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鸿观收藏】鉴定瓷器从基础学起

 Bao5685 2019-08-17

【鸿观收藏】元明清瓷器断代鉴定培训正在进行中,此次举办的是我们的青料工艺基础班。是由徐鸿老师主讲的专业瓷器鉴定课程,涵盖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瓷器基础工艺鉴定知识,课程配发徐鸿老师主编的《元明清瓷器断代与辨伪基础工艺》教材。课程结合大量瓷器标本、瓷器实物,通过讲授青料的区别、绘画技法、器型的变化、制作工艺、胎釉、款识、每个时期独有的时代特点等各方面的断代知识、实用鉴定技巧。学员们通过学习将达到能够初步鉴别瓷器真假、断定瓷器时代的目的。

我们的培训现场,瓷片标本达数千件。每当老师讲到一个鉴定要点的时候,会随课堂发下去相应特点的瓷片,学员们边学边记笔记,边观察瓷片,仔细体会老师所说的时代特点和鉴定要点。这种实用知识与实物上手的方法实践证明,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即使是零基础的瓷器小白,也能迅速入门,快速领略鉴定瓷器的窍门和乐趣。

标本在手 学习不难
▲▲▲

边学边记
▲▲▲

学员记笔记好认真啊
▲▲▲

我们的培训不像大部分培训一样,上完课就完了。我们关心每一位学员的实际学习效果。随时关注大家的反馈,关注大家是否真正实现了鉴定水平的提升。这不,老师像检验小学生的作业一样,一个个的检验学生是否记住了课堂知识。在堆积如山的瓷片中,一个个的学生找出不同特点的瓷片。一个个的过关。比如,老师让找出不同青料的瓷片,然后学生们一个个的过关。不过关的继续找,直到过关为止。

学员们拿瓷片一个个的来过关
▲▲▲

结合学员问题进一步讲解
▲▲▲

小小瓷片大学问,瓷片上体现着丰富的时代信息。从元到明到清,从官窑到民窑,基本上老师课堂上涉及到的鉴定特点,瓷片上都能体现。

鉴定小窍门:
草书“福”字,写在碗和盘的内心,一般是明朝洪武、永乐时期的。隶书“福”字,写在碗盘内心,一般是明代永乐宣德和正德年间。

鉴定小窍门:
这件瓷片青花单线平涂,又看到单圈紧贴足墙,就要考虑是明天启、崇祯时期的。
看到这种“执杖老人”,一般就是天启、崇祯。
看到盘碗内心写着大明成化寄托款,或者是“雨香斋”,“百花斋”等款,基本可以判断为崇祯时期的。

鉴定小窍门:
看到这种树石栏杆图案,就要考虑是明正德时期的。
鉴定小窍门:
看到板沿口,墩式碗口,釉质肥厚。
基本上可以判断为明成化、弘治、正德三朝。


鉴定小窍门:
釉质肥厚,纹饰繁密,青花图案都是这种小花,就要考虑是明正德的。
同样是釉质肥厚,如果纹饰比较疏朗,就要考虑成化时期。

鉴定小窍门:
看到盘碗内心画着乳虎,就考虑是明正德时期的。
鉴定小窍门:
枢府釉的瓷器,印花一定是若隐若现的,需要侧光仔细看才能看到,如果是非常容易就看得很清楚,那么就要当心是仿品了。

通过上面的瓷片上丰富的鉴定小窍门,我们也可以看出,鉴定往往就在于细节。我们在鉴宝的过程当中,经常看到有些藏友拿着瓷器,跟我们说,我这件跟博物馆的一模一样,跟拍卖图录上的一模一样,为什么我的就不对呢?是因为他只看到了一个大概样子。大概样子,仿是仿的出来的,包括基本器形和纹饰。但是你要知道,鉴定看的就是细节上的差别。大家都知道元青花瓷器很值钱,也知道这东西很少见。可是在古玩市场上,元青花瓷器几乎又是最多的,满大街都是。基本上都是按照着博物馆的样子仿造的。从大体上来看,是很像的,但是仔细一看,简直千差万别。其实这就是鉴定的意义。通过学习,懂得鉴定的要点,就好像掌握了一个透视镜,一照就能照出假在何处。

培训现场鉴宝大会

每次培训班,学员都会带来大量的瓷器,老师基本上也都耐心的给出鉴定意见。

一般这种现象第一天比较多,到了第二第三天,慢慢的好多初学的新学员,一开始对自己的东西信心满满的,到后面就不愿意拿出来了,因为学了东西以后,自己就有了基本的判断了。

学习还在热火朝天的进行,除了大量瓷片继续供大家上手学习,也有大量完整的瓷器作为教具,出现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课渐入佳境,学生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跟对人,入对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