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读本》读书笔记

 thchen0103 2019-08-18

利用两周的边角时间,终于读完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读本》这本书,感悟谈不上,整理一下学习笔记与没有时间读书的同行们共享。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公布,这是继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之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领域的又一重大举措。从根本上来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要解决“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本书共有八个部分的内容,分别从与核心素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入手,既包括核心素养的基础理论,也包括核心素养与学校发展、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业评价、实践推进等方面内容,多视角、多层次地展开了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解读。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是什么?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三大方面、六大素养、18个基本点。如下表所示。

三大方面

六大素养

基本要点

文化基础

1、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

(2)人文情怀

(3)审美情趣

2、科学精神

(4)理性思维

(5)批评质疑

(6)勇于探

自主发展

3、学会学习

(7)乐学善学

(8)勤于反思

(9)信息意识

4、健康生活

(10)真爱生命

(11)健全人格

(12)自我管

社会参与

5、责任担当

(13)社会责

(14)国家

(15)国际理

6、实践创新

(16)劳动

(17)问题

(18)技术

一、核心素养与学校发展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更加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了学校的教育使命。教育的出发点在于育人,在于促进每一个人全面而有个性的自主发展,进而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

核心素养导向下学校的教育使命是什么?

1、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4、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5、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核心素养时代学校应具有以下九大基本特征:

1、办学理念体现以人为本。

2、办学行为尊重成长规律。

3、管理制度充满人文关怀。

4、领导队伍聚力高位谋划。

5、教师队伍共筑成长乐园。

6、课程建设满足个性选择。

7、德育活动贵在体验感悟。

8、教学活动重在学生参与。

9、学校人气指数不断攀升。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改革策略是什么?

1、努力创设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

2、深入推进启发式教学。

3、积极开展跨学科的基于项目的教学。

二、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而落实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课程改革,开发适合核心素养形成的相关课程。

在本章节中列举了以清华附小基于学生发展素养的“1+X课程”构建。

“1”指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把原来的十几门课程,根据学科属性、学习规律及学习方式整合为五大领域:“品格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这五大领域指向的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公民道德、国家认同、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学会学习。

“X”指实现个性化发展的特色课程,包括学校个性课程和学生个性课程两个层次。学校个性课程包括:主题阅读、清华少儿数学、英语视听、书法、足球、戏剧等等;学生个性课程包括;运动项目自主选修、艺术项目自主选修、科技项目自主选修、“一条龙”课程等等。

三、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发生的主要场所,为师生的活动提供了空间条件,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抓好学校课堂教学就把握住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教学方式转变路径有哪些?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平等师生观。

2、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3、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4、转变教学评价方式,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可以采用哪几种教学方式?

1、探究式学习方式。

2、课程整合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活动”的重要作用,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多开展体验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以及翻转课堂学习,既能够激发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同伴之间的互助交流。

四、核心素养与教师发展

教师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需要具备如下专业能力:

1、捕捉国际教育视野下教学新理念的能力。

2、掌握教学新模式与新方法的能力。

3、运用新的课程观进行课程开发的能力。

4、进行学习指导与终身学习的能力。

5、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高学科专业实践能力。

6、涉猎综合知识的能力。

7、开阔学生思维空间的能力。

8、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能力。

促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可以有哪些途径和方式?

1、教师持久阅读学习

(1)熟读教材,做教材虔诚的读者。

(2)精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吸纳教育理论智慧,确认并完善自身教育实践。

2、参加各层面教师培训及竞赛。

3、全方位有深度的校本课题与实践研修。

4、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5、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

6、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

因工作性质及个人经验、能力问题,本人着重摘录了一些与学校、学生、教师密切相关的自认为重点部分,除了便于自己学习之外,也希望对大家略有裨益。

精彩回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