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佛大学研究: 小时候做不做家务, 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影响很大

 湖南周慎 2019-08-18

哈佛大学的学者曾经做过这样一项研究,得出了一个很多人意料之外的结论:

跟踪那些从小爱干家务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发现,成年后,前后者的就业比例为15:1,犯罪比例为1:10,且前者离婚率更低,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也低。

另外,也有专家指出: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做家务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和责任感培养,有着紧密联系。

小时候做不做家务,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影响真的很大,家长们不能忽视。

尽管国外的月亮不一定圆,但美国孩子在家庭中应当负起的责任,确实值得中国父母学习,取其精华学习。

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

9-24个月:

此时的孩子已经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指令,且能做易行的家务,家长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用脏的尿布扔到垃圾桶里。

点击加载图片

2-3岁:

这时孩子能在家长的指令下把相应的垃圾丢进垃圾桶,或帮家长取东西。

具体家务有:帮妈妈把洗完的衣服挂在衣架上,独立使用马桶、刷牙、浇花,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

对马桶的使用程度更进一步,对上一个年龄阶段的事情完成度更高。

还可以开始喂宠物、自己铺床,饭后把盘子收拾到水池里,将妈妈叠好的衣服收进衣柜等。

4-5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能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的家务,并能自己准备第二天想穿的衣服。

5-6岁:

已经可以帮妈妈擦桌子、换床单,把房间里乱放的东西捡起来放回原处等简单的整理家务。

6-7岁:

能在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下刷洗碗筷,并独立收拾干净自己的房间,保持整洁。

点击加载图片

7-12岁:

可以做简单的饭菜,并清扫洗手间,会用洗衣机等简单的家具。

13岁以上:

基本大多数家务都可以参与了,即使父母不在家也能独立生活得很好。

为什么要教孩子做家务?

如果父母包揽孩子的一切,自然会助长其惰性,好吃懒做的孩子长大后多半也不能吃苦,无法独自在社会上谋求好的发展。

既然望子成龙,就要从小为他营造一个自律性高的生活环境。

何况,书本上的知识永远比不上实际体验带来的深刻,这也是孩子更好地认识这个社会和世界的途径之一。

孩子尚小,根据不同年龄做不同的家务是没有问题的。

难度高的事情,父母可以帮忙,但孩子能做到的,父母一定要退一步,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这样孩子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点击加载图片

如何让孩子养成持久做家务的习惯?

1)让孩子感知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在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中,父母可以跟他强调,孩子的辛苦工作给家庭带来了很大帮助,也给爸爸妈妈节省了很多时间,建立其主人翁意识。

另外,节省出来的时间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玩,劳逸结合,也能增强亲子间的联系。

2)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份他这个年龄阶段能做的家务清单,让孩子自己选择其中的一到两项。

孩子如果能感觉到自己选择和控制的权利,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也就会心甘情愿,能动性更高。

3)将家务细化,给孩子做示范

这就像目标,一个“大饼”可能会让孩子望而却步,家长可以将家务进行细分,之后一步步给孩子做示范。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能保有极高的兴致,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

点击加载图片

家长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忘记自己的“完美主义”,即使孩子一开始做不好,也不要指责,鼓励为上。

②不强迫孩子,否则会让孩子对此产生抗拒情绪。

③适当提供奖励,且要遵循变换奖励原则,精神表扬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否则容易让孩子失去初心。

④给孩子足够的发展空间,比如逐步根据孩子目前的掌握情况扩大家务范围。

家长应该明白,让孩子做家务不是为了帮自己省心,是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因而不用舍不得,选择适合孩子的就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