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瓷器鉴定秘籍——“瓷器带毛,不值分毫”

 恬庐居士sktw7b 2020-05-18

1.瓷器秘笈

投资瓷器最好先从收藏开始,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导向,经常参加一些拍卖会,多逛逛古玩店、博物馆、地摊,抽时间到收藏品市场或一些古玩生意人的家中学习。多看、多听、多聊、少买。特别是初涉此领域者,无论有钱没钱,不要还没看几件瓷器就开始买,要先使自己的鉴赏水平在不断的观摩中得到一定的积累和提高,然后逐步向投资发展。 投资收藏不能贪图便宜,但也不要还没入门就投资高价值的古瓷。收藏捡漏的事情不是没有,但绝对不会来得非常容易。特别是对于一般的收藏投资者来说,想捡漏的侥幸心理往往会导致上当受骗。 投资本来是为了获利,但投资瓷器不能过于急功近利。急功近利的心态往往容易导致“打眼”事件发生,也可能导致一些增值潜力大的器物从眼前溜走。 投资收藏最需要的是经验,所以不要一开始就打算购买到无限增值潜力的器皿。即使已经读了很多的书,也还是要谦虚地向有经验的人请教,逐步学习。 收藏瓷器,不能忽略瓷器的艺术价值。古瓷除了具有考古和历史方面的价值,艺术价值也是投资增值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那些存世量较大或者历史不太悠久的瓷器,艺术性强的往往更有快速增值的可能。现代瓷的收藏就更应该重视其艺术价值。

2.瓷片的收藏价值

有人说,陶瓷史几乎就是一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如此。不像其他艺术品和日用品,瓷器是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常常能反映各个时代的生活、工艺、技术和艺术的多方面特征。这恐怕也是瓷器收藏成为重要的收藏门类的原因。然而,古瓷的传世量是有限的,又由于瓷器易损,可供收藏的古瓷只会越来越少。一些大型的博物馆和大藏家已经把多数传世品作为永久性收藏品,新藏家如果非要去竞购那些非常有限的拍卖品,投资风险是很大的。 虽然收藏界历来有“瓷器带毛,不值分毫”的说法。

瓷器鉴定秘籍——“瓷器带毛,不值分毫”

但实际上从收藏的角度来说,瓷片的价值不容忽视。 首先,古瓷片是学习鉴定知识最好的源头。从破碎的古瓷片虽然看不到完整的器形,但釉质釉色、胎质胎色、彩料呈色、表面光泽、纹饰特征、烧制工艺以及明代以来各朝官窑、民窑器的款识花押等,都能得到直接的感性认知,是鉴赏、研究和学习古瓷的重要物件,属于古瓷“标本”的范畴。很多古瓷的完整件现在保存在博物馆,一般人看到尚且不容易,更别说想通过把玩、揣摩来学习瓷器鉴定了。而古瓷片数量多、品种全,能给我们提供较为完整的古瓷标本信息。积累古瓷鉴定经验,先从古瓷片开始,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其次,古瓷片仿品、伪品较少。就像假币一样大额面值的比较多,仿古瓷和作旧瓷也往往是整件的器皿比较多而瓷片较少。在今天古瓷仿品泛滥成灾的现实状况之下,收藏瓷片对于初学者来说,打眼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加上它的价格比较低,比较适合入门者作为进入收藏实践的通道。 再者,跟古瓷完整器皿一样,古瓷碎片也带有历史、考古、艺术等方面的价值,本身也具有升值的可能性,值得收藏。一些有记载却无完整器传世的古瓷,其碎片甚至和其他古瓷完整器一样具有非常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值得关注。

瓷器鉴定秘籍——“瓷器带毛,不值分毫”

3.用放大镜查看瓷器表面

肉眼的辨识能力是有限的,真品和仿品瓷器的某些差别仅凭肉眼几乎看不出来,所以很多瓷器鉴定者会借助30倍以上,甚至80~100倍的放大镜来查看瓷器。 通过观察气泡鉴定瓷器的真伪。瓷器大多有釉下气泡,气泡的形成与瓷器的釉质成分、胎的干湿程度、厚度、烧造时的温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每一件瓷器的釉下气泡都有差别,但气泡仍然能帮助我们判断年代和识别仿品。不同年代的古陶瓷,采用不同的制胎、施釉和烧造工艺,胎质和釉质的差别会影响气泡的形成,烧造气氛的不同也会影响气泡的形成。比如柴窑和电窑、气窑烧造器物的气泡分布及大小就不尽相同,可以作为辨识瓷器的重要依据。对于一些作伪器物,比如“老底新接”“补洞”器皿,因为工艺的不同,仿品甚至因为使用化工原料根本没有气泡,这些通过放大镜就很容易看出来。 通过放大镜能帮助我们分辨出古陶瓷的老化及裂变程度。许多高仿品用肉眼看,在器型、纹饰、款识等方面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但无法仿出古陶瓷因年代久远而自然风化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肉眼也看不出陶瓷上细微的剥釉、开片等现象,用放大镜则往往能看出来。 借助放大镜能帮助我们区分胎骨的新老差别。陶瓷不仅有表面的釉和彩,还有胎。古代和现代制作瓷胎所用的泥往往差别很大,加上炼泥工艺的不同,胎质的差别也会很大,这些通常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出来。 总之,借助放大镜能帮助我们看清瓷器精彩的“釉下世界”,对瓷器鉴定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不仅是初学者,有些老专家在对某些器皿有疑惑或者需要慎重鉴别的时候,通常都会借助放大镜。当然,借助放大镜也离不开鉴定者的见识和经验。古陶瓷的“釉下世界”异常丰富多彩,其特征用一两句话是说不尽的,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

瓷器鉴定秘籍——“瓷器带毛,不值分毫”

4.瓷器上的“光”

作为区分新老瓷器的重要依据,瓷器表面的各种光历来为藏家所重视,现介绍如下。 贼光:或称“新光”“火光”“浮光”,是一种发于瓷器表面炯炯刺目的光,出窑不久的新瓷釉面一般都会发出这种光。有这种光的瓷器一般被认为是新近出产的瓷器。然而现实中也有反面的例子:有些从烧制出来就包装完好,从未使用也从未启封的老瓷器,一旦被发现,打开完好的包装箱时,其表面光泽依然美丽闪亮。故宫旧藏的很多瓷器就从未使用过,就属于这类古瓷。所以,表面光泽新的瓷器不一定不是古瓷。鉴别瓷器必须辩证地看待,不能一刀切,不是任何一件有这种所谓贼光的都是新瓷器。

瓷器鉴定秘籍——“瓷器带毛,不值分毫”

宝光:一种由内而发的温润鲜嫩、如脂如玉的光泽。具有这种宝光的老瓷都是瓷质精良、胎釉优秀的上乘之作,它能经得起氧化物的侵袭及人为磨损的考验。一般来说,瓷器表面的宝光是自然形成的,在数百年的氧化和自然摩擦过程中,瓷器表面刺目的光逐渐消失,变得柔和、润泽。这种光会让人觉得非常舒服,就是藏家所谓养眼的因素之一。这种自然的光泽一般无法仿制。 无光:虽然暗淡、失亮,反射不出明显的光来,但也可以看作光的一种类型。表面失亮无光的瓷器常常被认为是年代久远的古瓷。比如商周古瓷、两晋瓷器很多表面都失去了光泽。由最初的有光变为后来的无光,可能是因氧气对瓷器长期的氧化作用及人们长期使用摩擦其表面的结果,也有可能因为土壤的侵蚀作用而导致其失亮。但是瓷器鉴定一定要注意“新的不一定不老,老的不一定不新”。有些新瓷仿品,通过对表面进行人为处理,也可以去除其釉面的浮光,将它变成无光的瓷器。当然这种无光和真正古瓷表面的失亮还是有较大区别的,富有经验的鉴定者通常能看出两者的差别。玻璃光:是一种类似玻璃表面的光泽,又有点像酥油或者翡翠上反射出来的光。它不同于前面所说的宝光,亮度较高。具有这种玻璃光的瓷器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不易失亮,有的即使埋在土中历经千年土壤的侵蚀,依然光亮闪耀。此类瓷器尤以宋代哥窑制品及景德镇影青瓷制品为最。 蛤蜊光:蛤蜊本是生在浅海的长约3厘米的软体动物,壳卵圆形,淡赭色,周围紫色。蛤蜊光是瓷器表面出现的一种类似于蛤蜊壳上比较少见的多彩光泽。蛤蜊光通常出现于彩瓷和含铅瓷上,而一般不会出现在青花瓷器上。蛤蜊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光,目前还没有确定的说法。有人视蛤蜊光为淡红色之光,有的则认为是一种无色的闪烁之光,是瓷面产生的膜状物所致。产生蛤蜊光的原因之所以没有定论,在于它是一种比较让人捉摸不定的现象,不是在每件古彩瓷上都有,有些现代彩瓷上也有蛤蜊光,故不是有蛤蜊光的彩瓷都是古瓷真品。现在瓷器造假者可以用电光水、镀膜法等方法制造假蛤蜊光。蛤蜊光要多少年才能形成以及蛤蜊光到底是什么色彩之类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