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两周的边角时间,终于读完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读本》这本书,感悟谈不上,整理一下学习笔记与没有时间读书的同行们共享。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公布,这是继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之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领域的又一重大举措。从根本上来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要解决“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本书共有八个部分的内容,分别从与核心素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入手,既包括核心素养的基础理论,也包括核心素养与学校发展、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业评价、实践推进等方面内容,多视角、多层次地展开了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解读。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是什么?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三大方面、六大素养、18个基本点。如下表所示。
一、核心素养与学校发展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更加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了学校的教育使命。教育的出发点在于育人,在于促进每一个人全面而有个性的自主发展,进而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 核心素养导向下学校的教育使命是什么? 1、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4、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5、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核心素养时代学校应具有以下九大基本特征: 1、办学理念体现以人为本。 2、办学行为尊重成长规律。 3、管理制度充满人文关怀。 4、领导队伍聚力高位谋划。 5、教师队伍共筑成长乐园。 6、课程建设满足个性选择。 7、德育活动贵在体验感悟。 8、教学活动重在学生参与。 9、学校人气指数不断攀升。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改革策略是什么? 1、努力创设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 2、深入推进启发式教学。 3、积极开展跨学科的基于项目的教学。 二、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而落实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课程改革,开发适合核心素养形成的相关课程。 在本章节中列举了以清华附小基于学生发展素养的“1+X课程”构建。 “1”指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把原来的十几门课程,根据学科属性、学习规律及学习方式整合为五大领域:“品格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这五大领域指向的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公民道德、国家认同、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学会学习。 “X”指实现个性化发展的特色课程,包括学校个性课程和学生个性课程两个层次。学校个性课程包括:主题阅读、清华少儿数学、英语视听、书法、足球、戏剧等等;学生个性课程包括;运动项目自主选修、艺术项目自主选修、科技项目自主选修、“一条龙”课程等等。 三、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发生的主要场所,为师生的活动提供了空间条件,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抓好学校课堂教学就把握住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教学方式转变路径有哪些?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平等师生观。 2、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3、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4、转变教学评价方式,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可以采用哪几种教学方式? 1、探究式学习方式。 2、课程整合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活动”的重要作用,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多开展体验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以及翻转课堂学习,既能够激发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同伴之间的互助交流。 四、核心素养与教师发展 教师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需要具备如下专业能力: 1、捕捉国际教育视野下教学新理念的能力。 2、掌握教学新模式与新方法的能力。 3、运用新的课程观进行课程开发的能力。 4、进行学习指导与终身学习的能力。 5、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高学科专业实践能力。 6、涉猎综合知识的能力。 7、开阔学生思维空间的能力。 8、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能力。 促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可以有哪些途径和方式? 1、教师持久阅读学习 (1)熟读教材,做教材虔诚的读者。 (2)精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吸纳教育理论智慧,确认并完善自身教育实践。 2、参加各层面教师培训及竞赛。 3、全方位有深度的校本课题与实践研修。 4、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5、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 6、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 因工作性质及个人经验、能力问题,本人着重摘录了一些与学校、学生、教师密切相关的自认为重点部分,除了便于自己学习之外,也希望对大家略有裨益。 精彩回放: |
|
来自: thchen0103 > 《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