣。 我们的培训不像大部分培训一样,上完课就完了。我们关心每一位学员的实际学习效果。随时关注大家的反馈,关注大家是否真正实现了鉴定水平的提升。这不,老师像检验小学生的作业一样,一个个的检验学生是否记住了课堂知识。在堆积如山的瓷片中,一个个的学生找出不同特点的瓷片。一个个的过关。比如,老师让找出不同青料的瓷片,然后学生们一个个的过关。不过关的继续找,直到过关为止。 小小瓷片大学问,瓷片上体现着丰富的时代信息。从元到明到清,从官窑到民窑,基本上老师课堂上涉及到的鉴定特点,瓷片上都能体现。 ![]() ![]() ![]() ![]() ![]() ![]() ![]() ![]() ![]() ![]() ![]() ![]() 通过上面的瓷片上丰富的鉴定小窍门,我们也可以看出,鉴定往往就在于细节。我们在鉴宝的过程当中,经常看到有些藏友拿着瓷器,跟我们说,我这件跟博物馆的一模一样,跟拍卖图录上的一模一样,为什么我的就不对呢?是因为他只看到了一个大概样子。大概样子,仿是仿的出来的,包括基本器形和纹饰。但是你要知道,鉴定看的就是细节上的差别。大家都知道元青花瓷器很值钱,也知道这东西很少见。可是在古玩市场上,元青花瓷器几乎又是最多的,满大街都是。基本上都是按照着博物馆的样子仿造的。从大体上来看,是很像的,但是仔细一看,简直千差万别。其实这就是鉴定的意义。通过学习,懂得鉴定的要点,就好像掌握了一个透视镜,一照就能照出假在何处。 ![]() 培训现场鉴宝大会 每次培训班,学员都会带来大量的瓷器,老师基本上也都耐心的给出鉴定意见。 一般这种现象第一天比较多,到了第二第三天,慢慢的好多初学的新学员,一开始对自己的东西信心满满的,到后面就不愿意拿出来了,因为学了东西以后,自己就有了基本的判断了。 学习还在热火朝天的进行,除了大量瓷片继续供大家上手学习,也有大量完整的瓷器作为教具,出现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课渐入佳境,学生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跟对人,入对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